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佈汽車的價格表,直接從廠家訂車,網上交易,你感覺合適嗎?

陽智庫


☆題主的意思是取消4S店,汽車的銷售也採用電商的模式,直接在網絡平臺上交易,由廠家直接快遞過來,這樣可以繞開4S店的利潤,對於消費者來說可能會更實惠。但是結果真的是這樣嗎?



汽車和其他商品不同,在購買汽車時首先要對車輛有個細緻的瞭解,而4S店的銷售顧問恰好可以提供這方面專業的服務,對車輛的性能和配置逐一介紹,而消費者在網絡平臺購車,想要選擇一款心儀的產品就要耗費大量的精力被動的去看一些枯燥的文字和視頻。


其次,在4S店購車還可以提供試駕服務,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車輛的參數對其沒有根本的、實際的意義。只有實際的親身體驗,消費者才能選到稱心如意的汽車。

再次,網絡平臺購車,商家或多或少都會過度的美化自己的產品,等到消費者拿到商品後,發現實際和宣傳的效果並不十分的貼切,這時想要退換貨就相對的麻煩,成本也比較高昂。


其四,每位車主購買汽車前都要做大量的功課,在不同品牌之間比較,在不同車型上比較。4S店的存在讓這個比較更加直觀和立體化,更快的找到自己喜歡的車型。

其五、運輸成本高,4S店拿貨都是使用拖板車集中托運,運輸成本會被均攤到每輛車上,成本低廉。如果消費者單獨購買一輛汽車,就要單獨進行一次運輸,在成本上就得不償失了。


其六,售後服務問題難以解決,汽車使用電商平臺進行銷售,在車輛出現質量問題後想要退貨成本會非常的高。並且在日後的維修和保養過程中,因為沒有直接委託的單位處理,也會出現很多的麻煩。同時,車輛因為在不同的汽車修理廠維修和保養,如果在質保期內車輛出現問題,這個責任也很難認定。

汽車屬於大宗商品,本身是由上萬個部件組成,其中任何一個零部件出現瑕疵都會讓消費者頭疼不已,而4S店正是受廠家的委託專門處理這類問題,為消費者解除後顧之憂的。儘管表面上因為4S店的利潤差讓消費者的購車成本增加,但是由於其採用的打包運輸和銷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會壓縮一部分成本的。



總之,取消4S店只是一種理想化的美好。


朱博士白話發動機


小夭定期發佈汽車讓利,同時小夭可以為大家提車。關注小夭,車市讓利一網打盡!詳情可以到小夭主頁查看。您也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要諮詢的車型,小夭會用10年的汽車銷售經驗一一回.復。如果您想知道自己關心車型的讓利,您也可以邀請小夭來回答或私信小夭。

我們都知道,國內汽車的生產和銷售是分開的。國內的許多商品都是如此,生產和銷售由不同的公司負責。從關係上來說,汽車生產廠商和4S店是合作的關係,也是一種平等的關係。但是,4S店是要接受廠家監管的。從銷售到售後,從車輛銷售價格到服務質量,廠家對於4S店都是有考核和標準的。雖然合作關係平等,但是廠家卻掌握著4S店的命脈:

利潤。每個月的分車計劃都是由廠家制定的,每個4S店每個月能獲得多少暢銷車型,每年能獲得多少廠家返點,都是由廠家根據4S店決定。

那麼,既然4S店能夠通過銷售產生利潤,為什麼不自己直接銷售呢?如果直接從廠家訂車,網上交易是否可行呢?答案是不可行,主要是以下原因的制約:

一、週轉資金

汽車作為價值較高的一種商品,其製造成本也是相當高的。國內汽車產銷量已經達到2000萬輛,2000萬輛汽車的價值是個天文數字。以一汽大眾為例,一汽大眾2018年的銷量達到了200多萬輛。我們按照平均每臺車8萬元的成本,一年的成本達到了1600億,平均每個月130多億。而現在廠家每個月在給4S店發車前,都是需要4S店先行將車款打給廠家。所以,4S店的模式可以大大減輕廠家的資金壓力。無論汽車是否銷售出去,廠家都能按時回款。而如果自營以後,這部分資金壓力全部由廠家負擔,廠家自然也不願意。

二、運營成本

即便依靠網絡銷售,還是需要先關人員去運營。尤其是這種全國性的銷售,從銷售、庫房租賃、車輛維護到展車鋪設。網絡銷售只是銷售方式轉變,但是還是要給消費者提供一個可以試乘試駕以及展車參觀的地方。這樣的模式,不就又回到了4S的模式嗎?況且這種模式還需要廠家除了車輛成本一以外,廠家還需要自備資金籌建店面,這有點南轅北轍了。

所以,想法是美好的,但是現實不允許。因為選擇成本最低的才是廠家原因去做的。而小夭則一直嘗試在網絡銷售車輛,並且在頭條已經成功為多位讀者提車,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車市小夭


如果所購車出問題怎麼辦? 退廠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