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湛山小學舊址,繁華市井中的孤單身影!

青島湛山小學舊址,繁華市井中的孤單身影!

在香港中路、延安三路及鹽城路的夾角處,有一處頗具年代感的老建築,這裡便是湛山小學舊址。這座老式四合院在高樓林立的香港中路顯得很是特別,看到這樣一所百年曆史的小學,讓很多路人都很驚奇,不少年輕人走過時,都會拿出手機拍照。

青島湛山小學舊址,繁華市井中的孤單身影!

湛山小學確切的建築年代沒查到,網上多介紹是建於1934年,也有記載是1927年。魯海先生“老校故事”系列中記載,湛山小學初建於1919年3月。也有介紹說是1915年開辦湛山等11所小學,並將這些小學統稱為“公學堂”的歷史記載。

青島湛山小學舊址,繁華市井中的孤單身影!

2012年網友留影,當年的教室依然可感受到歷史滄桑。

隨著小學合併,常年閒置的湛山小學逐漸荒廢,前幾年一直埋沒於地鐵施工的設施當中,為此,從2006年開始,網友就曾多次發帖呼籲保護該處殘存的歷史建築,這些帖文中的不少照片也成為了如今展開話題的記憶素材。

青島湛山小學舊址,繁華市井中的孤單身影!

青島湛山小學舊址,繁華市井中的孤單身影!

網友“人生長恨水長東”2013年4月5日帖文中圖片

據《湛山村志》負責人之一、老湛山村民賈世珍先生介紹,1931年12月就任的青島市市長沈鴻烈與南開大學的校長張伯苓是朋友,沈鴻烈到天津參觀南開大學時,深為張伯苓的辦學成果所折服,敬佩之意油然而生,他誠邀天津南開中學教務主任雷法章來青島。張伯苓被沈鴻烈的誠意打動,同意雷法章來青助其辦學,隨即沈鴻烈便任雷法章為教育局局長。

雷法章來青後首先制定出了教育條例,他尤為重視農村小學學校建設,不僅改、擴建了校舍還主張聘任有師範學校畢業資歷的教師到校任教。湛山小學舊址,就是這一時期根據政府提供的校舍圖紙興建的島城早期小學之一。湛山小學成為當時青島第一批公辦學校之一。很多資料將湛山小學的始建年代定為1934年,也許就是由於這次湛山小學的“華麗轉身”。

青島湛山小學舊址,繁華市井中的孤單身影!

青島湛山小學舊址,繁華市井中的孤單身影!

青島湛山小學舊址,繁華市井中的孤單身影!

青島湛山小學舊址,繁華市井中的孤單身影!

博友“望長城內外品華夏文明”2014年2月發貼文中照片

“1934年湛山小學正式建成開學,為郊區重點小學之一,共有四間教室,門樓中間為拱門,左右對稱,內有簷廊。開始時只有高年級學生在這裡上課,低年級學生仍在村中家廟和民房中。”賈世珍說,“在1940年,由於學生不斷增加,村民們便籌資擴建了東西兩廂各3間教室以及北面3間教室,組成一個大四合院,並在校舍後院擴建了寬闊的操場,周圍栽植了參天楊樹。”湛山小學改頭換面,成為一所初具規模的公立小學。據悉,1940年湛山小學的第一屆畢業生畢業,共有6人,1941年第二屆畢業生共有10人。

1943年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強佔了湛山小學,大部分學生被迫停學,少部分學生躲在村裡上課。

青島湛山小學舊址,繁華市井中的孤單身影!

1945年抗戰勝利日本人投降,湛山小學才得以復課。1948年,湛山村的孩子結束了在家廟和民房裡上學的歷史。

1949年青島解放,王基仁任湛山小學校長,他在開展新中國教育的同時,還組織師生並親自導演了歌劇《白毛女》,精心的編排、令人耳目一新的表演讓湛山和周圍各村的村民拍手稱讚,湛山小學也揭開了歷史新的一頁。

青島湛山小學舊址,繁華市井中的孤單身影!

湛山小學結束歷史使命定格在1995年,隨著湛山村改造的完成,新的市南區實驗小學於1995年10月21日掛牌成立,地址也遷往了新湛二路11號。不過,由於湛山小學歷史久影響大,一直到現在,人們還是稱呼湛山小學。古老的湛山小學逐漸“退役”,歷經滄桑,孤獨地站在拔地而起的華宇廣廈之間,用斷壁殘垣講述著那些早已流逝在歲月河流中的故事。

青島湛山小學舊址,繁華市井中的孤單身影!

青島湛山小學舊址,繁華市井中的孤單身影!


青島湛山小學舊址,繁華市井中的孤單身影!

網友2017年留影

隨著時代的發展歲月的變遷,培養了幾代人的湛山小學早已退出歷史舞臺,這座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式建築的命運成了多年以來人們關注的焦點。從地鐵施工將湛山小學圍擋住的時候,很多的老青島人也對這座老建築的命運憂心不已。如今,地鐵已開通,湛山小學舊址又恢復了長期閒置的未知歲月。

青島湛山小學舊址,繁華市井中的孤單身影!

封閉的門窗看不到其內的景象,院內已是一個小型的停車場

青島湛山小學舊址,繁華市井中的孤單身影!

香港中路世貿中心車站後,花木綠植掩映中的學校舊址

城市建設重點的東移,東部留下可作紀念的東西已經非常之少了,湛山小學據說並未劃入受保護建築範圍,不知其最終命運會如何。但珍視歷史,才是承繼未來,真的希望這座承載著許多代湛山人求學記憶的老學堂,在繁華喧鬧的東部市區能夠保留下來那段曾經的歷史。

青島湛山小學舊址,繁華市井中的孤單身影!

本組圖文編輯參考源自《微湛山紅色會所》【驛家朗讀】帶您走進湛山記憶、及部分網絡介紹,圖片源自論壇網友及本公眾號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