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七子餅,為何是“七”?

雲南七子餅,為何是“七”?


雲南七子餅,為何是“七”?

關於“七子”

啜茗閒聊之餘,總有人問:“為什麼要叫‘雲南七子餅’,而不叫八子、九子餅?”初時,讓我瞠目結舌,難以對答。後涉及一些史料,才得其因。

先談餅茶。“餅茶”最早見諸張揖的《廣雅》。張揖,魏國清河(今河北)人。張揖曾任“明帝太和中博士”,而“太和”即魏明帝年號(227—233年),即三國時代。《廣雅》雲“荊、巴間茶葉作餅”。文所說“荊、巴間”,就其所指地域而言,不止現今的四川、湖北一帶,而且還指現今的雲南、貴州一帶。顯然,這裡所提的“餅茶”,自然就形成先於三國之前。但餅茶的製作究竟出於何時,還沒有一個定論。

其次,“七子”之說。其實,單數在中國人的傳統概念中,總是被推崇。“九”為至尊,“七”為多子多福,“七”在中國是一個吉祥的數字。把七餅圓茶捆為一筒,始為清朝的定製。《大清會典事例》載:“雍正十三年(1735年)提準,雲南商販茶,系每七圓為一筒,重四十九兩(合今1800克),徵稅銀一分,每百斤給一引,應以茶三十二筒為一引,每引收稅銀三錢二分。於十三年始,頒給茶引三千。”這裡清廷規定了雲南外銷茶為七子茶,但當時還沒有這個提法。

清未,由於清廷處於沒落期,茶葉形式開始多變,如寶森茶莊出現了小五子圓茶,為了區別,人們將七個一筒的圓茶包裝形式稱為“七子圓茶”。民國初年,面對茶餅重量的混亂和竟爭的壓力,一些地區成立了茶葉商會,試圖統一。如思茅茶葉商會在1921年商定,每圓茶底料不超過六兩,但財大氣粗的“雷永豐”號卻生產每圓六兩五錢每筒八圓的“八子圓茶”,一時市場分額大增。

解放後,雲南茶葉公司所屬各國營茶廠,使用中茶公司的商標,生產“中茶牌”圓茶。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雲南茶葉進出口公司希望找到更有號召力、更利於宣傳和推廣的名稱,他們改“圓”為“餅”,形成了“七子餅茶”這個吉祥名稱,從此“雲南七子餅”就成了緊壓茶的霸主地位。

七圓一筒,原是清廷為了規範計量、生產和方便運輸所制定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