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準備好了接這位家長的對話了嗎?

前幾天,小編我的一位教師朋友私信截了幾張家長班級微信聊天圖片給我看,想小編好歹從事媒體行業也有幾年了,什麼大風大浪沒有見過,但是這段對話,小編我確實沒有能力接上。

老師你準備好了接這位家長的對話了嗎?

老師:@家長A@家長B昨天孩子的數學提優沒有做,請家長說明下情況!

家長B:孩子不想做

老師:這樣不行,孩子如果不想上學,您是不是就讓他在家待著呢?

家長B:是的

看了家長與老師之家一場不愉快的對話溝通,一方面老師是希望家長能夠配合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家長的態度確實顯示的十分冷淡。所以小編想問各位朋友,遇到這樣的情況,你們應該怎麼回覆呢?

老師你準備好了接這位家長的對話了嗎?

其實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出現在學生身上的種種問題,教師都是需要和家長進行溝通交流的。但是這種溝通交流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否則的話,不僅達不到老師們想要的目的,而且極有可能會造成家長和教師的衝突的。

老師你準備好了接這位家長的對話了嗎?

為此小編特地準備老師在與家長溝通過程中的一些小技巧,希望對是老師的你有所幫助。

技巧之一:多理解、多信任、少指責

一些家長會把自己的中心放在工作上,忙於賺錢從而忽略了家庭教育,致使家教這塊非常的沒意識薄弱,家長只負責給予孩子吃好穿暖卻不管孩子的學習成長,與孩子、老師溝通的時間越來越少,這樣既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也不利於跟老師的溝通交流。另一方面呢,有些家長本身就缺乏學習,自身的文化素養較低,不能根據時代的發展、孩子的需要實施教育,甚至認為孩子讀書沒有多大用處,讀不讀都不重要,進而進行散養模式,不問不顧的。另一部分家長呢,對孩子過渡的溺愛,對老師存有戒心,只要老師稍微嚴格了點,便認為老師是在體罰孩子,錯誤的理解、做法導致了家長不能好好的配合老師,形成了教育的阻力。

老師你準備好了接這位家長的對話了嗎?

對此,在進行溝通老師和家長的關係時,雙方是需要在心理上建立起彼此的信任、理解的橋樑,家長自己的孩子,同樣老師也愛自己的學生。教師也要多多考慮家長的難處,不能一味的職責家長的不是,家長也要多想想教師的教學任務的繁重,學生情況的千變萬化,站在彼此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互相配合,共同教育,取得的效果將會是事半功倍。

老師你準備好了接這位家長的對話了嗎?

技巧之二:

多交流、多合作、少指令

教師要主動跟家長說明交流的重要性,介紹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以及教育孩子採取什麼方式方法。可以採取家長座談會、家訪等方式,這樣才能起到效果。不能指令性的要求家長好好教育孩子,對家長不禮貌甚至進行批評訓誡等。這樣會導致家長認為教師素質水平低,把孩子不能健康成長的原因歸咎到教師身上去,這種互相抱怨是非常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髮展的。

老師你準備好了接這位家長的對話了嗎?

技巧之三:多多進行表揚、多鼓勵、少批評

要善於發現每個人身上的閃光點,給予充分的肯定,給予表揚和鼓勵,激發潛在的積極因素。所以要肯定家長在教育孩子這方面的成績以及誇獎孩子自身的優點,然後才指出孩子存在的缺點。一來家長容易接受,便於教育,其次不要只盯著家長、孩子的缺點不放。而是善於發現家長及孩子身上的優點,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老師你準備好了接這位家長的對話了嗎?

總結了以上三點,各位有什麼好的見解呢?有需要考編相關方面的資料歡迎留言關注私信小編我哦!

老師你準備好了接這位家長的對話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