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頭村蝶變記:是什麼原因讓千名村民“迴流”?

4月春雨初霽,清遠英德市九龍鎮河頭村又熱鬧起來:在村裡的桑芽菜加工廠門口,村民們從卡車上卸下一袋又一袋鮮菜葉;與企業共建的農業旅遊觀光產業園已具規模,幫工的村民仔細地栽培著果苗;在九龍小鎮景區的土特產店裡,村民正在和遊客討價還價……

很難想象,這座朝氣十足的村莊曾是典型的“空心村”,人口外流最多時達到1500多人,超過該村總人口的半數。後來,隨著該村大力發展農旅產業,在外的村民看到了希望和機遇,3年來共有超過1000人“迴流”。

長期以來,農村各種要素單向流入城市,造成農村嚴重“缺血”。因此,實現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是推動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的題中之義。近年來,河頭村通過土地整合、流轉,發展桑芽菜種植和旅遊觀光產業,引來城市資本、技術、消費能力等資源,“補血+造血”讓這座曾經的“空心村”重新凝聚起振興發展的精氣神。

河头村蝶变记:是什么原因让千名村民“回流”?

整合土地謀求生機

對於省委辦公廳駐村扶貧幹部李偉來說,4月是離別的時節。由於3年駐村幫扶任務已經完成,他即將從河頭村返回廣州。

李偉告訴記者,自己雖有不捨,但沒留遺憾。在省委辦公廳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幫助下,截至去年底,河頭村建檔的54戶貧困戶164人已全部脫貧,其中15戶無勞動力的貧困戶實現政策性兜底脫貧,其他有勞動力的39戶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695元。

“剛來的時候,村裡到處是齊胸的雜草、泥濘的沼澤和丟荒的耕地……”李偉回憶說。後來,結合“萬企幫萬村”行動,駐村幫扶工作隊協調碧桂園集團,推動桑芽菜種植基地等產業扶貧項目落地,同時集中打造吳屋、大圍、皮坑、下圍自然村等4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讓河頭村的面貌煥然一新。如今,河頭村道路已實現硬底化,沼澤地上建起健身廣場,田裡連片的桑芽菜長勢喜人,破泥磚房變身具有客家風情的民宿客棧。

河头村蝶变记:是什么原因让千名村民“回流”?

河頭村曾經“空心化”嚴重。該村此前大面積種植砂糖桔,然而2013年“黃龍病”來襲,導致砂糖桔產業逐漸凋敝,村民損失慘重,有的甚至返貧。灰心喪氣的村民紛紛出走,據統計,該村曾外流超過一半的人口。

“那個時候開支部會,最怕聽到村小組彙報村民外流情況。”河頭村黨總支部書記許房新說,村裡剩下的多為老人和孩子,多間房屋被廢棄,大片耕地被丟荒,2016年村集體收入只有7000多元。

“以後的路該怎麼走?”河頭村遇到了難題。

此前,清遠市委、市政府經過大半年的調研,找出了制約該市農村發展的“癥結”:農村的組織化水平較低、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機制落後。許房新告訴記者,河頭村以前黨組織軟弱渙散,人心聚不起來;山區土地過於零散,企業不願意來投資。

針對支部黨員隊伍“老齡化”問題,河頭村從發展年輕黨員、物色後備幹部上發力,補強支部黨員幹部隊伍。不僅如此,根據清遠市農村綜合改革要求,河頭村推動黨組織下移至村小組,設立1個黨總支部和2個黨支部、10個黨小組,併成立11個村民理事會,不斷健全治理體系。隨著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得到加強,

黨建引領鄉村發展的成效日顯。

與此同時,河頭村意識到,必須把零散的土地整合起來,走集體發展的道路。但是,說服村民同意土地整合並非易事。

“這是我家的曬穀場,憑什麼交出去?”巖下自然村村民許神威想不通。

為了推動土地連片整合,黨員許廷標提出,只要許神威答應,他願意把自家的曬穀場作為“交換”。最終,村裡做通了許神威的思想工作。

除了黨員起帶頭作用外,河頭村還注重發揮村民理事會和鄉賢的作用,將土地整合過程中產生的矛盾糾紛一一化解,土地整合順利推進。

對於地處粵北山區的農村來說,只有把土地資源集中起來,才能給產業發展騰出空間。河頭村土地整合後,引來資本、技術等城市要素,為該村今後的振興發展打下根基。

以土地入股旅遊產業

“又香又甜的豆腐花,歡迎免費品嚐!”在九龍小鎮景區,河頭村村民許廣興正在為自己的農特產品店招攬遊客。

“許大哥,一天營業額有多少啊?”

聽到發問,許廣興想了想,伸出右手食指,回道:“最多時一天能有1000多塊錢入賬呢!”

“九龍小鎮”是河頭村以土地入股形式參與的開發項目,不僅改變了村容村貌,也改善了許廣興等村民的生活。

雨後,跟隨無人機的視野,可以看到:秀美的英西峰林氤氳在乳白色的霧氣中,花海、稻田錯落有致,整座河頭村猶如巨幅的山水畫。

河头村蝶变记:是什么原因让千名村民“回流”?

喀斯特地貌顯著、山峰林立、天藍水清……河頭村擁有獨特的自然資源,卻一度守著“金山銀山”過苦日子。如何把石頭山、沼澤地、荒地等“死資源”變成“活資產”?

2015年,九龍鎮與英德市國業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合作,以土地合股方式開發“九龍小鎮”旅遊項目,河頭村正位於該項目的核心區。依靠之前土地整合打下的基礎,河頭村以1300畝土地入股“九龍小鎮”。村集體結合旅遊發展,沼澤地、石頭山、丟荒地、泥磚房等資源被統一規劃改建,聯合經營、變廢為寶,原本的沼澤地、丟荒地上建成了荷花湖風景區、農耕文化園,泥磚房則被改造成民宿、餐廳。

河头村蝶变记:是什么原因让千名村民“回流”?
河头村蝶变记:是什么原因让千名村民“回流”?

在村委會,許房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土地入股,其中水田每年租金600元/畝,旱地每年租金400元/畝,村集體一年增收幾十萬元,同時每5年租金增加2萬元;在景區投資建設了10棟旅遊民宿木屋,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0萬元;景區停車場收入全部分紅給村民,一年也有幾萬元。

“九龍小鎮”於2016年國慶期間開始對外營業,去年共接待遊客近300萬人次。河頭村村民除分享土地固定分紅外,還通過景區務工、經營土特產店鋪等方式創收,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目前,有幾十名河頭村村民在景區就業,每月工資三四千塊;一些農戶在景區賣起了農特產品,店鋪租金全免。

在景區開觀光車的阿貴,之前在珠海打工,2016年回到家鄉。說起現在的生活,阿貴臉上露出質樸的笑容。“收入跟打工時差不多,但生活花銷少,又不用和家人分離,日子過得比以前舒服!”

“這個怎麼賣?”“6塊錢一斤!”村民許四姐正在和遊客討價還價。她和丈夫一起在景區賣農特產品,養活七口人的大家庭。“遊客愛買土特產、山貨,我有時要到別的村裡收購農產品來賣!”

在村子的另一頭,由河頭村與碧桂園集團聯合開發的“碧鄉客棧”民宿也於不久前開業,有十幾名村民在此工作。村民梁小美是一名“90後”,她此前在廣佛等地的工廠做工,去年回到村裡。“去年5月這裡還是幾十間破屋,沒想到短短的時間裡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她說,現在家鄉就業機會又多又好,想留在這裡追求自己的夢想。

探索農業旅遊觀光產業新路子

日前,記者徒步路過河頭村的桑果園,看到一群活力十足的年輕人在此集聚。一打聽,原來他們是城裡來的遊客,來這裡體驗採摘桑果的樂趣。

看來,在九龍小鎮景區旅遊業的帶動下,河頭村的農業產業有了“新玩法”。

而就在幾年前,河頭村在經歷了“黃龍病”之後,農業曾一度緩不過氣來。農業種植風險較大,加上村民信心遭受巨大打擊,很多人選擇進城找出路。

“田裡應該種什麼?”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讓省委辦公廳駐村幫扶工作隊和河頭村委想破了腦袋。

河頭村村民許萬紅常年在外種桑養蠶,生意經營得還不錯。後來,他發現了桑芽菜的商機,準備投身桑芽菜產業。得知他有此想法,河頭村立刻對桑芽菜項目進行研究論證,認為該項目切實可行、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省委辦公廳駐村扶貧幹部陳冠南和許房新找到許萬紅,希望能請他回鄉發展。

“好啊,義不容辭!”作為一名老黨員,許萬紅一口答應。

2017年,由省委辦公廳駐村工作隊牽線搭橋,碧桂園集團出資70萬元支持桑芽菜加工廠——萬仔蠶桑合作社建設,以“合作社+農戶”的形式運營,許萬紅任合作社負責人。“一株桑芽菜苗成本2毛錢,可生長30年,每年有10個月的採摘期,保障村民有穩定收入。”他告訴記者。

河头村蝶变记:是什么原因让千名村民“回流”?

“合作社跟我們簽訂保底採購合同,保證基本收購價格4元/斤。”村民陳井清說,平時他負責菜地日常管理和採摘,一年收入3萬多元。

河头村蝶变记:是什么原因让千名村民“回流”?

“收貨咯!”在村裡的桑芽菜加工廠門口,村民李平娣從摩托車上卸下幾麻袋新摘的菜葉。她在桑芽菜地幫工,由於只出勞動力,菜葉收購價為2元/斤。“最多時一天能摘100多斤呢!”她笑著說,桑芽菜採摘對勞動力要求不高,自己的母親有時也會幫忙。

新摘的桑芽菜經過加工、真空包裝後,被送往廣州、深圳的超市,以及一些合作的餐廳,售價6元/包。許萬紅告訴記者,目前全村桑芽菜種植面積達1300畝,

“但現在桑芽菜市場供不應求,以後肯定還要擴種!”

河头村蝶变记:是什么原因让千名村民“回流”?

桑芽菜加工廠是河頭村引入城市資本、技術等要素的產物。據李偉介紹,廠房由企業捐資援建,而加工、冷藏、包裝的技術則是由省農科院提供。“去年加工廠利潤100多萬元,產業帶動的200多名農戶平均月收入超過3000元,是典型的‘先富幫後富’啊!”

河头村蝶变记:是什么原因让千名村民“回流”?

如今,結合旅遊產業發展,河頭村與碧桂園集團共建的高科技農業產業園已初具規模,該產業園將同時具有旅遊觀光的功能。“今後將開發更多的休閒、旅遊觀光項目,多種經營,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許房新振奮地說。

河头村蝶变记:是什么原因让千名村民“回流”?

家鄉的發展機遇,村民們都看在眼裡。村民許志輝曾在佛山打工十幾年,去年回鄉承包種植30多畝桑芽菜。“現在收入比在城裡打工多,也沒有那麼辛苦。”他感慨地說,“家鄉這麼美,產業又興旺,我為什麼還要背井離鄉呢?”

【策劃】黃常開

【採寫】王聰 赫鵬翀 戎明昌

【攝影/攝像】曾亮超

【視頻剪輯】王良珏

【校對】居偉強 楊遠雲

【作者】 王聰;曾亮超;王良珏;赫鵬翀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