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這家門頭“破舊”的米線店,竟成了吃貨心目中的打卡聖地!

平頂山這家門頭“破舊”的米線店,竟成了吃貨心目中的打卡聖地!

平頂山這家門頭“破舊”的米線店,竟成了吃貨心目中的打卡聖地!

1

與老唐米線過往的交集

“老唐米線”就是這樣一家典型的老店。門頭普普通通,甚至有些隱蔽,如同世外高人,不爭不搶,低調卻有味道,各方吃貨慕名而來,隊伍可以排到馬路上。

平頂山這家門頭“破舊”的米線店,竟成了吃貨心目中的打卡聖地!

老店的特點是:門店可能不夠酷炫吸引目光,沒有五花八門的營銷策劃吸引人氣,可是無論經過幾次喬遷,總有一群死忠粉緊緊跟隨,奔走相告,整日座無虛席美味飄香。

平頂山這家門頭“破舊”的米線店,竟成了吃貨心目中的打卡聖地!

時間的沉澱並沒有改變老唐家的味道,從我上小學就有了這家不大的米線店,那時夫妻倆一起經營著,每碗米線冒著熱騰騰的蒸汽,淋上特製的辣椒油,一口下肚香辣爽口。

平頂山這家門頭“破舊”的米線店,竟成了吃貨心目中的打卡聖地!

我上初中,因為拆遷,老唐家的店面被畫上了一個大大的拆,老唐家便搬遷到離老店不遠的地方,從原先的住宅區搬至馬路邊的門面房,位置變了,不變的是熟悉的味道和小夫妻二人暖暖的微笑和熱情的服務。

2

深度解析這碗米線好吃之處

去外地上大學得知老唐又搬遷了,放假回來便跟小夥伴去尋,幸好找到了,還是那樣一家小店,門口就陣陣飄香,熟悉的味道,價目表也與時俱進的多了一些飲品,手抓餅,烤腸。

平頂山這家門頭“破舊”的米線店,竟成了吃貨心目中的打卡聖地!

手抓餅是現做的,外焦裡嫩但卻是一點也不油膩,刷上特調的醬料,配上一瓶傳統蛋白奶,又鮮又美,別有一番滋味,一頓飯有吃有喝,吃的飽飽的才不過10元左右,在這樣一個出去吃頓飯動輒上百的時代,無疑是實惠的。

平頂山這家門頭“破舊”的米線店,竟成了吃貨心目中的打卡聖地!

小份中份大份,滿足不同飯量的需求;香醋辣椒油,滿足各種重口味;美團外賣,滿足吃貨們隨時隨地想吃口米線的胃。

提到特製的辣椒油我要再說幾句了,辣椒油香辣可口,上面飄著紅油,混雜著炒熟的白芝麻,已經不是單一的辣味,每當過年就有很多顧客不遠萬里跑來訂購辣椒油。

平頂山這家門頭“破舊”的米線店,竟成了吃貨心目中的打卡聖地!

再來說說招牌米線這個主角,與大街小巷上的雲南過橋米線不同,老唐米線很細,煮熟後香軟入味,沒有其他米線那麼多大碗小碗的配菜。

平頂山這家門頭“破舊”的米線店,竟成了吃貨心目中的打卡聖地!

簡簡單單的配菜,米線標配韭菜、豆芽,再來幾顆青菜,淋上特調芝麻醬,澆上雞湯,一碗老唐特色米線就大功告成。總覺得老唐家的米線跟別家味道不一樣,又說不出哪裡不一樣,老店總有些令人吃了後流連忘返的秘方。

平頂山這家門頭“破舊”的米線店,竟成了吃貨心目中的打卡聖地!

3

消費者心目中的網紅米線

今天晚上路過店門口,陣陣飄香,門口昏黃的路等下站著一隊等餐的顧客,影影綽綽,不急不躁,生意如往常一樣火爆。

還未到門口就聽到老闆帶著“小蜜蜂”擴音器的聲音傳了出來:“美團外賣兩大兩餅,兩中份在這吃,大份兩摻出拐角處。”一屋子等餐的客人跟上餐的服務員在老闆的指揮下井然有序,不爭不搶,靜靜等餐。

今年我已經大學畢業,而老唐米線也從我上小學開始經營到了現在,這種味道好的小吃老店得以保存,少不了老闆的樸實與勤懇,少不了眾多粉絲的衷心追隨,更重要的是在其味道的傳承。

平頂山這家門頭“破舊”的米線店,竟成了吃貨心目中的打卡聖地!

恭喜這家兩次搬遷味道一直未曾改變的米線老店“老唐米線”陪小編一起大學畢業!

老唐米線地址:新華區礦工路西段建設街小學對面(體育場社區北門西10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