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認為,“學習是有功利性的”,如何讓他消除這種思想?

荷水清圓


教育是最廉價的投資,聽魚夫來為你講講學習的功利心!

這是教育現存的普遍現象,在我的文章,《人人都是教育者......》裡我也詳細的分析這種現象的利弊,在這裡就不重複了。

在這裡還是講講如何消除吧!

一種現象的存在,必有它生長的沃土。學習為了功利,這在大多數人心理是認可的,為什麼呢?我們來共同分析下,知道了原因,答案也就不遠了。

01鯉魚躍龍門式的高考。中國的教育主張的是公平的教育,讓所有孩子享受均衡的教育資源,基礎教育公有化,而在西方一些國家,私立學校特別多。學生根據個人條件選擇學校,其中金錢就是其中衡量標準,貧富的差距決定者享受教育的差距。

在中國是不存在,高考的“龍門”就擺在那裡,能不能跳過去就是你自己的本事了,所以被好多家長戲稱為“教育是最廉價的投資”,既然目的是投資,自然想收穫的就是“功利”。

02寒門出貴子。考學成人,已經成為好多家境貧寒的考生的首選之路,家庭的貧困給孩子烙下了太多痛苦的回憶,好多人讀書的目的就是改變現有生活,讓父母過上好日子,不再受苦,他首先追求的必然要有“功利”。

03社會的“功利”心。社會對一個人的成功標準,侷限於“功利”。一個人是否成功,往往在評價上,更側重與對他經濟價值的創造。功成名就,是每個人生活的目標,周圍人的肯定,往往使人失去了既定方向。

當今時代,創造經濟價值,有誰比得過馬雲,作為最成功的演說家之一,他沒有在創造經濟價值的道路上繼續前行,而是選擇激流勇退,這就是對人生價值的重新度量。

我們不是馬雲,世界上也沒有第二個馬雲,但每個人最有權利掌握自己的命運,你無法改變世界,你卻可以決定自己的追求!

扣字不易,若有觸動,別忘了關注“魚夫講教育”哦!


魚夫講教育


個人認為有學習是有功利性的這種思想是很正常的,不僅不應該消除這種思想,更應該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這種思想。



認為學習是有功利性的,也就是肯定了讀書的用處。如果把讀書學習當做實現自己人生理想的途徑,這也沒什麼不妥,而且讀書確實是很多人實現自己人生理想的較為便捷的途徑。但若是過於強調學習的功利性,事事求結果,這也是不太好的,所以應當把握好這個度。其實我們絕大多數人讀書,都是帶著一定的目的去的,有的為財,有的為名,讀書只是實現這些的一種手段。這本來就無可厚非,而且就整個社會來看,社會這個大環境也要求讀書是有功利性的,要是學習毫無目的,這樣的學習是沒有效果的。



關鍵在於我們要正確地認識這個學習的功利性,或者可以說是教育的作用,那教育有什麼作用呢?對個人的發展,對社會的發展,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教育都起著無比重要的作用。



我們不妨讓學生正確認識學習的功利性,只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當看到,除了帶給人名與利,更可貴的是不斷豐富自己,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讓自己的人生有更多可能。


牧雲慕育


為什麼要消除這種思想呢? 作為一個成年人,你不認為讀書學習有功利目的嗎? 孩子們之所以不愛讀書,那是因為他們處於積累階段,在爬坡,困難重重;孩子們為什麼喜歡讀書?那是因為他們在讀書中找到了樂趣,主要是成就感。爬坡的時候,孩子們動力來源主要是這個功利目標,當然還有其他的。喜歡讀書也不是我們培養孩子的最終目標,還要讓他們能從中獲取知識,學問。這才是教育的目的。為了達到這個最終目標,孩子們最初的功利思想不重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