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裝配式建築行業——山東德豐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軍

原標題:引領裝配式建築行業 加快建築業轉型升級——記嘉祥縣十四屆人大常委 山東德豐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軍

張軍,男,1963年8月生,山東嘉祥人,畢業於青島理工大學,工程師,現任山東萌山鋼構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山東德豐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嘉祥縣第十四屆人大常委。先後榮獲第二屆濟寧市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嘉祥縣勞動模範;先後當選嘉祥縣四、五、六、七、八屆政協委員,嘉祥縣十四屆人大代表;先後擔任中國建築金屬結構協會理事、中國鋼結構協會理事、山東省鋼結構行業協會副會長、山東省裝配式建築技術創新聯盟副理事長、濟寧市工商聯執委、嘉祥縣工商聯副主席。

張軍和他的山東德豐重工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以下簡稱德豐重工),由山東萌山鋼構工程有限公司投資組建,是國內較早從事建築產業化領域裝配式建築體系研究、產品開發、製造、施工、檢測的高新技術企業。

先後被認定為“國家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山東省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隱形冠軍”、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濟寧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項目庫入庫企業、“濟寧市博士後創新實踐工作站”、“濟寧市鋼結構建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濟寧市十百千品牌培育工程培育單位”,具有中國鋼結構製造壹級資質。

該公司在實踐中不斷推動建造方式創新,逐漸完善裝配式建築技術體系及配套圍護系統產品,培育新產業、新技術、新動能,推動化解過剩產能,加快推進建築業新舊動能轉換。

建基地 促轉型

張軍帶領德豐重工作為首批國家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契機,以大力發展鋼結構裝配式建築為發展戰略,從傳統鋼結構加工向裝配式建築房屋部品部件、FK預製外圍護系統、內牆自動化柔性生產線和智能鋼筋生產線項目轉型,逐步形成了以裝配式建築鋼結構主體、裝配式建築內、外牆板及樓承板等三板生產基地的裝配式建築產業鏈條,結合EPC工程總承包形式,真正能夠實現“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現場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助推建築行業新材料、新技術與新工藝革命。

編標準 創品牌

張軍帶領德豐重工先後協助山東省住建廳在嘉祥組織召開了山東省裝配式鋼結構住宅部品標準立項論證會、山東省綠色建築與裝配式建築工作座談會,主辦了裝配式鋼結構建築·中國行(山東嘉祥站)嘉達FK建築技術暨嘉寧小區觀摩交流會,密切了政企關係;先後與清華大學、北京建築大學、山東建築大學、天津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係,為該公司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按照政府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產業政策,該公司先後開發了裝配式鋼結構住宅、裝配式混凝土住宅、輕鋼別墅等應用技術,取得了數十項國家專利,編制了多項地方標準。其中,主編的《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系列》三項標準已於2018年7月發佈發佈實施,填補了山東省內裝配式鋼結構住宅部品標準方面的空白;參編的《山東省裝配式鋼結構建築技術規程》,已於2018年4月9日發佈;主編的《裝配式鋼管管混凝土異形柱框架結構技術規程》已列入省住建廳2018年編制計劃,預計2019年底前發佈。

近年來,張軍帶領德豐重工已累計完成了濟寧市生物產業園公共科研服務中心、嘉祥縣人民醫院病房樓、山東嘉達科技綜合樓、濟寧市軍分區1803工程、嘉祥縣人武部民兵訓練基地、嘉祥縣公安局滿硐派出所,嘉祥縣黨校大廈等多個裝配式建築項目,共計20餘萬平方米;分別獲得了住建部裝配式建築科技示範項目2項、省裝配式建築科技示範項目3項,山東省裝配式建築示範工程6項。

其中嘉寧小區項目是山東省第一個鋼結構公共租賃住房項目,總建築面積9.8萬平方米,是住建部裝配式建築科技示範項目和山東省裝配式建築示範工程,並榮獲了中國鋼結構金獎。該項目建築結構類型為裝配式鋼管混凝土異形柱框架支撐體系,樓板採用底模可拆且可重複利用的鋼筋桁架樓承板,外牆為自保溫輕質牆板,內牆為輕質牆板,實施全裝修,拎包入住。

此外,該公司與央企——北新建材集團合作了年產40萬㎡FK輕型預製外圍護系統項目,居國內領先水平,是國內第一條預製外圍護系統生產線。

聚人才 拓平臺

張軍和山東德豐重工與嘉祥縣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站聯合,規劃發展區域建築材料檢測中心,共同打造濟寧市裝配式建築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不斷推動裝配式建築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不斷進行裝配式建築關鍵技術的集成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現已擁有一支技術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結構合理規模、相對穩定的研究開發隊伍。

未來三年,該公司將繼續致力於打造鋼裝配式建築產品的技術研究、交流、培訓及資源共享平臺,培育一支結構合理、學科配套、創新能力強的產業隊伍,為濟寧市乃至山東省裝配式建築產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技術和示範推廣網絡支撐。

跟形勢 定重點

2018年12月24日,王蒙徽部長在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了2019年工作總體要求和十個方面重點任務。其中,第八項重點任務是“以發展新型建造方式為重點,深入推進建築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無疑為建築業在新的一年裡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也為裝配式建築發展增強了信心和動力。

鋼結構裝配式建築的發展與應用不僅能夠提升建築業的科技水平和地位,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建設成本,還能帶動國內許多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冶金業、建材業和裝飾裝修等行業的發展。同時,充足的鋼鐵產量為實現鋼結構建築工業化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它是對現在建築業生產方式的一種革命、一種升級。

對於鋼結構裝配式建築而言,以用戶為核心的逆向設計、多專業融合背景下的非線性流程、可持續發展的設計戰略、全生命週期的綠色化、以及智能化和機械化生產安裝模式均是其發展而來的核心關鍵,因此,加強以鋼結構裝配式建築為代表的建築工業化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基於此,張軍帶領山東德豐重工確立了制定裝配式建築發展規劃、加強技術研發、推廣工程總承包、加強質量管理等十大重點任務。(陳常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