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北大狀元弒母案”嫌疑人被抓,身帶30張身份證!

之前曾關注北大學子弒母案,並於2018年12月28日發文,引發網友熱烈討論。但在案發兩年多的時間裡,嫌疑人遲遲未抓獲,案件一直未破!

1個多小時前,新京報等網站突然傳來消息:據新京報4月25日訊,新京報記者從福州市公安局宣傳處負責人處獲悉,涉嫌弒母的北大學子吳謝宇已經被抓獲。

據接近警方的內部人士透露,吳謝宇於4月21日在重慶江北機場乘機時被抓。身上帶了30多張身份證,通過網絡購買,三年來一直在國內活動。

突發!“北大狀元弒母案”嫌疑人被抓,身帶30張身份證!

新京報此前報道,2016年3月3日,福州警方發佈了一則懸賞通告。通告稱,2月14日情人節,警方發現一名女子謝天琴死在福州一所中學教職工宿舍內,其22歲兒子吳謝宇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懸賞萬元緝捕。新京報記者獲悉,犯罪嫌疑人吳謝宇就讀於北大,作案後封死了住處,將屍體用塑料布層層包裹,還放入了活性炭吸臭。弒母后,還以母親名義貸款。

2016年5月19日,河南商丘警方曾協助發佈懸賞通告,稱北大弒母案嫌疑人吳謝宇可能潛逃至河南,凡提供相關線索協助公安機關抓獲吳謝宇的,可獲獎金5萬元。但之後一直沒有吳謝宇消息。

4月25日晚22點,新京報記者從福州公安宣傳處負責人獲悉,吳謝宇確已被抓獲,案件目前正在調查中。

附:深度解析

2016年3月3日,福州警方發佈了一則懸賞通告,通告稱,2月14日,在福州一所中學教職工宿舍內發現一女屍,女屍是本校職工謝天琴,其22歲兒子吳謝宇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懸賞萬元緝捕。

事件:2月14日,在福州一所中學教職工宿舍內發現一女屍,女屍是本校職工謝天琴

時間:2月14日情人節

地點:福州一所中學教職工宿舍內

嫌疑人:吳謝宇。其22歲兒子吳謝宇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懸賞萬元緝捕

突發!“北大狀元弒母案”嫌疑人被抓,身帶30張身份證!

公開資料顯示,吳謝宇2012年考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據悉,犯罪嫌疑人吳謝宇是北大學生。

死者謝天琴是福州教育學院第二附屬中學的歷史老師。一位2008年畢業的學生稱,高一時,謝天琴曾經是班主任。她說,2005年其獨自一人到福州讀書,謝老師平時話不多,挺內向的,與人交往不多,但對人很好,很疼愛學生,“我想家,她還帶我去她家吃飯,很細心。”“她很疼愛她的兒子,從小就以他兒子為榮。”上述學生稱,謝天琴丈夫前幾年因病去世,只剩母子倆相依為命。

突發!“北大狀元弒母案”嫌疑人被抓,身帶30張身份證!

吳謝宇成績優異,曾是高考狀元

據吳謝宇多名同學稱,吳謝宇曾是2012年福州一中高考狀元,同年就讀北大經濟學院。公開資料顯示,大一大二學年,其在北大均獲取了獎學金。吳謝宇初中時便成績優異。他初中就讀於母親所在學校。

突發!“北大狀元弒母案”嫌疑人被抓,身帶30張身份證!

據福州警方消息人士透露,犯罪嫌疑人吳謝宇作案後封死了教職工宿舍,將屍體放在床上,用塑料包裹十餘層,並在縫隙中放入活性炭吸臭。此外,他還在房間內安裝了監控,並且連接了電腦。

據北大經濟學院學生稱,吳謝宇過去一年基本不怎麼在學校,同學都在找他。他學習成績很優秀,此前一直在考GRE,準備申請出國留學,但2015年年中開始便聯繫不上了。直至看到新聞才知道發生了這樣的事,同學感到震驚。

以下部分摘自“沒藥花園”,作者:何襪皮

在目前非常少的線索上,網上有著各種猜測。我對各個版本的猜測從可信度從低到高排列:

猜測一:吳謝宇有精神疾病

吳謝宇的三個姑姑都有精神問題,吳作案時會不會也精神失常了?

“沒藥花園”判斷:可能性為0。

吳謝宇的奶奶生了五個孩子,吳父排行老二,是家中獨子,另有四個女兒。大女兒精神正常,吳謝宇父親精神正常,二女兒神志有些不正常。以上三個是吳謝宇奶奶和第一任丈夫所生。此後她再婚,又生了兩個女兒,三女兒至今住在精神病院,四女兒20年前便已精神病一級殘疾,需要由老人照看。

也就是說兩個精神病嚴重的姑姑是吳謝宇奶奶和第二任丈夫所生,和吳謝宇父親同母異父。如果非說這精神病是基因遺傳,我認為很有可能是第二任丈夫的基因有問題,和吳謝宇沒有血緣關係。

我相信他沒有精神分裂更主要是從他的一系列行為來看,他是理智且深思熟慮的。無論從預謀弒母,還是詐騙親友的錢,以及案發後應付朋友同學,不僅沒有任何精神錯亂的跡象,相反步步為營,時刻調整戰略。

舉個例子,他在發短消息騙親友錢時,先用自己的號碼群發消息向大家告別,說自己要去麻省理工留學,帶媽媽一起7月25日走。隨後又用母親的手機發消息向大家借錢。他用兩個號碼先後從兩個角度敘述同一件事,起到相互應證的作用,打消大家的疑慮,很像網絡詐騙案中一人分飾幾角的手段。他不僅精神沒失常,智商情商都到位。

有人或許會說,那他會不會是間歇性的呢?他精神病一發把他媽殺了,精神恢復正常後發現自己做錯了事,才用理智掩蓋的。抱歉,這不可能,因為顯而易見他謀殺以及騙錢都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和預謀的。

猜測二:賭博或者炒股欠下高利貸

有人認為,從他殺母后立刻借了144萬跑路看,錢是重要殺人動機。而突然需要錢的原因多半是賭球或者炒股失利,欠下高利貸,母親不願意給他錢,他走投無路才殺母。

“沒藥花園”判斷:可能性為0。

逆子輸紅了眼,回家翻箱倒櫃,要找出母親的棺材本去翻本,雙親阻攔,就把雙親殺了。這種事倒挺多,但發生在吳謝宇身上的幾率為0。

我非常同意,2015年春天是他人生的關鍵轉折點,他突然急需大量金錢。但經受過道德訓練的吳,在本質上絕不是那種自私卑劣的小人,他不會僅僅因為錢而殺人。對於一個大三學霸、前途無量的北大經濟系學生,肯定也是開了眼界的,不至於認為母親的命只值100多萬。

其次,吳不是賭徒性格。我和吳的同學聊過,吳不存在經濟上的壓力。當年北大經濟系不收學費,住宿免費還有補貼,他也拿到過上萬元獎學金,平時需要從他母親那裡開銷的是他的日常吃喝,這個應當他母親能負擔。他也沒什麼奢侈的愛好。一個勤儉刻苦,全身心撲在學習上的人,不會突然之間想靠賭球或者炒股發財。

如果以上的不夠有說服力,那麼我想說最重要的一點是,案發後警方沒有任何對於欠錢的披露,網上也沒有相關的消息。現在追債的手段之高明/厲害/激進相信大家也有所聞。我之前寫冰櫃藏屍案時,也提到哪怕人去世後,債主也對家屬窮追不捨。有個段子,討債的人能把失散多年、連親生父親都找不到的兒子給找到了。如果他欠了什麼校園貸、高利貸、支付寶、信用卡,1,首先會找到他的學校、宿舍,2,其次會找到他福州家,門上可能已經貼滿了追款條,3,會找到他母親工作過的學校。但目前沒有任何人提起追債一事。

猜測三:母子亂倫,母親有男友等

1,也有許多人猜測起因是吳和母親的情感關係。他父親去世後,他和母親有了超出母子的關係。2,或者,他母親有了新男友,他接受不了。

“沒藥花園”判斷:可能性為0。

我前面也對謝天琴的性格有過分析,這樣一個清高、保守、中性、要強的知識型女性,是最不可能去做有違社會倫理的亂倫的那一類人。

“謝天琴有新男友”的猜測也是錯誤的,因為它把吳謝宇看成一個偏執的人,而謝天琴則是一個moveon的母親。根據我此前性格分析,如果有一個人偏執、鑽牛角尖,那這個人一定是謝天琴,而不是吳謝宇。吳謝宇可以揮刀分屍母親,不行立刻轉為活性炭,可見這人頭腦靈活,思想open,簡直沒什麼顧忌。在丈夫去世後,謝天琴常年沉浸在思念中不能自拔,脾氣變得更為孤僻。按照這種性格走勢,她會把全部希望寄託兒子,孤老終生。如果她真的結交了男友,或許就給了她和兒子人生一個出口,也就不會死了。

猜測四:HIV

有人猜測吳染上受人歧視的絕症(HIV),不想母親孤苦無依並在極大的痛苦中度過餘生。他本人應該已經無聲無息的死了。

“沒藥花園”判斷:可能性為1%。

說實話,我沒有客觀證據反駁這個。但吳謝宇如果網上查下就知道,只是感染HIV,以目前治療手段活上20年沒問題,說不定還可以熬到母親百年後。

好吧,或許他性格悲觀,覺得自己活不了多久了,不如和母親一起去死。可那種絕望心境,又不符合他殺人後步步為營的防禦:分屍、活性炭、監控攝像頭。也難以解釋他為什麼都覺得自己沒未來了,還要設計坑母親的親友,騙他們那麼多錢。或許有人會說,朱曉東不就坑了老婆的錢去揮霍,享受最後的奢侈?但是朱曉東和吳謝宇簡直像是兩種生物。吳的理性、自制力、智商、人生追求、對世界的感悟,顯然和朱不是一個層面的。

猜測五:被妓女及其團伙以性愛視頻敲詐

有人提出一種思路:由於吳消失了,他和妓女何時相識,誰拍了視頻,為何轉賬幾十萬都只剩妓女的一面之詞。吳可能在案發前就認識妓女,被她的犯罪團伙拍了視頻勒索,他知道母親不可能拿出錢,也擔心母親這麼清高的人無法承受現實,便殺了母親替她解脫,支付贖金。

“沒藥花園”判斷:可能性為0。

這思路有合理之處。但我不認為妓女以敲詐勒索他的方式取錢,兩人不是敵對關係。吳性格霸氣,喜歡挑戰,會和困難戰鬥到底。如果是敲詐,他絕不是那種乖乖就範的人。他會去對付妓女和同夥,而不是回家弒母騙錢。

首先,我們要看警方是怎麼找到妓女的。吳應該沒對第三個人說起過他和妓女的事,警方應當是在2016年2月後才去調取吳謝宇的手機卡通訊記錄,查到他和妓女的號碼頻繁聯繫。

既然警方採信了妓女的話,我相信他們對視頻的拍攝時間做了技術鑑定,應該是在案發後(除非警方太蠢,妓女說什麼都信);通訊記錄應當也支持他們在2015年8月-2016年2月之間確實是有緊密聯繫的。但案發後,他並沒有殺死妓女,妓女也沒有提出過他有什麼暴力傾向。可見至少他不認為妓女是自己的敵人。

猜測六:落入了妓女及其團伙的騙局

“沒藥花園”判斷:這個假設是我提出。可能性在50%,基於7月24日百度知道那個提問等。

吳屢次表現出很想去美國留學。根據北大經濟系和他一屆的同學說,像他這樣的成績申請到全額獎學金還是希望蠻大的。哪怕大四沒申請到,先工作兩年再申請也可以。條條大路通羅馬。如果錢是他殺人動機的一部分(僅僅一部分或者導火線),那麼,2015年春季又是發生了什麼,讓他迫切需要錢呢?

很可能,他落入了一個由妓女串通的精心策劃的騙局。

吳謝宇考入北大,大城市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相對冷漠、複雜,競爭關係更大,同學間貧富差距大,種種讓他不太適應,儘管對身邊的人依然笑臉相迎,但內心壓抑,只和孟川說起過自殺的念頭。吳不是那種矯情的人,他不到非常嚴重的地步絕對不會輕易和人說這些。

2015年春,他通過微信附近的人之類的招妓,認識妓女A。A的套路,以及吳本身沒有戀愛經驗、在學校很孤獨,讓他很快對她沉迷,各種開銷也大了起來。

因為在弒母前吳一直通過微信(而非電話)與A保持聯繫,A一旦刪除聊天記錄,警方無法查到A和他在2015年8月以前的聯繫記錄,所以A可以隨意聲稱他們的相識時間。

有天A對吳說了一個悲情故事,那時她身不由己,不得不轉去上海工作。故事版本參見網上各種騙局。版本一,家境貧寒,母親重病,自己為了給她治病才賣淫。版本二:家人欠下高利貸,自己沒錢贖身,被迫賣淫。A告訴吳,解決困難要一大筆錢,大幾十萬。吳陷在情感中不可自拔,他不希望失去她,也相信自己有義務幫助“愛人”,但同時知道自己短時間不可能籌到那麼多錢。那麼首先浮入他腦海的,必定是那些曾經向他們家伸出援手,而被母親一一拒絕的親友。

母親絕對不會允許他去借錢幫助一個妓女,最鄙夷的那類人。此時,沉浸在解救妓女,並和她同度餘生幻想中的吳,激發了反抗母親的道德施壓的念頭。但他不會僅僅把兩個女人對立起來,非此即彼。他需要讓自己內心合理化自己的決定。

母親在丈夫去世後一直沉浸在孤獨痛苦中,或許還屢次表達過想追隨父親而去,只是為了兒子才硬撐著。吳自然認為殺了母親,是在幫助她解脫,也不必讓她因為自己和妓女的交往而蒙羞。我相信,只有自欺欺人,讓自己相信弒母對多方有利,他才下得了決心。

這個猜測或許聽起來有點荒誕,但如果你結合其他證據看,就會發現其他一切都好似解釋得通了。

結語:沒有幾個人願意相信,吳謝宇殺了母親謝天琴。有媒體採訪了吳謝宇的初中、高中、大學同學以及老師。在他們眼裡,吳謝宇是一個成績優異,待人友善的人。這樣一個人為什麼還會犯罪呢?

來源:法律路上,零客腦研所、先生手賬、沒藥花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