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狂犬疫苗就真的不會得狂犬病了嗎?看完這篇就明白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其特點是發病率較低,但病死率接近 100%。

在我國,95% 以上的狂犬病是由狗傳播的,其次是貓,其他野生食肉動物、蝙蝠等也有傳播狂犬病的風險,但比較少見。

目前,養小狗、小貓作為寵物的家庭很多,孩子在與動物相處的過程中,往往意識不到危險,容易被咬傷或抓傷,家長一定要做好防護。

如果發現孩子被貓狗咬傷或抓傷後,一定要及時、規範地處理傷口,然後馬上去接種狂犬病疫苗,這是預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手段。

打了狂犬疫苗就真的不會得狂犬病了嗎?看完這篇就明白

狂犬病疫苗如何接種?


  • 2-1-1 程序:0 天(咬傷或抓傷當天)接種 2 劑,7 天、21 天各接種 1 劑,共 4 劑。
  • 5 劑免疫程序:0、3、7、14、28 天各接種 1 劑,共 5 劑。

當某一針次出現延遲一天或者數天注射的情況時,其後續針次接種時間要按原程序時間間隔相應順延,不需重新接種。

狗打了狂犬疫苗,被咬的人還要打嗎?

要打。

因為動物用的狂犬疫苗對每種動物的效果都不一樣,沒有辦法保證 100% 的有效性,而且,寵物在室外活動時,我們沒有辦法保證它是否又接觸了攜帶病毒的其他動物,比如流浪貓、狗等。

已經打過狂犬疫苗,又被狗咬了,還要再打嗎?

如果在上次狂犬病疫苗接種程序最後一針完成後 3 個月內(含 3 個月),再次被咬或抓傷,那麼需要對傷口進行規範處理,但無需再次接種。

如果已經超過了 3 個月,那麼仍然需要加註疫苗,具體建議諮詢醫生,根據被咬的實際情況來判斷。

打了狂犬疫苗就真的不會得狂犬病了嗎?看完這篇就明白


打了疫苗之後,還會出現發病的情況嗎?

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狂犬病疫苗立場文件表明,被咬傷、抓傷後立即啟動處置措施是可以有效預防狂犬病的。但是就醫延遲、未被觀察到的傷口、病毒直接侵襲神經、患者不遵守接種程序以及個體機體免疫力極其低下等其他多種因素可能導致預防處置失敗而發病。

如果頭面部被咬傷,感染病毒量較大,病毒可快速侵犯神經,侵襲中樞神經系統,潛伏期可短至數天,患者在免疫措施生效前就可能發病,導致免疫失敗。但潛伏期短的情況極為罕見。

而目前狂犬病發病死亡的案例,多發生在沒有及時進行傷口處理和接種疫苗等處理措施的情況下。所以如果發生了被貓狗咬傷或抓傷,以及其他可能感染的情況,一定要儘早處理傷口,並儘早到犬傷門診進行預防處置,並全程接種狂犬病疫苗。

打了狂犬疫苗就真的不會得狂犬病了嗎?看完這篇就明白


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狂犬病?

  • 文明養貓狗等動物,及時給家養的狗和貓接種疫苗,不要輕易遺棄。
  • 出門遛貓狗要拴繩,減少對他人的傷害。
  • 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學會與貓狗友好相處,瞭解貓狗的肢體語言。
  • 如果被貓狗咬傷或抓傷,一定要儘早處理傷口,並儘早到犬傷門診進行預防處置,並全程接種狂犬病疫苗。

親寶小貼士

任何人被貓狗咬傷或抓傷後,都可以打狂犬病疫苗預防發病,包括小孩、老人、孕婦、哺乳期媽媽等。

親寶寶APP:一站式智能家庭育兒平臺,提供親子空間、智能育兒、生活社區和優選母嬰產品等優質服務,幫助家庭更好地關愛孩子,培育下一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