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車窗外,滿滿都是對家鄉無盡的思念

每當逢年過節回家,父母都是拿出了家裡最好吃的,臨走時還拿上一大包東西,回望車窗外,這是對家鄉的思念

這本應是一篇很早就該寫的文章,奈何到了西安這喧鬧的大都市靈感便忘的一乾二淨,偶然看到群友發的文章讓我又重新想起了這個話題,於是便寫下來。

雖然從西安到我老家的縣城只要兩個半小時的高速,但是到了縣城還要換乘一個半小時的班車才能到家,如果時間把控的不好,回一趟家路上的行程就要一天,所以我只在放假四天以上時才回去,也就是國慶和過年這兩次。

自從上了高中家鄉的動態便很少關注,一是在家呆的時間短,二是我不喜歡熱鬧,同村的誰誰結婚、誰誰離世,也就是回去聽父母說說,然後不禁感嘆一番。

這麼多年家鄉發生了很多變化,我上高中的時候家鄉的土路都修成了水泥路,還記得初中的時候每次拉礦的車從我家門口過,灰塵滾滾,所有的人都往家裡鑽,家裡的桌子上老是一層灰,現在依然有拉礦的車從門口過,沒了灰塵但喧鬧依舊。幾乎每一次回家都會發現家鄉發生的小變化,比如家門前不遠處修了垃圾處理站;遠處山間的拐彎處修了柵欄做了綠化還修了亭子;家家戶戶的“場”都打成了水泥的;每戶門前的小路都修了由水泥磚砌成的圍擋,數不勝數,而這些我只看到了成果,我沒有經歷它們的變遷。

看著車窗外,滿滿都是對家鄉無盡的思念

離家那天我是下午一點多走的,原來的小學與中學合併,小學則改成了生活區,發車大概是在一點半,我坐在左側靠窗的位置,我隱約覺得有一個熟悉的身影從我眼前掠過,不知為何,我對這熟悉的身影反應卻很遲鈍,直到走了很遠我才想起抬頭看看——是我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沒錯,想下去打聲招呼,但人已走遠,那一刻我的思緒越想越多,我突然就在想我在老家當一名老師,教孩子們計算機,每天跟我的語文老師一樣中午在生活區吃飯休息,一點半一起去校區給學生上課,晚上沒自習我就回家吃我媽做的飯,想著想著越想越遠,好想去看看現在的小學和中學裡面怎麼樣,建設成了什麼樣子,學生的上課環境如何,我被這沒完沒了的思緒纏著但又不願那麼快結束,最終還是要回到現實,現實是迷茫的,遙遙無期的,無望的,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可以真的實現某些東西放下所有回到家鄉做一個可以和人人打招呼的“普通人”。

前幾天我做了一個夢,在夢境中所有的東西都是真實的,包括我枕邊放的什麼東西,房間裡有哪些物件,分別都在什麼位置在夢境裡是一清二楚,在這個夢境裡我想把自己甦醒,但是卻遲遲不能,直到這個夢結束,我是第一次做這種夢,一種遊離於真實卻無法甦醒的夢,人是有多大壓力才會做這種夢?

看著車窗外,滿滿都是對家鄉無盡的思念

92年的我已經26歲,感覺自己的人生一塌糊塗,一直在努力,但似乎離目標卻越來越遠,跟父母通電話他們告訴我要勞逸結合,但是勞逸結合在年輕人身上真的存在嗎?你在休息的時候別人在學習,而且別人還比你效率高,說句實話,我特想一夜暴富,解除掉我身上所有的壓力,走在街上都可以抬頭挺胸,勇敢地看看來往的人群,但,那是不可能的。

對於家境不殷實的我們該怎麼辦?我想大多數人跟我是一樣的,看著朋友圈講健康的雞湯文章但依然為了多賺那點錢加班熬夜,聽著抽菸致癌、過勞死、禿頭的故事,依然抽著煙帶著高度近視的眼睛加班加點看著那密密麻麻傷腦子的代碼,但是又有什麼辦法呢,如果不想死那就想辦法活著,如果想活的更好,那就得拼了命的努力。

人不管飄到哪都是有根的,我不知道我什麼時候能回到我的“根”,但我確定的是現在回到家鄉只會成為父母的累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