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Citywalk第一彈活動招募-民國電車尋蹤記

上海Citywalk第一彈活動招募-民國電車尋蹤記

有軌電車留下的痕跡(圖片取自網絡)

活動亮點

逛玩城市歷史建築,把這個城市中包含記憶的B面展現在你面前,認識同你一樣的城市愛好者,更有望成為城市記憶收藏團的團員哦!

活動介紹

帶你尋蹤上海民國電車的誕生記~

故事發生在1888-1908年的大上海,

此時,上海已成為遠東第一大商埠,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人。

大褂文人、西服紳士、摩登女郎、中裝婦女、布衫車伕同時行走在城市中,隱約有一絲超現實主義的味道。現代樓宇、汽車、郵筒、路燈……,勾勒出城市主義最初的模樣。

亞歐大陸另一端的德國,傳來有軌電車問世的消息。

號稱上海灘“洋行之王”的怡和洋行坐不住了,他們敏銳地意識到:要想發展得好,必須緊隨這波潮流。於是,他們急忙向上海工部局提出申請,然而事情卻並不如他們想象的那麼順利……

經歷種種波折,1908年,有軌電車終於在上海出現。也由此帶來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行程安排

記憶拾取點1

外灘27號 洋行之王的上海總部——怡和洋行原大樓

上海Citywalk第一彈活動招募-民國電車尋蹤記

原怡和洋行,現羅斯福公館。建成於1922年。

建築師:思九生洋行。

建築風格:現代文藝復興。地址中山東一路27號。

記憶拾取點2

上海工部局大樓

上海Citywalk第一彈活動招募-民國電車尋蹤記

1854年7月11日,鑑於太平天國運動開始波及江浙滬一帶,因而為了確保外國在上海的利益,從而由英、法、美三方駐滬領事召集租界納稅人組成市政委員會。1862年法方退出合作,英、美兩租界於次年合併,1893年英美租界更名為公共租界,於是工部局成為公共租界範圍內最高行政當局。工部局大樓也就成為實際上的上海租界市府駐地。

大廈的建築風格包括古典主義、巴洛克和文藝復興式樣,南、東、北幾個立面分別採用不同的風格。4個角都採用凹進方式。

記憶拾取點3

法租界公董局原址

上海Citywalk第一彈活動招募-民國電車尋蹤記

舊上海法租界最高的市政組織和領導機構。

建築為新古典主義風格。平面規整對稱,兩端及中部向南北兩側略有前出。牆體用紅磚砌築,勒腳、窗口、主入口女兒牆採用仿石式樣,四坡瓦屋頂。

記憶拾取點4

原法租界工董局董事住宅——上海工藝美術館

上海Citywalk第一彈活動招募-民國電車尋蹤記

建於1905年。抗戰勝利後,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曾在此辦公,是該組織在亞太地區的第一任辦公地。1960年上海工藝美術研究所遷入。

1989年公佈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63年,在陳毅同志的關心下,上海民間最優秀的工藝美術家相繼在此工作和傳藝,同時,還建立了工藝美術品陳列室。

2001年上海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在市文管委指導下對建築進行復原修繕,設立博物館及專業創作室。美國前總統里根、英國首相希思、拳王阿里、埃及總統夫人都曾來此參觀。

記憶拾取點5

英商上海電車公司大樓

上海Citywalk第一彈活動招募-民國電車尋蹤記

1917年建造,上海電車公司(英商上海電車公司)大樓曾設此。

現為“滬辦大樓”,由湖北、寧夏、雲南,甘肅,山東等省市駐滬辦事處等單位使用。

記憶拾取點6

四明公所

上海Citywalk第一彈活動招募-民國電車尋蹤記

又稱寧波會館,是上海人民早期反對帝國主義擴張鬥爭,並取得勝利的紀念地。

浙江寧波旅滬同鄉於清嘉慶二年(1797)始建,至八年(1803)正式建成併成立寧波同鄉會。

清同治十三年(1874)法租界公董局以築路為由,強迫公所遷讓冢地。竟開槍肇事,7人被殺害,遭寧波同鄉合力抵抗。事後,法領事告示安眾;明確四明公所房屋山地永歸寧波同鄉會經營。法領事並勒石為記。

現僅存紅磚白縫的高大門頭一座,上刻定海賀師章書“四明公所”四個金色大字。1977年12月7日公佈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4月27日被調整為上海市紀念地點。

記憶拾取點7

上海總商會大樓

上海Citywalk第一彈活動招募-民國電車尋蹤記

1912年2月,上海商務總會和上海商務公所合併成立上海總商會後,上海軍政府將鐵馬路(今河南北路)天后宮撥給總商會作為辦公會址。

1916 年上海總商會大樓正式落成,其中最重要的空間是二層高、擁有約18.3米跨度的弧形穹頂、可容800人開會的大議事廳。作為中國成立最早,影響最大的商業行業組織所在地,在此後的近20年間,這裡成為上海最重要的公共空間。

記憶拾取點8——原申報館

上海Citywalk第一彈活動招募-民國電車尋蹤記

大名鼎鼎的上海申報,與上海灘共沉浮。

這裡曾經是英國商人來華創辦的產業之一。 1872 年,英國商人安納斯脫·美查(Ernest Major)在上海創辦《申報》, 後被國人收購,歷經 晚清、北洋和民國三代,逐步發展為享譽全國的知名大報,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發行時間最長的報刊。

魯迅、郁達夫、瞿秋白、陳望道等數百位文化名人曾在申報及其副刊上發表文章,在歷史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位於漢口路 309 號的申報館, 就是這份報紙當年的報社大樓, 距今已有近 100 年 歷史。

記憶拾取點9——神秘地點,最後揭曉!

活動流程

1. 在這場遊戲裡,我們設置了不同的人物,都與上海民國的有軌電車誕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分別有:

怡和洋行經理

上海工部局官員

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官員

英商上海電車公司職員

寧波駐滬同鄉會會長

上海商務總會會長

《申報》報社記者

活動初始,請認領各自的身份,獲取任務,題目與這一段歷史有關。

2. 每個人按照自己的角色走訪路線,找到自己任務的對接人(即其他小夥伴),所有人合力,才能最終促成上海有軌電車的順利建成和運行。

沿途記得拍照片哦,保留這些記憶點的影像資料,是記憶收藏團的使命之一。

3. 來吧,小夥伴,讓我們一起出發,拾取這座城中那些遺落在時光中的記憶珍寶!

最後階段,團隊中的小夥伴共同來到神秘地點,我們暢所欲言,分享自己沿途的心得感想,這段歷史通過我們來再現,沒準我們可以一起寫一篇文章或者畫一張畫兒。

參加須知

無WiFi 無停車位

·參與憑證:可留言報名,獲得參加活動的口令。

·年齡限制:18歲至70歲可參加

·費用包含:資深城市研習者的專業講解,活動道具等

·自備物品:行走的過程也許會渴,請自帶水哦~

溫馨提示

上海黃浦區—靜安區範圍內。 具體活動路線按照不同角色有所差異,最終多方會和,任務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