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給予的人生》:究竟是什麼堅硬了一個母親的心?

即日起至 4 月 30 日,今日頭條海量小說全場免費

我們村曾經發生過一個駭人聽聞的事。

有個女人頭胎生了個女娃,女娃五歲時懷了二胎,他們家歡天喜地盼著生兒子。婆婆每天好吃好喝地照顧她,總是對她說:“好點吃,全吃完,不要虧待了我的大胖孫子!”

丈夫更是對她百依百順,雖然家庭條件不怎麼好,她想要啥就買啥。

可是,最後她依然生了個女娃!

她覺得命運待她太不公!從生下孩子那刻開始,她瘋了一樣,不吃不喝不睡,只傻傻地盯著身上長滿細絨毛的女兒看,看一會哭一會,哭一會看一會。

孩子生下三天後的那個半夜,她無力地抱起在襁褓中熟睡的孩子,跌跌撞撞地向廚房走去。

她親手將孩子沒在了一隻水桶裡!她死命地壓,死命地壓,生怕她還一息尚存來煩她。

可憐這出世才三天的孩子就這樣被親生母親溺死了!

許多年過去了,再次想起它,我的心依然悸痛。

作為一個母親,心腸怎麼可以如此堅硬,如此歹毒?

《她被給予的人生》:究竟是什麼堅硬了一個母親的心?

無獨有偶,最近讀到的小說《她被給予的人生》裡,也有這樣一位心腸堅硬如鐵的母親。這位母親叫“柯若蘭”,是個高個子的漂亮女子。她有一頭金色的飄逸的長髮,她總是將它們別在兩側。他們家家境不錯,有一個偌大的布萊克伍德莊園,她丈夫經營著一個馬場,生意不錯。

她有兩個女兒,一個女兒莉莉,打生下來就被她強行關在鎖了三道門的閣樓裡,不見天日。後來,她趁丈夫出門給女兒莉莉買生日禮物之際,將小可憐莉莉親手賣給了馬戲團!

請看這位母親將女兒賣給馬戲團之前的描寫吧:

她緊挨一個售票亭停下,大口喘氣。“我想回家。”她說。

媽媽回到她站的地方,抓住她的手腕,把她往前拖。莉莉跌跌撞撞,但媽媽不管。

這是莉莉第一次走出閣樓,走近她用望遠鏡看了又看的馬戲團。她昨天都多麼希望可以親自看看馬戲團裡的大象,小丑,馬兒,可是現在,她為母親的行為深感不安,只想重新回到那關了她九年的閣樓去。她幾次三番問“爸爸呢”,她母親毫不理會。

《她被給予的人生》:究竟是什麼堅硬了一個母親的心?

“求你了,媽媽,”她虛弱地哭泣,“我想回家。”

莉莉的胸口越來越緊,她掐住自己的喉嚨。她吸不到空氣了。“求你了,媽媽,”她喘著粗氣,“從今往後……我保證乖乖的。我會讀《聖經》還有……

面對焦慮時就喘不過來氣的女兒的一再哀求,柯若蘭這個母親完全無動於衷。非但如此,她竟然異常平靜地接過賣女兒的錢,當著女兒的面仔細點數清楚,然後緊攥著錢對女兒說:“這是最好的安排。”之後一走了之。

何其冷漠!何其殘酷!簡直禽獸不如。明知把女兒賣到馬戲團會受到非人的遭遇,她還是毅然決然地賣了!作為一個母親,這究竟是為什麼?

第一,她不願接受命運的安排。

當初柯若蘭懷了莉莉,她也是非常開心的,只不過當生下了她,發現她膚色異於常人,就無法接受了。她甚至不允許丈夫為女兒尋醫問藥。丈夫不小心說露了嘴,她就立馬生氣,哭泣——

“她還是我們的女兒,柯拉。除了那一個問題,她完全正常。”

“那扇門裡面沒有一樣東西是正常的。”媽媽說,她都破音了。

“你說得不對,”爸爸說,“我跟希爾曼醫生聊過,他說——”

“哦我的天啊……別告訴我你說出去了!你怎麼能那樣背叛我?”媽媽哭了。

除了皮膚是粉末白,長直髮是蜘蛛網的顏色和質地,莉莉,她的女兒是一個完全正常的人。可是,她無論如何也不接受這個事實,而是採取非常手段對待一個孩子。

第二,雖然將《聖經》奉為人生的指針,但是,在身份、面子面前,她選擇的是維護自己的身份面子,毫不猶豫地拋棄了《聖經》。

生下小莉莉,她自己不能接受,還命令丈夫也不接受。為了不讓別人知曉這個秘密,將女兒關進鮮為人知的閣樓。

莉莉是個孤獨的孩子,她僅有一隻貓咪艾比相伴,她僅能看看父親偷偷給她買的書。而且,房間裡晚上絕對不允許亮燈,否則就要受到母親的重重責罰。

布萊克伍德家族是當地顯貴,柯若蘭不想因為女兒的事身敗名裂。這顯然是面子心理在作祟。

《她被給予的人生》:究竟是什麼堅硬了一個母親的心?

第三,因為女兒莉莉的事,柯若蘭改變了性情。

布萊克伍德當初對柯若蘭是一見鍾情,看上的不僅是她姣好的外貌,更看重的是她的溫柔賢淑。可是,出了女兒莉莉的事,她就不再是她了。不僅對莉莉殘忍無情,對女兒茱莉亞也異常刻薄,以至於茱莉亞離家出走,柯若蘭夫妻去世,才在委託律師尋找一年後才回家。

《她被給予的人生》一書,是美國作家愛倫·瑪麗·懷斯曼的最新作品。這是一個令人心生惻隱的故事,在無盡的悲傷中,尋找希望的所在。這是一部震撼全美的飆淚大作,作品被譯成18種語言出版,橫掃全球各大榜單。

作為一個小說閱讀愛好者,《她被給予的人生》有三點令我驚異的地方。

一、雙線交織,有別於他

讀過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藥》,就採用了雙線交織的手法。世界短篇小說巨匠歐·亨利就常採用這種手法,比如《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讚美詩》等。

這些作品的分明線與暗線,而《她被給予的人生》以兩個主要人物莉莉與茱莉亞為兩條線。兩個看起來毫不相干的人物為雙線,並且,也是明線。暗線就是莉莉與茱莉亞之間的神秘關係,這在茱莉亞回到布萊克伍德莊園後,一層層挖掘才得知。

二、故事情節曲折,動人心絃

雖然說小說的三要素中,人物這個要素為主體,情節與環境都是為了塑造人物形象服務,但是,沒有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就立不起來,也無法吸引愈來愈刁鑽的讀者。

莉莉的悲慘遭遇,茱莉亞的離家出走,莉莉與茱莉亞究竟什麼關係等等,沒有一個情節不打動讀者,令讀者在為兩個似乎未曾謀面的女孩黯然神傷之際又為之欣慰不已。

三、作者的敘述與描寫都恰到好處地調動了讀者的情感。

當我打開這本書,僅僅閱讀了第一章,就禁不住掩卷拭淚。當時只覺得莉莉這個女孩兒過得太慘了,恨不能鑽到書裡面去教訓她的無情的母親一頓。讀到柯若蘭親手賣掉女兒時,真恨不能抽她幾個耳刮子!

這便是文字的魅力,這便是作者純熟的敘述與描寫的功底之所在。

願更多的人讀到懷斯曼的這部著作,如我這般為莉莉與茱莉亞心痛又欣慰;願世上的母親再無如此堅硬如鐵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