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精品竟然是高粱杆做的!礦區巧手“給你好看”

京畿福地 樂享河北

在中國

河北·石家莊

邂逅——金盆寶地·魅力礦區​

一束高粱杆能做什麼?

手巧的人用它編成餃子蓋簾、小掃帚,大多時候則是被當做牲畜飼料或柴火、肥料,被燒成灰燼,或者腐爛在地裡。而在石家莊井陘礦區趙潤生的手裡,這些毫不起眼的“柴火棍兒”,竟能被做成亭臺樓閣、花鳥魚蟲等形態各異的手工藝品,可謂“化腐朽為神奇”。

這些精品竟然是高粱杆做的!礦區巧手“給你好看”

趙潤生正在創作高粱秸稈手工藝品 張金慧/攝

高粱秸稈製作技藝主要以高粱秸稈為原材料,融合幾何學、建築學、力學、美學等多學科知識,經過選、剪、削、雕、刻、咬合、粘等幾十道工序,手工製作成不同的工藝品。

這些精品竟然是高粱杆做的!礦區巧手“給你好看”

趙潤生秸稈作品《中國結》 張金慧/攝

與高粱秸稈“結緣”

趙潤生是在農村長大的。回憶童年,趙潤生說,那時家裡孩子多,幾乎沒有什麼現成的玩具,所以他們經常自制玩具,“小時候經常用泥巴捏個碗,或是用高粱杆做個眼鏡,有時候編個蟈蟈籠子之類的,無意中鍛鍊了自己的動手能力。”

這些精品竟然是高粱杆做的!礦區巧手“給你好看”

2012年,徐耀德(左)與趙潤生(右)進行秸稈創作 趙潤生/供圖

初中畢業後,趙潤生開始在當地文化館學習繪畫和書法。1992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高粱秸稈製作技藝的大師徐耀德。這位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的老人,帶領趙潤生開始了與高粱秸稈的故事。“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師傅給了我一個高粱秸稈做的拆開了的魯班鎖,讓我把它組裝好。我覺得這根本沒什麼難度,結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拼好。”趙潤生回憶說,“後來參觀了師傅微型樓閣、龍鳳飛舞的秸稈作品,我感到十分震撼。”自此,趙潤生靜下心來,決定跟隨徐耀德學習高粱秸稈製作工藝。這一做,就是27年。

這些精品竟然是高粱杆做的!礦區巧手“給你好看”

趙潤生展示自己製作的最小的作品,只有7毫米的魯班鎖 張金慧/攝

徐耀德對趙潤生要求十分嚴格,每道工序都要他練習數千百遍,“比如說切秸稈,就是最基礎的基本功,每一刀都要精確到0.1毫米,長一點作品無法咬合,短一點則會鬆動。”

這些精品竟然是高粱杆做的!礦區巧手“給你好看”

趙潤生進行秸稈製作的主要工具 張金慧/攝

在學習師傅技藝的同時,趙潤生開拓創新,將自己的繪畫和書法知識融入到作品中,使作品更具審美性。“有一次我和師傅做微型九龍壁,我總覺得以往的作品有種頭重腳輕的感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查了很多相關的書籍,選取了佛教須彌座的元素加入到九龍壁的底座上,師傅看了我做的框架以後非常滿意,讓我繼續做下去。”在徐耀德的傳授和鼓勵下,趙潤生的技藝有了飛速進步,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這些精品竟然是高粱杆做的!礦區巧手“給你好看”

如今,他幾乎不用膠水,利用榫卯結構使秸稈相互咬合,加上高粱本身多樣的顏色,創作出各種各樣栩栩如生的作品。花鳥龜魚,人物肖像,古代建築、家居裝飾……小到掌中把玩,小巧玲瓏,大到數米,氣魄宏偉。

這些精品竟然是高粱杆做的!礦區巧手“給你好看”

趙潤生高粱秸稈作品“龍型筆架” 趙潤生/供圖

秸稈原料危機

隨著近幾年農作物調整,種高粱的人家越來越少。為了解決原材料的問題,趙潤生決定自種高粱。選地、選種、管理、收穫,種高粱的每一個環節都飽含不易,箇中滋味只有趙潤生自知。“剛開始種高粱時,發現每次高粱快熟的時候就有好多鳥來啄食,吃得乾乾淨淨,連下一年的種子都留不下。”

這些精品竟然是高粱杆做的!礦區巧手“給你好看”

秸稈製作的主要原料 張金慧/攝

在試驗了多種方法之後,趙潤生想到了紗窗。他用廢舊紗窗將快要成熟的高粱穗包起來,既透光透氣,又有效防止了鳥的啄食。高粱成熟後,趙潤生和妻子每天早晨五六點鐘起床去地裡,用鎬頭一點點一棵棵將高粱小心地連根刨出,收集成捆,然後租車運回家。

這些精品竟然是高粱杆做的!礦區巧手“給你好看”

趙潤生部分秸稈製作工藝品 趙潤生/供圖

潛心鑽研的“工匠精神”

為了創作出更好的作品,趙潤生常常“沉迷”於作品好幾個小時甚至幾天,最久的一次他連續一週都沒有下樓。“那段時間每天不是在製作秸稈作品,就是在想該如何製作,晚上做夢都是高粱秸稈。做的時間一長,眼睛疼得睜不開,點眼藥水都緩解不過來。”

這些精品竟然是高粱杆做的!礦區巧手“給你好看”

專心創作並不等於閉門造車,在作品的設計階段,趙潤生常查閱大量古籍資料,甚至實地勘察,拍照進行研究,直到將作品結構爛熟於心,才開始動手製作。趙州橋、故宮、頤和園等都留下了趙潤生實地勘察的腳印。

這些精品竟然是高粱杆做的!礦區巧手“給你好看”

非遺文化的“守望者”

苦苦的堅守讓趙潤生最終迎來收穫。他創作的《蒼龍游海》入選中國文藝家協會、中國萬博文化城舉辦的“中國民間藝術大展”。2012年12月,他攜帶《九龍壁》、《故宮角樓》、《龍鳳呈祥》等作品,參加“河北省首屆特色文化博覽交易會”,作品獲得最受歡迎民俗工藝第一名。2018年,他被列為河北省非遺礦區高粱秸稈工藝傳承人。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瞭解高粱秸稈製作的魅力,認識到非物質文化的精華,將這項非遺項目發揚光大。

這些精品竟然是高粱杆做的!礦區巧手“給你好看”

趙潤生秸稈作品《知春亭》,仿照頤和園建築知春亭製成 張金慧/攝

來源 l 景行礦區


旅遊丨工業旅遊丨攝影丨美食丨自駕遊丨段家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