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的國家——阿富汗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是一個位於亞洲中南部的內陸國家,坐落在亞洲的心臟地區。阿富汗的位置有不同的定義,被認為處在中亞或者中東地區(西亞)。阿富汗與大部分毗鄰的國家有著宗教上、語言上、地理上相當程度的關聯。阿富汗的北部和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接壤,東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接壤,南部與巴基斯坦接壤,西部與伊朗接壤。

苦難的國家——阿富汗

“阿富汗斯坦”在普什圖語的意思就是阿富汗人的地方。普什圖人又稱阿富汗人,亦是現時國內最多人口的族群。作為內陸國,加上長年戰事,領土中的五分之三交通不便。近年阿富汗經濟主要倚賴外國援助,其中來自歐盟的援助佔阿富汗國內生產總值的40%。[5]農業是另一主要的經濟支柱,但可耕地還不足農用地的2/3。人口為3000多萬,因為戰亂導致的經濟困難延續,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

阿富汗是擁有多樣文化的國家,因地理上位於東方與西方的交界點,在古時候,這裡曾是很重要的貿易點和遊牧民族的遷居點。其擁有重要的地緣戰略位置,連接著南亞、中亞以及西亞。在漫長曆史裡,阿富汗經歷了無數的侵略和征服,或由當地豪強編組大軍,入侵周邊鄰邦,自成一國。艾哈邁德·沙阿·杜蘭尼在18世紀中葉,開創了一個首都位於坎大哈的巨大帝國:杜蘭尼王朝。隨後,帝國大部分的領土被割讓給以前的鄰國們。在十九世紀,阿富汗變成了英國和俄羅斯帝國大博弈遊戲中的緩衝區。

苦難的國家——阿富汗

1919年8月19日,隨著第三次英阿戰爭的結束,阿富汗從英國手中奪回完全獨立的地位,並且排除外來的干涉勢力。從1970年代晚期開始,阿富汗歷經連續且暴虐的內戰,期間包含許多國際勢力在各種形式上的調停及干涉,如蘇聯1979年入侵阿富汗戰爭以及美國阿富汗戰爭,最終在2001年推翻了自1996年開始支配這個國家的塔利班政權。

2001年12月,阿富汗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授權認可下,成立了駐阿富汗國際維和部隊。這支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兵力所組成的部隊,已經介入援助哈米德·卡爾扎伊總統政府在阿富汗國內成立政權。

2005年,美國與阿富汗兩國簽署一份戰略伙伴協議,以使雙方維持長期的夥伴關係。在這期間,國際社會也提供了大約300億美元來重建這個國家。2012年,阿富汗成為美國的“重要的非北約盟國”,得到美國及其他國家軍事與財政上的援助。從2012年以後的未來4年裡,阿富汗將得到國際社會160億美元的發展援助金;而在2001年至2010年之間,各國為阿富汗提供了350億美元的援助資金。

古代

阿富汗通常被稱為中亞的十字路口,它的歷史充滿戰爭和社會動盪。歷史上,這個如今稱為阿富汗的地區處在各個時期許多主要帝國的邊緣,主要有波斯帝國、孔雀王朝、貴霜王朝、唐朝、清朝、大英帝國和蘇聯,其他還有包括成吉思汗和亞歷山大大帝所建立的大帝國。

苦難的國家——阿富汗

近代

今天的阿富汗是從1746年開始在杜蘭尼王朝下建立的,但國家主權的獨立卻要到1919年阿曼努拉國王在位時,向英國要求籤訂平等條約,引發了第三次抗英戰爭,並在戰爭中獲得勝利,才終於在1921年11月22日重籤平等新約後,脫離英國的控制。在英國干涉阿富汗期間,普什圖族領地被杜蘭線分成兩個部分,結果導致了阿富汗和英屬印度以及後來的巴基斯坦之間關係緊張的原因,被稱為普什圖尼斯坦爭端。

自1900年,11位當權者因非民主事件無法完成任期:1919年(暗殺)、1929年(辭職)、1929年(處決)、1933年(暗殺)、1973年(罷免)、1978年(處決)、1979年(處決)、1979年(處決)、1987年(免職)、1992年(推翻)、1996年(推翻)和2001年(推翻)。

阿富汗最後的穩定時期是國王穆罕默德·查希爾·沙阿所統治的1933年至1973年期間,但1973年穆罕默德·查希爾·沙阿的同父兄弟穆罕默德·達烏德汗發動政變奪權,廢除君主制。到1978年,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在蘇聯的支持下發動另一次政變並奪取政權,穆罕默德·達烏德汗和絕大部分家庭成員被殺害。

苦難的國家——阿富汗

其後的左派政府伴隨而來的是自其內部產生可觀的反對及衝突,1978年8月美國政府運用資金資助反政府的聖戰者,而蘇聯在1979年12月24日發動侵略以鞏固親蘇政府,開始長達十年的阿蘇戰爭。面對不斷增加的國際壓力和自美國、巴基斯坦和其他外國政府訓練的聖戰者戰士所造成約15,000蘇聯士兵的陣亡之下,蘇聯在1989年撤軍。

苦難的國家——阿富汗

1980年至2000年

1979年蘇聯入侵,但10年後,因受到反蘇的聖戰者游擊隊的反抗而被迫撤出。1992年蘇聯扶植的穆罕默德·納吉布拉政權徹底垮臺,阿富汗從此陷入分裂至今。聖戰者不同的派系間持續殺戮,造成軍閥割據,內部衝突產生各種聖戰者游擊隊的派別。最嚴重的衝突在1994年喀布爾發生,約一萬人在教派衝突中被殺。

推翻了蘇聯扶植的阿富汗民主共和國的聖戰者們,建立了阿富汗伊斯蘭國,但是內部矛盾持續,紛爭不斷。與此同時,發源於阿富汗坎大哈地區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組織-塔利班,於1994年興起,逐漸發展具有政治與宗教武力的團體,最終在1996年攻陷喀布爾獲取政權,得以佔領90%的國土,而反對塔利班的阿富汗北方聯盟主要在東北方佔有一席之地。塔利班運用回教沙里亞法規,對與恐怖主義有關聯的個人和組織提供庇護和協助,特別是烏薩馬·本·拉丹的基地組織。

2000年以後

美國與其盟友隨著2001年發生的911事件後,採取軍事行動以支持反對塔利班的勢力,並迫使其土崩瓦解。在2001年末,阿富汗主要的反對勢力領袖以及流亡份子在德國波昂集會,並同意了一項新的政府架構計劃,使得哈米德·卡爾扎伊在2001年12月就任臨時政府主席,大會確定在2004年進行政權的重建進程,確立新憲法及籌備總統選舉。在2004年10月9日,哈米德·卡爾扎伊成為了阿富汗的第一位民選總統。但實際上,阿富汗仍然處於被美軍佔領狀態。

2005年3月3日至25日間,阿富汗連續發生多次強烈地震,因而受到重創。死亡人數超過1800人,數以千計的房屋倒塌,受傷人數超過4000人。薩曼甘省和巴格蘭省先後在3月3日及25日發生地震,巴格蘭省的地震破壞力較大,死亡人數佔整個地震時期的大部分,國際社會紛紛向阿富汗政府提供協助。

苦難的國家——阿富汗

2005年底,阿富汗仍呈現極度貧窮與軍閥割據的現象,久經戰亂而破壞的基礎設施、大量未爆地雷與其它的權威統治,加上大量非法鴉片與海洛因毒品貿易充斥其中,以及來自部分根植於基地組織與塔利班餘眾所發起的軍事與暴力行動仍在持續。

在多年軍事行動收效無果情況下,美國決定於2014年撤離阿富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