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中國——興城海濱

走遍中國——興城海濱

興城海濱風景名勝區是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的第二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5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4A級景區。位於遼寧省西南部,東依遼東灣,南毗山海關,居遼寧走廊中部,依山傍海,面積47.3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積)景區集城、泉、山、海、島五大景觀為一地,景色秀麗,歷史悠久,氣候宜人。

海濱景區。景區共有興海灣、港口灣、邴家灣三個浴場。沙灘細軟潔白,水質潔淨,游泳海域無暗礁碎石,深淺適宜,其海浴自然條件,與北方其他沿海城市浴場相比,堪稱之最。海濱風景區有多處景觀,“興海灣”浴場門前的牌坊上面是著名書畫家範曾題寫的“洪波湧起”和“古城在望”八個大字。經過景區正門,是一個美麗的女子雕像,她就是興城喜迎八方賓客的形象大使,名為“菊花女”。她是美麗、智慧、勇敢的化身,也是海濱景區標誌性建築。在興海灣南端有一個“三礁攬勝”景點,始建於1984年,全長約300米,在海中的礁石群上依勢而建。興海棧道總長1670米,佔地35公頃,北起龍回頭,南到海濱第三浴場,走勢起伏,曲折蜿蜒,林木茂盛,溝壑相間。沿途一邊為大海,一邊為山地森林,依山傍海的沿海棧道將具有鮮明反差的兩側天然景觀串聯。

古城景區。古城城牆始建於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是我國現存的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城牆為四方形,周長3274米。城牆正面正中各設城門,城門上皆築箭樓,為兩層樓閣。城牆四角設臺,突出於城角。城內南街有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為祖大樂建的“忠貞膽智”石坊和明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為祖大壽建的“登壇俊烈”石坊。還有建於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的文廟,另有城隍廟、周氏住宅、郜氏住宅等多處古建築,還有八十年代仿古建築“明代一條街”。在城區東南角上建有魁星樓一座。興城城牆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走遍中國——興城海濱

首山景區。首山是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古城之東三公里處拔地而起,因三峰並立、狀若人首而得名,又名三首山。首山海拔329.7米,地勢險要,扼守遼西走廊通道,是屹立古城東北的天然屏障,欲守古城,必扼首山。山頂主峰築有烽火臺。“三首並立”“美人臥睡”自然天成。朝陽寺院逸興閣、望海亭、半斜亭、噴泉、望海塔、亭臺閣樓與奇松怪石交相輝映。山中植被茂密,林木蔥蔥,百鳥爭鳴,谷幽峰秀,是旅遊觀光之勝地。

興城溫泉。古稱“湯泉”,位於古城2.5公里。溫泉是因地下溶岩的作用而形成的天然礦泉。泉水清澈透明,水溫70度左右。泉水中含有鉀、鈉、鈣、銨、硫、鎂等多種礦物質。

覺華島景區。原名菊花島,位於興城東南10餘公里、距海濱浴場9公里的海中,乘船從海濱出發50分鐘之後就可以抵達。覺華島面積13.5平方公里,地勢南高北低,最高海拔198.2米,海岸線長27公里,是渤海灣中最大的島嶼。島上山石秀美,古樹參天,並生長著幾十棵北方未有的菩提樹。島上南端有小島兩座,遠者是張山子島,近者叫閻山子島,島的北端還有形狀如磨盤的小島,稱磨盤山島。在遼金時代曾是遠近聞名的佛教勝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