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的床不是用來睡覺的?床的歷史演變你瞭解多少

人這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睡眠。

俗話說,早睡早起方能養生,古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講究的是時間的協調,但對於寢具而言,則有著一段漫長的時間線。

1957年在河南省信陽長臺關發掘出春秋戰國時期楚墓中的一具中國最為古老的“寢具。”我們現代稱之為為“床”。該床為木造漆床,長兩米一八、寬一米三九,高則十九釐米,上面繪製著精緻的花紋、周圍有欄杆、下有6個矮足。

“床前明月光”的床不是用來睡覺的?床的歷史演變你瞭解多少

“床前明月光”的床不是用來睡覺的?床的歷史演變你瞭解多少

但這並不是最早的寢具,《墨子·辭過》一書中描寫了原始時期中原地區居住的生活狀態,其中有句是說,“古之名,未知為宮室時,就陵阜而居,穴而處下,潤溼傷民,故聖王作為宮室,為宮室之法,室高足以闢溼潤,邊足以圍風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而在西安郊外發現的距今五千年曆史的仰韶文化遺蹟中便出現了一坐土臺,該土臺即可作為休息、就寢之用。

直至商周時期出現的甲骨文中,有一個“爿”字,如果將它橫過來像不像類似睡臺的工具。

“床前明月光”的床不是用來睡覺的?床的歷史演變你瞭解多少

《女史箴圖》 局部

但還有一種床,稱之為胡床,它不可臥只能坐。

世人皆讀《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李白的思鄉之情由床上引起,晚上躺在床上睡不著抬頭看看月光立馬想到家鄉。然而這裡的床,其實不是床,而是一個馬紮,古稱“胡床”。

胡床東漢時候即已傳來,據《後漢書》記載:“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競為之。”

靈帝是誰,東漢末年的第十一位皇帝,挾天子以令諸侯中的天子劉協他爹。為何稱之為胡床,在漢代時期,由西域入傳中土的物品皆要加一個“胡”字,故在“床”即為“胡床。”古文獻中有關胡床的描述很多。如《搜神記》說:“胡床,戎翟之器也。”

這個胡床是什麼呢,我在白居易的《詠興》中看到了一點眉目,“池上有小舟,舟中有胡床。床前有新酒,獨酌還獨嘗。”

首先池這個字代表池塘,想來並未多大,那麼池上有小船,船體也不會有多大,小船上有個胡床,那麼胡床肯定不是大物件。

再看李白另一首冷門詩,“去時無一物,東壁掛胡床。”這裡有一個很明顯的動作看到沒,掛胡床。

胡床可以掛起來,以一人之力,如此輕鬆,答案已經很明顯了,胡床不是一個現代的床體,而是類似一種椅子。

“床前明月光”的床不是用來睡覺的?床的歷史演變你瞭解多少

隋代時又稱胡床為交床,直至宋代,高腳傢俱的興起爺讓胡床發展為摺疊椅,我們稱之為“交椅”。

而床,最早為坐具可小憩,後發展成坐臥兩用。中國古代傢俱中有關於寢具有四種,有榻、羅漢床、架子床和拔步床。

這其中,架子床和拔步床是臥具,可供睡眠,而我們之前說過的榻、羅漢床兼具坐臥。

五代以前的榻,基本上是沒有圍欄的,只有供睡覺的床才會有圍欄。五代時期的《韓熙載宴圖》中可以看到一個三圍屏式羅漢床,塗有黑漆,雕花高圍欄,且在榻前還放了三張方桌用於放置酒杯和食物。羅漢床三面有圍子,這是它與其他床榻之間的區別。

也就是說,在這張床上,韓熙載妥妥地招待起了一眾好友,開起了party。

“床前明月光”的床不是用來睡覺的?床的歷史演變你瞭解多少

​《韓熙載宴圖》 局部

趙匡胤有句“臥榻之旁豈容酣睡。”臥榻很可能與《韓熙載宴圖》中的臥榻相同,三面有圍欄,可供睡覺之用。

“床前明月光”的床不是用來睡覺的?床的歷史演變你瞭解多少

​《韓熙載宴圖》 局部

床的種類繁多,從最初以坐臥為中心鋪設的生活方式到現今的單獨臥室床具,客廳沙發小憩,皆由古人生活習慣發展所引起。

我們會買沙發床,與古時的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會逐步講究,石器時代的土床,到夏商周的席地而坐,由禮儀的誕生到階級的分化。

後來春秋時期出現圍欄床,提高了圍度以及舒適感,漢朝時期的床榻將坐臥兩具分明,除了休息睡覺,設宴擺席社交節目被多處使用,三國時期到魏晉南北朝由低型向高型轉變,可以想象在生活變好,睡眠不單單只是休息,人們解放了跪坐姿態,改變了家中的格局和採光,意識到睡覺乃是一件自然而舒適的事情。

到了唐代,對美的追求更為突破,人們開始接受新的事物,在床的設計方面多了美觀性,大戶者設立屏風,和紗幔,雕刻花紋繪圖案。

“床前明月光”的床不是用來睡覺的?床的歷史演變你瞭解多少

明清時期的拔步床像一坐私人的豪華宮殿,寬大華麗,雕刻圍欄擺上擺件,燈盞,甚至還可以在過道中間放上火盆以供取暖,床的舒適度顯然意見。

“床前明月光”的床不是用來睡覺的?床的歷史演變你瞭解多少

床,我們的一生會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其中度過,睡眠需安逸,安逸需舒適,若要在臥室之中購買一件最值得的物品,我想非床莫屬了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