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少年與母親吵架,跳橋自殺,我們真的把孩子逼向絕路嗎?

Mc少爺


就這一事件,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問題,從報道中來看,從我個人的角度來分析,應該是孩子母親的教育方式欠妥,孩子接受不了母親的責罵,孩子感到很委屈,孩子認為父母不理解 他,一時糊塗加衝動,做出了過激的事情,致使悲劇的發生。

我本人很重視也很注意教育孩子方式方法,不是以罵就能解決了的問題。比如就這件事情,母親應該先與孩子進行溝通,詢問孩子與同學發生矛盾的來龍去脈,發生問題的前因後果,是如何解決與同學之間矛盾的,在解決問題矛盾的過程中,自己的孩子一定也有自己的語言行為,那麼,在這過程中,孩子做得正確的,母親要給以鼓勵和肯定,錯誤的要加以引導孩子認識自己錯誤的所在,並教給他如何去改正自己的錯誤,在這當中,實際是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也就明白了自己做得正確的地方,也知道了自己錯誤的所在,很重要的是孩子學會了與人發生矛盾時解決矛盾的方法,以及懂得了與人相處之道,我自己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還是比較恰當一些。

教育孩子要儘量避免語言的選擇,應循循善誘、和藹可親的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方法,家長與孩子應該是平等的朋友關係,而不是惡語相加、家長式的居高臨下的盛氣凌人的教育方式

一個恰當的教育方式,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使孩子心情舒暢愉悅,有利於孩子心神健康,還能使孩子學會做人的道理與做人的原則,孩子也與家長的關係也十分的融洽,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出現在世人面前。也算是經驗之談吧,僅供大家參考。

家庭教育已不是單單的家庭問題了,它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問題,它已經嚴重地影響到了一個家庭的幸福和社會的安定,所以,要引起每一位家長極大的注意。建議有一定能力的家長,不妨去了解一些有關心理學和教育學方面的知識,可能對你們是有好處的,對家庭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幫助。



ZBP1


我覺得新時期得有新思想,不能用上一代的經歷來教育引導孩子,更不應該有偏激的行為:一是孩子有錯就罵就罰要不得,多站在孩子角度思考問題;二是給孩子自主思考問題的空間,試著讓孩子學會擔當,不要什麼事都替孩子去解決。尤其犯錯誤時讓其自己去衡量利和弊,去承擔所犯錯誤該承擔的責任;三是做到三不罵,孩子生氣時有情緒時別罵;孩子吃飯時別罵;孩子高興時別罵;四是多鼓勵少批評,只要看到進步就表揚或讚美;五是家長要從內心相信自己的孩子,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但學習進步差時不強逼;六是以身作責,家長多帶頭學習,給孩子一個好的家庭環境;七是任何時候都不要有放棄自己孩子的想法,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孩子終歸會找到自己的位置,會有用武之地,不放棄是每個做父母應盡的責任。以上是我一點小小的心得與想法,不對與不到之處請多包涵!!!


猛虎雄風1


吃苦不思苦,一輩子白受苦,當你經歷了但你沒有一種好的反省能力,沒有一種積極的思維模式,你即使吃的苦也沒有價值。你不是這樣,你就會那樣,父母這種消極災難性的思維,會把這種無形的壓力傳給孩子,而孩子會想,我憑什麼無緣無故承受這些壓力。真正的挫折教育是認知模式的訓練。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避免極端性的傷害,極端性的語言傷害:你死去吧,你死給我看吧,我養你有什麼用啊?一個人面對挫折,面對痛苦,面對死亡,唯一讓她活下來的一個重要理由是他覺得,他對這個世界是重要的,有人需要它。如果你的語言行為讓孩子接受到他不重要,他是家庭的累贅,是你們犯下的一個錯誤結果,那孩子對這個世界基本沒什麼留戀了,遇到點小挫折,連我的父母都不能接受我,都不愛我,那我活著有什麼勁呢?所以父母千萬不要用極端否定性的語言來說孩子們,父母是什麼樣,你的孩子就會是什麼樣,孩子們,很多時候,是在家庭的互動模式中去成長的。如果父母的思想消極,並且還是巨嬰,那孩子本身要學會這麼想,帶著一種感恩心,父母給了我生命,這已經是他給我最大的恩惠了,我應該去感恩,另外你雖然對父母的教育不滿意,但是,那是父母能給你最好的了,他以為那是最好的,因為他沒有受過更好的教育,他的父母也沒有給他更好的方式,如果你站在這個視角來看父母的錯誤,或父母對你教育失誤的話。你的認知和思維模式就是積極的,你就能去理解父母的一些方式方法,另外要多交善友,善友相當好的知識系統,支持系統越多,當你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幫你的人就越多,你所留戀的人就越多,你就更容易積極樂觀去面對生活的痛和挫折。


laxiao


不會控制自己情緒的父母真的會逼死自己的孩子,父母要多想想自己的成長過程,有些東西只能少言少語提醒孩子。換位思考善良做人就好。


我的黃景瑜和許魏洲


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這樣,只是其中幾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