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岡成功抵禦“4·19”“4·22”暴雨侵襲

<table> 佛岡成功抵禦“4·19”“4·22”暴雨侵襲

國道106線大廟峽隧道北出口段發生山體滑坡。魏亞男 攝

/<table>

南方日報訊 (記者/魏亞男)近期,佛岡縣出現多次強降水過程。4月19日4時30分,縣三防總指揮部啟動防汛Ⅳ級響應;4月22日,受強雷雨雲團影響,佛岡縣再次普降暴雨到大暴雨,氣象部門發佈暴雨紅色預警。

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佛岡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全縣上下緊急動員,科學研判、提前部署、精心防禦,將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未出現人員傷亡事故。

提前部署啟動24小時值班制

4月12日,佛岡縣委書記董和平在清遠市防汛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佛岡分會場強調,近期佛岡縣降水頻繁,防汛形勢嚴峻,要全面落實防汛工作責任制,各防汛責任人到崗到位,實行三防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進一步加強隱患排查,特別是在涉水施工現場、山邊景區和地質災害點,提前做好安全隱患整改。

4月18日上午,佛岡縣委副書記、縣長餘愛國在縣應急指揮中心連線檢查各鎮三防值班情況,要求各鎮完善各類防汛應急預案,做到預防到位、應急救援到位,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記者瞭解到,佛岡縣氣象部門和縣鎮兩級三防部門嚴格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密切監測天氣變化、雨情和水情,做好監測值守工作,確保特殊天氣能提前發佈預警信息。儲備防洪砂石料、紡織袋、救生衣、衝鋒舟、橡皮艇等一大批防汛物資物料及救生設備。已建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的監測站點,預警設施、縣級監測預警平臺軟硬件設施正常運行。

普降暴雨迅速響應 搶險救災

4月18日晚到19日,佛岡縣普降大暴雨。佛岡氣象部門監測顯示,18日18時至19日16時,全縣平均雨量100.5毫米。此次強降雨造成佛岡縣逕頭鎮10個村委30個自然村3000多人受災,轉移人口200人。其中,逕頭鎮逕頭村、大陂村部分村莊受浸;106國道逕頭社背段和高崗路口段出現2處山泥傾瀉和路樹傾倒;湖洋至青竹段出現公路塌方40多處;沖毀道路220米,沖毀或損壞橋樑10座,沖毀水圳約3000米、沖毀無人居住房屋23間,沖毀河堤300米;受淹農田約2000畝,豬隻死亡約600頭,雞隻死亡約7000只。初步統計,全縣(主要為逕頭鎮)直接經濟損失520萬元,沒有出現人員傷亡事故。

針對極端天氣和災情,縣三防總指揮部在4月19日4時30分啟動防汛Ⅳ級響應,各鎮各相關部門按預案要求做好防禦工作。縣三防指揮部副總指揮、縣政府常務副縣長王卓越第一時間趕赴逕頭鎮現場指揮搶險救災工作;縣三防辦工作人員密切關注全縣水情雨情變化,根據各地發生情況及時指揮協調工作;氣象部門工作人員通宵值班,科學研判,及時發出預警預報,加強監測。逕頭鎮三防指揮部迅速行動,兵分多路,到各村加強巡查和指導群眾避險工作。

到4月19日晚,106國道在公路部門的迅速響應下,清理路障恢復通車,湖洋至青竹路段的塌方基本修復通車。

山體滑坡緊急搶修保道路暢通

4月22日11時到17時,佛岡縣再次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全縣平均雨量70.6毫米。佛岡縣氣象臺4月22日10時54分發布暴雨黃色預警,12時41分提升為橙色預警,13時05分提升為紅色預警,17時15分解除暴雨紅色預警信號。

截至4月22日17時,全縣出現2處較大交通道路塌方,一是國道106線大廟峽隧道段發生山體滑坡,造成北上車道中斷;二是X362線逕頭鎮青竹部分路段出現山體塌方,堵塞交通。在洪水方面,逕頭鎮大陂村社背村20戶受淹,受災人口65人,轉移農戶3戶9人。全縣沒有出現人員傷亡事故。

其中,4月22日下午4時7分,國道106線大廟峽隧道北出口段發生山體滑坡,造成北上車道中斷。事件發生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董和平、餘愛國等縣領導趕赴現場指揮搶險工作,縣應急局、石角鎮政府主要領導到現場協調處置。縣交運和交警部門迅速啟動應急響應,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對現場進行交通管制,實行南下車道雙向通行,分流車輛。經縣交運部門組織的施工隊緊急搶修,至當天19時左右,現場滑坡土方已基本清理完畢,沒有車輛和人員被掩埋。為防止新的滑坡威脅過往車輛的安全,目前該路段仍實施交通管制,實行南下車道雙向通行,並通過京港澳高速公路分流車輛。

目前,洪水已退去,轉移群眾已回到家中,生活秩序井然。接下來,佛岡縣將進一步做好天氣的監測,紮實做好防汛各項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