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寶等機構備付金下月上交央行 提現手續費或將上漲

微信支付寶等機構備付金下月上交央行 提現手續費或將上漲

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近日下發《關於支付機構撤銷人民幣客戶備付金賬戶有關工作的通知》特急文件,要求所有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應於2019年1月14日前撤銷人民幣客戶備付金賬戶,“備付金”將由央行來接管。業內人士稱,對於支付寶、微信來說,代表躺著賺錢的日子即將結束,而對於老百姓而言,則意味著資金將更加安全。專家表示,該規定對消費者快捷支付的體驗影響不太大,但不排除未來使用第三方支付通道償還信用卡或進行提現的手續費會有所上漲。

央行:撤銷第三方機構客戶備付金賬戶

按照《備付金通知》,若備付金銀行、清算機構發現客戶備付金異常的,應當及時督促支付機構糾正,並及時報告支付機構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

業內人士表示,這意味著將由央行要接管這部分“鉅款”。針對第三方支付平臺而言,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中的餘額,只要不提現,那麼錢都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賬戶裡面,這些錢都屬於備付金。業內人士稱,根據央行以前的規定,這些錢第三方平臺可以存在銀行產生利息,或者第三方支付平臺可以拿這筆錢進行購買基金,而這些利息和基金的收益正常在3%到4%之間,由於基數比較大,可以說每天躺賺成百上千萬的收入。

據介紹,新規施行後,撤銷了第三方支付的備付金賬戶之後,用戶資金會直接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進入央行,由央行來接管,屆時,用戶的錢就不會留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提高了資金的安全性,並可有效地預防第三方支付機構出現捲款跑路的情況。

可消除隱患,提高資金安全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金融分析師李萬賦在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客戶備付金對於支付機構而言是一筆巨大的資金池,單銀行利息就是支付機構一筆不菲的收入。資金集中收繳後,無法獲得沉澱利潤,將面臨著利潤減少和與銀行議價能力減弱的雙重困境,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業務模式和盈利空間。

該規定對用戶有何影響呢?業內人士表示,央行進行規範管理可以解除用戶的安全隱患,提高資金安全性。對於監管來說,避免洗錢和轉移資金,對資金的流向更加清楚。

李萬賦認為,該規定對消費者快捷支付的體驗影響不太大,但是規定將使得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議價能力減弱,進而導致銀行通道成本升高,因此不排除未來使用第三方支付通道償還信用卡或進行提現的手續費會有所上漲。

同時,業內人士認為,取消客戶備付金,將意味著網絡金融牌照的價值縮水。中小型支付機構將面臨被洗牌風險。

來自手機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