蘇聯解體後我們撿到的“寶”

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發表電視講話正式宣佈辭職。當日18時32分,在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69週年即將來臨之際,在克里姆林宮頂上空飄揚的蘇聯鐮刀和錘子國旗徐徐下降; 19時45分,一面俄羅斯的紅、藍、白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宮。

1991年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決議宣佈蘇聯停止存在,為立國69年的蘇聯劃上句號,蘇聯議會從此解散,代表們互相告別,各奔東西,從此標誌著一個昔日的大國一一一蘇聯已經成為歷史,其中15個加盟共和國和20個自治共和國,8個自治州,10個自治區和129個邊疆區在蘇聯解體之後分裂成15個國家,從此便開始了自二戰後堪比美蘇爭奪德國家底還要激烈的中西挖毛熊牆角大戰

交代完背景我們來說說一個問題,首先原毛熊的人民對以美帝為首的西方國家其實並沒有什麼好感,(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在這個前提下對於我們招攬毛熊的一些專家起了積極作用。畢竟同為階級兄弟嘛。大家不要覺得專家都是被洗腦來的。

首先我們講一個人,他就是曾主持和參與了參與“安-72/ 74/71”,“安–26/ 30/ 32”, “安-124”, “安-225”, “安-70”, “安-140”等飛機的設計和測試的金琴科•瓦列裡教授,他在機翼增升,動力增升,飛機氣動彈性計算的領域有突出的成果。這讓我們垂涎已久,在鐮刀錘子旗落下之前,就像看到一個有老公的美女,沒辦法下手。人算不如天算,在前蘇聯千古後,我們第一時間就下手了。據說待遇非常好,但是帶給我們的收益卻遠比這點金錢來的更多,他的到來加速我們在該領域的研製進度,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當然這麼厲害的牛人美帝怎麼可能不惦記,就像我剛前面講的教授對美帝無感,最後選擇了我們。

蘇聯解體後我們撿到的“寶”

第二個寶呢就是 HT-7超脫卡馬克

嗯?這是什麼東西?說白了就是實驗可控核聚變的裝置。這樣一聽好像感覺不怎麼厲害的樣子。如果這樣想就是大錯特錯,可控核聚變可以說是掌握未來能源的戰略大殺器。誰要是提前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征服銀河系那都是敢去想的。這麼重要的裝置,在毛熊千古後成了無人問津的孩子,我們果斷接手。直接從大毛家一路拉到了合肥,該系統是可控核聚變中可以有效的將高溫等離子體約束住足夠長時間的系統,使我們跨越性的認識了這一系統,並且加速發展了我國EAS項目的發展。(大家有興趣可以度娘)

蘇聯解體後我們撿到的“寶”

第三個。R77空空導彈

R77是一款中距雷達制導的空空導彈,西方國家稱之為AA-12"蟒蛇"(Adder) 研製它的目標對手是美帝的AIM-120

這裡插一句題外話,R77的立項研製是在AIM-120研製後才開始追趕的,這和當時的毛熊設計思想有很大的關係。雖然起步較晚但進度一點都不慢,兩者約在同時開始測試(AIM-120A於1985年開始測試),可見毛熊雖然是追隨美帝發展,但本身的技術底子卻讓他能迅速追上,令人佩服。

蘇聯解體後我們撿到的“寶”

不過毛熊的千古確實使這款導彈的研製進度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除了資金問題,還有一部分生產技術掌握在烏克蘭手中(真是頭疼啊),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與兔子聯合研發才最終完成了所有的定型試驗。(咱們當時也買了SU-30MKK,給大毛輸了血)不過這也導致美國擔心臺海兩岸軍力失衡,最終下了決心賣給彎彎AIM-120。

蘇聯解體後我們撿到的“寶”

第四,戰略蛋蛋

這個真不是胡說,你也沒有看錯,如果不相信就當我放屁。

在旗子剛剛落下的那會,大毛家其實很窮,這個大家都知道,我們本著人道主義的精神去大毛家送溫暖,回報呢就是幾顆蛋蛋和技術,但是失落的大毛還是大毛,給我們的態度就是“愛買買不買滾” 這我們能放棄轉頭就去了烏克蘭也就是二毛家。二毛不像大毛那麼挑食,看到咱們去簡直激動的熱淚盈眶。這裡要說下二毛是毛熊軍事工業的重要基地。其擁有兩座主要的洲際導彈生產廠,其中“南方機械製造廠”是一家以生產戰略導彈為主的軍工聯合企業,是世界最大的導彈生產廠家之一。毛熊大部分的地對空導彈和戰略導彈由該廠獨立生產或與其它軍工企業合作生產。二毛不僅以良心價賣給我們很多蛋蛋,還送了幾百個技術熊過來。就問你划算不。

引進二毛家的技術熊加速了我兔第二代洲際蛋蛋事業的發展。

今天先說這麼多,大家感興趣的話,咱們明天接著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