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火箭隊為什麼以4比1的總比分淘汰了爵士隊?

大樹200949431898


北京時間4月25日,主場作戰的火箭以100比93擊敗爵士之後,連續第二個賽季以4比1的總比分將爵士淘汰出局,從整個系列賽來看,火箭之所以能夠淘汰爵士,的確是因為如今的火箭的確比爵士強大太多。

先從兩隊的核心球員對比說起。北京時間4月21日,火箭在客場104比101險勝爵士、在整個系列賽中取得3比0的領先。這場比賽,哈登儘管一度15投0中,但在比賽進入關鍵的第四節之後,哈登還是砍下14分、最終幫助火箭贏得比賽。

這場比賽,火箭全場比賽的防守強度、塔克最後時刻的兩個籃板球的確都非常關鍵,但哈登第四節找回手感依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反觀爵士的核心米切爾,儘管爵士最後時刻為米切爾製造出了空位三分球的機會,可惜,米切爾的三分球還是未能命中。

不僅僅是這場比賽,在可謂爵士“生死戰”的第5場比賽,米切爾三分球9投0中、全場僅僅拿下12分。哈登和米切爾,是如今火箭和爵士的絕對核心,這兩位球員除了關鍵時刻表現有差距之外,哈登場均27.8分顯然也高於米切爾的22.4分,要知道的是,兩人在這個系列賽中的場均出手相差無幾——哈登場均出手23次、米切爾場均出手22.4次。

核心球員的差距,其實還不是火箭再次淘汰爵士的全部原因。再回到第5場、爵士的“生死戰”中,爵士全隊在三分線外38投9中,而火箭全隊在三分線外37投13中。這是火箭自2017年與雷霆的系列賽後,首次在季後賽的比賽中三分球出手次數低於對手,但就像最終兩隊在三分線外的成績一樣,爵士顯然在三分線外比火箭遜色了太多。

這其實也是爵士最終落敗的一個原因:他們,竟然“天真”地希望用三分球終結火箭。

本賽季的常規賽階段,爵士場均出手34.0個三分球,而與火箭的系列賽,爵士的場均三分球次數竟然達到高於常規賽階段的35.8次,可惜的是,就像最後一戰盧比奧和米切爾都有空位三分不中所證明得一樣,爵士的策略,顯然是完全錯誤的——火箭在這個系列賽場均出手42.2個三分球,低於常規賽階段(場均45.4次)。

同樣導致爵士出局的,還有火箭提升的防守強度。在這個系列賽中,火箭場均能夠送出7.5次封蓋(常規賽場均4.9次封蓋)。米切爾的遭遇最能代表火箭的防守,整個系列賽中,米切爾一共被火箭球員封蓋了13次,要知道的是,在本賽季常規賽階段,出戰77場常規賽的米切爾,也一共不過被封蓋96次而已。

核心球員間的差距、兩隊戰術選擇上的差距、兩隊防守強度上的差距,一系列的差距,就描繪出了火箭擊敗爵士的“路線圖”。這些差距,最本質的原因也許就是火箭比爵士更加專注、更加強大,這,其實也就是火箭贏得系列賽的原因。

爵士已經成為火箭前進路上的“墊腳石”,對於火箭而言,他們現在恐怕沒有興趣去品味擊潰爵士的過程,因為至少從目前來看,不管是勇士還是快船,都比如今的爵士更專注、更強大,強敵在前,回味擊潰“弱雞”的過程,又有什麼意思?


韓暄


很簡單,2隊硬實力的差距。再加上火箭進入系列賽以後明顯加強了防守,這不光是某一個人(比如塔克),圓臉、哈登,老炮等個個比常規賽防守都上了檔,以爵士的方式壓制到爵士過100分都難,說白了就是你讓我不好過我也讓你難受,所以進攻遲滯咣咣打鐵不斷。別說什麼有機會空位不進的話,當防守強度上去了球員的體力、精神力、心態都會出現變化,手感自然會下來,空位不進的大把人在,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幫主。米切爾畢竟還年輕不夠成熟怎麼經得起火箭一幫老油條的來回搓,憋屈得心態都崩了。


自在堂藝術品


最大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2隊的實力存在差距。

雖然哈登在首輪遭遇了爵士隊奇葩的防守,加上個人狀態並未達到最佳。可是爵士那邊也是夠給機會的。平均下來3分命中率3成都不到,是16只季後賽球隊裡最低的,然後他們獲得空位三分的機會卻是16支球隊裡最多的。

其次,即便哈登狀態不佳,火箭還有戈登、保羅、餅皇。反觀爵士,主力大將米切爾還只是個二年級新秀,在各方面經驗上還是很欠缺的,而其他球員也都不在狀態上。英格爾斯平均得分也沒破10,這可是爵士外線的第一火力點,然而卻都打得不盡人意。

火箭首輪表現出來的狀態是不佳的,無奈爵士真給機會。並沒有展現正常的水平,所以首輪輸給火箭也是情理之中。


潮籃亂爆


因為是7賽4勝制,3-0的時候淘汰不了


用戶1586605298469


米切爾太年輕 哈登太妖 個人能力強


衹關於籃球


爵士的進攻點太少了,有較強的單打能力的只有米切爾一個,爵士贏的唯一一場就是米切爾超常發揮的一場,火箭只要鎖死米切爾,爵士就很難贏球了;反觀火箭有保羅和哈登倆個超強進攻發起點,爵士就很難同時鎖死倆個。


D99967646


因為季後賽晉級是七場四勝制。且雙方打了五場比賽,火箭有四場終場得分高於爵士。


長安大善人


因為是七局四勝


心連情結


因為火箭贏了四場,爵士贏了一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