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Citywalk第一弹活动招募-民国电车寻踪记

上海Citywalk第一弹活动招募-民国电车寻踪记

有轨电车留下的痕迹(图片取自网络)

活动亮点

逛玩城市历史建筑,把这个城市中包含记忆的B面展现在你面前,认识同你一样的城市爱好者,更有望成为城市记忆收藏团的团员哦!

活动介绍

带你寻踪上海民国电车的诞生记~

故事发生在1888-1908年的大上海,

此时,上海已成为远东第一大商埠,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人。

大褂文人、西服绅士、摩登女郎、中装妇女、布衫车夫同时行走在城市中,隐约有一丝超现实主义的味道。现代楼宇、汽车、邮筒、路灯……,勾勒出城市主义最初的模样。

亚欧大陆另一端的德国,传来有轨电车问世的消息。

号称上海滩“洋行之王”的怡和洋行坐不住了,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要想发展得好,必须紧随这波潮流。于是,他们急忙向上海工部局提出申请,然而事情却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么顺利……

经历种种波折,1908年,有轨电车终于在上海出现。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行程安排

记忆拾取点1

外滩27号 洋行之王的上海总部——怡和洋行原大楼

上海Citywalk第一弹活动招募-民国电车寻踪记

原怡和洋行,现罗斯福公馆。建成于1922年。

建筑师:思九生洋行。

建筑风格:现代文艺复兴。地址中山东一路27号。

记忆拾取点2

上海工部局大楼

上海Citywalk第一弹活动招募-民国电车寻踪记

1854年7月11日,鉴于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波及江浙沪一带,因而为了确保外国在上海的利益,从而由英、法、美三方驻沪领事召集租界纳税人组成市政委员会。1862年法方退出合作,英、美两租界于次年合并,1893年英美租界更名为公共租界,于是工部局成为公共租界范围内最高行政当局。工部局大楼也就成为实际上的上海租界市府驻地。

大厦的建筑风格包括古典主义、巴洛克和文艺复兴式样,南、东、北几个立面分别采用不同的风格。4个角都采用凹进方式。

记忆拾取点3

法租界公董局原址

上海Citywalk第一弹活动招募-民国电车寻踪记

旧上海法租界最高的市政组织和领导机构。

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平面规整对称,两端及中部向南北两侧略有前出。墙体用红砖砌筑,勒脚、窗口、主入口女儿墙采用仿石式样,四坡瓦屋顶。

记忆拾取点4

原法租界工董局董事住宅——上海工艺美术馆

上海Citywalk第一弹活动招募-民国电车寻踪记

建于1905年。抗战胜利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在此办公,是该组织在亚太地区的第一任办公地。1960年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迁入。

1989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在陈毅同志的关心下,上海民间最优秀的工艺美术家相继在此工作和传艺,同时,还建立了工艺美术品陈列室。

2001年上海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在市文管委指导下对建筑进行复原修缮,设立博物馆及专业创作室。美国前总统里根、英国首相希思、拳王阿里、埃及总统夫人都曾来此参观。

记忆拾取点5

英商上海电车公司大楼

上海Citywalk第一弹活动招募-民国电车寻踪记

1917年建造,上海电车公司(英商上海电车公司)大楼曾设此。

现为“沪办大楼”,由湖北、宁夏、云南,甘肃,山东等省市驻沪办事处等单位使用。

记忆拾取点6

四明公所

上海Citywalk第一弹活动招募-民国电车寻踪记

又称宁波会馆,是上海人民早期反对帝国主义扩张斗争,并取得胜利的纪念地。

浙江宁波旅沪同乡于清嘉庆二年(1797)始建,至八年(1803)正式建成并成立宁波同乡会。

清同治十三年(1874)法租界公董局以筑路为由,强迫公所迁让冢地。竟开枪肇事,7人被杀害,遭宁波同乡合力抵抗。事后,法领事告示安众;明确四明公所房屋山地永归宁波同乡会经营。法领事并勒石为记。

现仅存红砖白缝的高大门头一座,上刻定海贺师章书“四明公所”四个金色大字。1977年12月7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4月27日被调整为上海市纪念地点。

记忆拾取点7

上海总商会大楼

上海Citywalk第一弹活动招募-民国电车寻踪记

1912年2月,上海商务总会和上海商务公所合并成立上海总商会后,上海军政府将铁马路(今河南北路)天后宫拨给总商会作为办公会址。

1916 年上海总商会大楼正式落成,其中最重要的空间是二层高、拥有约18.3米跨度的弧形穹顶、可容800人开会的大议事厅。作为中国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商业行业组织所在地,在此后的近20年间,这里成为上海最重要的公共空间。

记忆拾取点8——原申报馆

上海Citywalk第一弹活动招募-民国电车寻踪记

大名鼎鼎的上海申报,与上海滩共沉浮。

这里曾经是英国商人来华创办的产业之一。 1872 年,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Ernest Major)在上海创办《申报》, 后被国人收购,历经 晚清、北洋和民国三代,逐步发展为享誉全国的知名大报,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发行时间最长的报刊。

鲁迅、郁达夫、瞿秋白、陈望道等数百位文化名人曾在申报及其副刊上发表文章,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位于汉口路 309 号的申报馆, 就是这份报纸当年的报社大楼, 距今已有近 100 年 历史。

记忆拾取点9——神秘地点,最后揭晓!

活动流程

1. 在这场游戏里,我们设置了不同的人物,都与上海民国的有轨电车诞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分别有:

怡和洋行经理

上海工部局官员

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官员

英商上海电车公司职员

宁波驻沪同乡会会长

上海商务总会会长

《申报》报社记者

活动初始,请认领各自的身份,获取任务,题目与这一段历史有关。

2. 每个人按照自己的角色走访路线,找到自己任务的对接人(即其他小伙伴),所有人合力,才能最终促成上海有轨电车的顺利建成和运行。

沿途记得拍照片哦,保留这些记忆点的影像资料,是记忆收藏团的使命之一。

3. 来吧,小伙伴,让我们一起出发,拾取这座城中那些遗落在时光中的记忆珍宝!

最后阶段,团队中的小伙伴共同来到神秘地点,我们畅所欲言,分享自己沿途的心得感想,这段历史通过我们来再现,没准我们可以一起写一篇文章或者画一张画儿。

参加须知

无WiFi 无停车位

·参与凭证:可留言报名,获得参加活动的口令。

·年龄限制:18岁至70岁可参加

·费用包含:资深城市研习者的专业讲解,活动道具等

·自备物品:行走的过程也许会渴,请自带水哦~

温馨提示

上海黄浦区—静安区范围内。 具体活动路线按照不同角色有所差异,最终多方会和,任务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