鄆城李集鎮:發展沿黃特色產業,築牢鄉村振興基石

鄉村振興,農民生活富裕是根本,作為脫貧任務較重“黃河灘區”的李集鎮,緊緊扭住增加農民收入這個中心任務,通過產業帶動、扶貧項目推動,向最難處聚焦聚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有力促進了鄉村振興步伐。

在李集鎮張仰望村蔬菜大棚基地內,已在蔬菜基地內工作一年有餘的王繼松正在忙著給辣椒吊繩、除草,對於與土地打了半輩子交道的她來說,在蔬菜基地內打工輕車熟路,不耽誤家裡農活,還能掙一部分工資,對現在的工作十分滿意。

鄆城縣李集鎮張仰望村王繼松說:“在這裡幹活8個小時,頭晌午4個小時,過晌午4個小時,下了班還能幹自己的活,不耽誤幹活,一月一千四五百塊錢”。

鄆城縣李集鎮張仰望村蔬菜基地負責人劉建利表示:“你像這個辣椒一個是吊秧的情況,活也不是很累,他們也能幹了,還有拔草、澆水啦也就是咱這裡的主要工作,50塊錢一天,下班之後不影響正常的生活、作息時間、家庭瑣事都不用耽誤”。

李集鎮楊集村華林金屬工藝有限公司在“黃河灘區”小有名氣,是一家專門從事戶外傢俱的扶貧企業,其產品遠銷歐美等國,產品一直供不應求,“盛名之下有巧婦”,由於是計件工資,工作時間機制靈活,部分產品還能拿回家自己做,這家扶貧企業不但吸引了本鎮70%當地留守婦女,還在周邊鄉鎮還設立了30多個加工點。

李集鎮華林金屬工藝王春香對記者說:“有這個車間對於這些接孩子、送孩子的很方便,還有家庭收入啦,原來沒地方幹去”。

李集鎮華林金屬工藝黃守萍也談到:“在這裡乾沒工夫,在家裡幹俺還得接孩子有空就編點”。

扶貧企業有了大量的外貿訂單和用工需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如何擴大規模,回報社會,通過設立扶貧加工點,吸納貧困戶就近就業,從而實現了扶貧企業、貧困戶和鄉鎮扶貧工作的多方共贏。

李集鎮華林金屬工藝負責 渠修華表示:“我這個廠子裡有焊工20多名,有噴塗、編的有五六十人、貧困戶大概有30多名,外邊編存點有30多個,大點有200多個人,小點也有二三十個人,貧困戶能在我廠子裡幹,也能拉回家幹”。

李集鎮武裝部長、扶貧辦主任何萬斌說:“30多個加工點覆蓋到下邊20多個村,還有其它鄉鎮,吸納貧困戶都是10%以上,打槍的(工資)都七八十(塊錢),就是最低的,就是六七十(歲)的,做飯 帶孩子 種地 不耽誤的情況下,也最少都劃到五十塊錢以上每天”。

大戲唱紅靠舞臺,脫貧致富靠項目。李集鎮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銜接工作中,充分做好政策上銜接,長效機制上銜接,通過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上水平,上臺階。

李集鎮武裝部長、扶貧辦主任何萬斌還表示:“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李集鎮脫貧既注重脫貧數量,更注重脫貧質量,緊緊聚焦“黃河灘“依靠“黃河灘”堅持精準施策,因地制宜,培育了大棚種植、藤編加工、鄉村旅遊等特色產業,並通過引進勞動密集型項目入駐扶貧車間帶動貧困戶就業等舉措,建立了穩定的脫貧產業長效機制,讓貧困戶有穩定的工作崗位,真正把扶貧項目納入產業化經營鏈條,確保貧困群眾真脫貧、 脫真貧、不返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