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山東有,“富了沿海,窮了西部”的說法?

阿佩呀


這個不光是山東,全國基本都存在這個問題,比如改革開發,鄧小平劃得經濟特區,全部都是沿海城市。包括上海,珠三角,澳門,等沿海城市發展的都特別好。

那山東來說,沿海城市有都特的資源發展,像旅遊外貿等,直接帶動當地經濟迅速發展,尤其是港口。在山東,除日照以外,像青島、煙臺、威海,GDP已經超越省會濟南。沿海城市的發展是特別迅速的,日照也會隨著時間推移不斷髮展起來的。只是時間的問題。想當初青島也是一個小漁村嗎,現在不是也成為了繁華都市。

山東的發展也會考慮西部,就像國家的西部開發,西部計劃一樣,需要人才和資金。


流浪的貓ing


從現在的情況看,山東確確實實是沿海地區是發達地區,而魯西則是欠發達地區。時間推移至八十年代,那時的情況並不是現在狀況,比如實行農村大包乾的十年間,率先分田到戶的菏澤市無論是糧食產量,還是其他方面在全省並不落後,並且是為國家上交公糧是全省的大戶之一,農業方面為山東做出了巨大貢獻。進入九十年代後期,隨著沿海城市的對外開放力度加大,菏澤等魯西各地市開始與東部沿海城市經濟發展速度逐步拉大,以至於出現山東東部是發達地區,西部則是欠發達地區。

進入2000年以後,山東開始採取措施均衡省內東西部經濟發展問題,先是採取“東西結合”的方式幫扶菏澤,之後又採取省屬國企和沿海各市結對幫扶菏澤,但收效不明顯。去年山東又出臺文件以振興菏澤等魯西各市為突破口,再次發起幫扶西部地區快速發展經濟。今年的4月26日,也就是今天山東再次發文從資金、人才、項目用地等各方面向菏澤等市制定了專項扶持政策,隨著新的支持發展政策的落地,菏澤等西部城市的經濟能有一個大的飛躍發展嗎?以切實縮小山東東西部發展不均衡問題。


5381368327048


我覺得放眼全國,不少省份都是沿海地區比內陸地區富有以及相對發達。比如廣東地區沿海地區的廣州、深圳等就比粵北地區發達得多,福建的廈門、福州、泉州也比內陸的三明、南平要發達。

(青島)

其實造成這樣的現象原因很多,但是我覺得更多的是地理位置和交通方面的原因以及一些政策上的緣故。就拿題主所說的山東省來說說吧,首先山東省的經濟在全國範圍內是不差的,根據數據顯示,2017年山東省的GDP以72678.18億元排名全國第三,僅次於廣東和江蘇。再看山東省的各市排名可以發現排名前十的有多半是沿海城市,其中青島市更是以11037.28億元排名第一,超過省會城市濟南(7201.96億元)近4000億元。



我們都知道,在改革開放之初,國家最先對外開放的都是沿海城市,所以這些城市在時間上有了巨大的優勢,在一個就是比如青島、煙臺等充分利用其出海通道發展,所以相比於內陸的菏澤、聊城、棗莊等市的起跑線就有了差距。

在全國的計劃單列市中,青島的經濟實力排在第二,僅次於深圳。由此可見國家對該地區的重視程度,還有沿海地區除了工業比內陸地區發展的早之外,還有眾多的海洋、旅遊等資源。

總結:“窮了沿海,富了西部”的說法很常見,但是也很無奈。沿海地區在某些方面優勢確實比內陸要大,但是除了這些優勢之外,政策因素才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吧。


正經聊


就是說,山東經濟不協調,窮的窮富的富!知道嗎?


隱痛的心理解碼


內地主要缺少通江達海的深水內河所造成的貧困!


銅心銅樂13218239516


說到底是沿海地區由於海運,便於吸引大型企業尤其是外資。


漢風唐韻828


建國以來山東財政給青島撥了多少錢?


手機用戶6369908598


沿海以前的經濟條件也不好,是因為生產工具落後,改變開放後生產工具的質量和數量有很快發展更新,所以經濟發展沿海地區和內陸地拉開了距離。這是很明顯的,內地靠糧,沿海靠漁業。


連增安


個人認為種說法不合適,沿海富了,西部窮了,兩者沒有必要的聯繫。沿海作為改革開放前沿,富裕是必然事件。西部相對沒那麼富裕,但也是在逐漸富裕的道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