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有一筆閒錢,在國債逆回購和銀行理財產品間徘徊,投哪個理財產品最好,為什麼?

神聖天堂之神


  國債逆回購的利率屬於市場無風險利率,利率偏低,適合短期閒置資金投資,不適合長期投資性資金投資。而銀行理財產品存在風險等級,不同的風險等級的銀行理財預期收益率存在較大的差異,一般中低風險一年期左右的預期收益率在5%上下。

  我們通常將國債逆回購歸為無風險產品,而對應的不同期限的利率稱之為不同期限的市場無風險利率,它不能與風險產品相對比,包括銀行理財。

  為什麼國債逆回購是無風險產品呢?因為回購方(一般為機構)是以國債作為質押(外國的話還存在買斷式逆回購)在二級市場向個人投資者或機構借款,所謂的“逆”是對融券方(出借現金的投資者)而言的術語,是指在一定的期限內要把質押的國債還給回購方,收回本金和相應的利息。對回購方(質押方)來說就是正回購,即“逆”和“正”是相對而言的,是不同交易對象的術語。

  顯而易見,無風險就體現在它是以國債作為質押,而國債是無風險產品。如果回購方到期未進行回購,從而導致違約,那麼對應等值的國債將歸逆回購方(出借資金的投資者)所有,而逆回購方可以通過二級市場或者其他渠道賣出國債而獲得本息,也因此該類投資通常被稱為無風險投資。

  那麼其利率為什麼叫做“市場”無風險利率?主要是因為它的流動性特別強,成交量非常大,且利率通過集合競價不斷波動,也因此它成為市場無風險利率的參照標準。當然,這也取決於它的期限長短不一,形成不同期限的無風險市場利率。

  我國的國債逆回購有九種不同的期限,分別是1天、2天、3天、4天、7天、14天、28天、91天和182天。其不同期限的利率分佈通常為正態分佈,即利率最高的通常為7天或14天,兩端利率分別向下。

  近段時間的國債逆回購利率7天和14天的通常在3%以上徘徊,其他的期限在3%以下徘徊。如果短期資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用到,那麼可以投資7天和4天的國債逆回購。

  相對而言,國債逆回購的風險是低於貨幣基金的,而貨幣基金主要投資標的為短期貨幣工具,其收益率也徘徊在市場利率上下。所以,這兩者的收益率是差不多的,如果國債逆回購的利率高了,那麼對應的貨幣基金收益率必然上漲,也因此通常可以通過國債逆回購或者銀行同業拆借去分析貨幣基金收益率的走向。

  然而,銀行理財為風險產品,主要包括1萬起投的低風險產品(多數,還有的是中低風險),5萬起投的中低風險產品,10萬起投的中風險和中高風險產品,以及20萬起投的高風險產品。其對應的收益與風險成正比,風險等級越高其預期收益率越高。如果購買中風險及以上風險類型的理財產品,那麼存在較大可能的虧損,無風險的國債逆回購是無法進行比較的,包括在收益方面。

  也因此,投資產品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主要取決於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經驗。但是,長期投資性資金並不建議購買國債逆回購,也不建議購買貨幣基金,因為在通貨膨脹面前折損幅度較大,應當對資產進行有效的增值配置,包括銀行理財產品。反之,如果是短期閒置資金,那麼則可以投資國債逆回購或者貨幣基金等強流動性產品。


三人聚眾


國債逆回購與理財產品均屬於低風險理財產品。而國債逆回購更具有流動性好的特點!

但國債逆回購和銀行理財產品搭配,會有個明顯缺點:

即國債逆回購需要在證券賬戶中操作,而銀行理財是直接綁定銀行卡。而證券賬戶資金轉出需要當天資金不使用,次日才能轉出。

因此將這兩者搭配會導致每次切換多浪費一天時間,損失一天的利息收益!切換頻率越高,浪費的天數也越多!

可做如下搭配:

1、選擇券商理財產品搭配:即將銀行理財產品與逆回購搭配,換成用券商理財產品與逆回購搭配。券商理財產品不但與銀行理財產品高度相似,且收益往往高0.3%-0.5%。且直接用證券賬戶操作,無需資金轉入轉出,避免造成利息損失;

這樣逢年末季末逆回購利率高時做逆回購,而其他時間可選擇短期固收類理財產品。

2、增加券商寶寶產品進行三者搭配:目前各家券商也均有類似“寶寶”的貨幣基金產品,且特點為每日16點收盤後,將賬戶餘額自動轉入理財,次日轉回,不影響正常操作。

即假如錯過逆回購最好價位或逆回購利率偏低,可以選擇不操作。當天16點後資金自動轉至券商類寶寶進行理財。相當於在逆回購外增加一種選擇!

注意事項:

部分券商的寶寶類產品,管理費奇高!碰到最離譜的,年化4.0%的產品啊扣除管理費只剩1.8%!且其管理費計算方式設計的極其複雜,就怕投資者看明白!因此開通前需問了解清楚。如是這樣的券商,建立不要開通,或更換券商!!!


雖然說多種理財工具搭配理論上能起到1+1大於2的作用。但需要頻繁操作,並把握各理財產品特點,才能起到相互搭配提高收益的效果。

假如是新手,或時間不足,又或資金量不大,建議還是隻選擇銀行或券商理財產品。碰到收益高期限尚可的直接投資即可。

免得來回折騰,最後收益反不如投資一款5%一年期的理財產品收益高!

祝各位2019投資順利,如有幫助麻煩點贊關注,感謝!


不怕小貓


國債逆回購是一款很好的東西哦,他不僅不佔用資金,而且可以在股市休市的時候,將閒錢的利用率提到最高。購買要在股票賬戶裡操作。

國債逆回購安全可靠,在月底或者是節日前購買收益率有時候能達到7%。

買入國債逆回購和買銀行理財不衝突的,兩者可以同時買,一定要二選一,就要看自已想不想操作了。

買國債逆回購要每到月底的時候收益才會高點,平時買的收益很一般。要自已記得在月底,節前去購買,而且要購買短期的,一兩天這樣,星期一至五資金可用,不影響股票賬戶資金。忘記買了了就錯過了。

銀行理財雖然收益也不高,但操作簡單,買入了就不用想,到期了會有人提醒你,說白了就是直接省事,安全性也很高。

資金充足的話,投資儘量多樣化,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收益也能最大化哦!

希望本文能對你有點點啟發!感謝點先!

抱富成長!持續輸出有價值的投資理財幹貨!歡迎關注!


廿千里的燕子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這兩款產品安全性都比較高,尤其是國債更加不會有風險,比銀行產品的更加安全可靠。但至於投資國債逆回購還是銀行理財產品,主要處決於兩方面因素。

一是處決於投資者對資金流動性的追求目標。如果你追求短頻快投資方式及資金流動性,那麼你可選擇投資國債逆回購有1天 2天 3天 7天 15天 28天 182天等期限,投資時間不長,如果投資者對投資流動性要求高,那麼投資國債逆回購無疑是比較好的選擇。而投資理財產品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年、兩年、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樣如果投資者一旦需要流動性就有點麻煩。

二是處決於投資者對投資收益率追求的高低。通常投資理財產品的收益比國債逆回購高,如該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基本保持在5左右,而國債比理財產品通常要低,尤其是互聯網領域的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比國債逆回購更高。

因此,題主可根據兩者優劣而決定好自己的選擇,祝投資如願!


開偉觀察


理財無非看三點,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

從安全性上來說,國債逆回購和銀行理財基本上是一樣的,甚至逆回購比一些小銀行還更穩一些。

從收益的角度來看,在大部分時間裡,逆回購的收益是比較低的,比如現在不到3個點,而銀行理財可以到5個點。

但是在某些時刻,市場缺錢的時候,逆回購是可以飈出一個很高的收益率的,比銀行理財高個四倍五倍甚至更高有是有過的。比如前兩年的長假前這種。當然現在市場上總的來說,錢荒不那麼明顯,逆回購的收益也沒那麼高。

所以從收益的角度來說,逆回購沒那麼有優勢了。

最後再看流動性,也就是你購買產品的期限,你的錢會被鎖定多久。這個才是最關鍵的因素。

如果眼前沒有逆回購飆升的機會,那麼銀行理財是比較好的選擇。反之,你可能要備著一筆錢,準備搞搞逆回購。

總體來說,今明兩年的機會不多,如果要兼具流動性——未來有機會時可以隨時用錢,和收益性的話,那麼下半年的網紅產品短債基金是比較適合你的。各大基金公司都有,很多人當貨幣基金的升級版在賣。你可以研究下。


萬能的老左


可以購買平安公司合作平臺的保本保息分紅理財產品。該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基本保持在7%--12%之間,分紅保持在0--10%之間。是目前理財產品利率比較高的產品。

投資原因:平安公司是大公司,資金實力雄厚,依靠平臺相對風險比較低。平臺穩定性比較高。

投資缺點:產品發放時間比較單一,時間多集中在每天早晨10點左右和下午3點之後。發放產品數量比較少,大資金不宜搶購成功。50萬之內資金投資比較適宜。


星星網財


這兩款產品首先從安全性上來說,沒什麼可比性,安全性都挺高的。

其次,最主要的是你手中的閒錢不用的時間週期有多長。這個要結合你自己來進行判斷。比如國債逆回購,有1天 2天 3天 7天 15天 28天 182天,等等。銀行的理財可能就沒有短週期的了,可能一年,兩年,三年等等。

再次,結合以上兩點,確定閒錢不用時間週期,之後,在對比兩者收益率,相信,你很快就不會糾結了。


日內超短


有一筆閒錢能想起去投資是件好事,一個人在當下社會需要擁有理財意識。

不過國債逆回購不應該和銀行理財產品相比,它的收益率更貼近貨幣基金多一點。國債逆回購年化收益率在特定時間比如節前和年中年終會大幅飆升,這個時間收益遠遠大於貨幣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可維持的時間太短。

綜合來看,國債逆回購的年化收益率大約在3%左右,只不過在某些時候可以獲得超額收益,缺點就是經常要自己手工操作。

至於銀行理財產品受市場利率影響年化收益率也回落到4%到4.5%,在安全性沒有那麼穩定但收益率是大幅跑贏國債逆回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只需要操作一次,但沒到期不可以拿出來,所以在流動性方面是劣勢。

有得必有失,國債逆回購和銀行理財產品需要考慮風險、收益、流動性這三個方面,具體操作哪一個需要看個人的需求。


小兵一枚


這個提問有些矯情了,因為國債逆回購不是一款適合常年操作的產品,時間和人力上都不值得。


米蟲理財手賬


錢是自己的,理財產品和國債是別人的,在買之前要考慮買了之後錢還是不是自己的。

所以這就給我們一個啟發,不管投資什麼,只投資自己確定的,也就是自己能看懂的,能理解的,這樣就算投資了,錢最終還是自己。

當然,國債和銀行理財產品安全性較高,一般無風險。

但是依然建議只投資自己最懂得,自己能理解的。

如果你懂國債那就買國債,如果你懂銀行理財那就買銀行理財。

其實這兩者差不多的,收益也相差不了多少,唯一要考慮的是那種讓你睡得安穩,就買那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