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桃江茶葉史上不尋常的一年

1980年:桃江茶叶史上不寻常的一年

汪勇

1980年,是改革開放的第三個年頭,也是跨進八十年代的頭一年,這一年,桃江人民在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下,從桃江的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全縣16萬畝茶園的優勢,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迎來遍地茶香,社隊茶場普遍增產增收,紅、綠茶廠個個盈利,成為桃江茶葉史上不尋常的一年。

縣委重視 四個“捨得”

從60年代後期以來,桃江縣委一直高度重視茶葉生產,各級黨委的高度重視和加強領導是桃江茶葉生產持續快速發展的有力保證。1978年以來,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鼓舞下,縣委多次研究茶葉生產,認識到桃江縣16萬畝茶園,相當耕地面積的四分之一,1979年茶葉產值僅次於糧食收入,佔全縣農副業總收入的10%,是桃江農業生產中的優勢;縣領導從高橋公社金盆山大隊茶場22畝茶園,通過深耕改土,加強培育管理,1979年茶葉產值比上年翻一番,達12000多元的事例中,看到了桃江茶葉生產的潛力;從龍溪公社竹山大隊種茶12年,茶葉收入逐年增多,1979年達8萬多元,使大隊由窮變富的變化,看到了山丘區發展茶葉生產,是因地制宜,改變面貌,擺脫貧困的途徑;茶葉採摘加工用人多,是解決農村剩餘勞力的一條出路;茶葉銷路廣、價值高,有廣闊的發展前途。

縣委統一了認識,明確了方向,大大提高了茶葉生產在整個農業生產中的地位,採取了前所未有的推進措施,做到四個捨得:捨得幹部、勞力、肥料、資金;五個一樣:有佈置、有檢查、有典型、有總結、有獎勵,縣委明確一名副書記主管,一名常委分工抓,同糧食生產一樣組成縣委茶葉工作隊,既下鄉蹲點又上下溝通協調,加強對茶葉生產的具體領導。區、社都有專職委員抓多種經營,全縣有170多個脫產幹部、4.5萬個專業勞力從事茶葉培管、採摘、加工。農業、供銷、外貿、銀信、財稅、社隊企業等有關部門在黨委統一領導下緊密配合,及時發放農貸、預購定金、組織肥料、農藥、茶機設備等供應,加強技術指導,促進全縣茶葉生產的發展。

科學培管 “四季長青”

為了改變過去“重春茶,輕夏茶,丟秋茶”的舊習氣,達到平衡增產,季季豐收,全縣茶葉戰線廣大幹部群眾積極響應縣委提出“茶園四季常青,春夏秋三季產量一個樣”的號召,講究科學,抓好茶園培管:一是冬培打基礎。早在1979年的冬天,針對縣內大部分茶園建園標準低、士層薄,單產不高的弱點,把茶園深耕改土作為農田基本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全縣積極投入茶園深改,縣委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指揮戰鬥,召開區、社一、二把手會議,動員縣直機關每人送十擔肥料進茶園。還從財政局拿出6萬元扶植茶園冬培。全縣發動12萬勞動力大軍,在茶行中開溝一尺寬、一尺五寸深,每畝土雜肥、人畜糞等農家肥三百擔,奮戰了一個多月,有7萬多畝深耕改土。會後,全縣出動5萬多勞力投入茶園春培,到三月底止有13萬畝茶園搞好淺中耕,春培比往年提早10天完成,使茶葉萌發早,產量大增加。不少場隊春茶一季就超過了上年茶葉總產值。全縣春茶產值47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產六成多。

夏茶從五月下旬到“立秋”有70多天時間,比春茶時間長一倍,同時夏天氣溫較高,雨量充沛,宜茶樹生長,加上勞力也能錯開季節,肥料比較充裕,因此夏茶不僅不是“搭頭”,而且是全年茶葉生產的大頭,下狠心抓好夏茶培管,不斷組織檢查評比,在大慄港公社召開茶園夏培現場會,把夏茶超春茶的任務落實到廠、到場隊,掀起夏茶培管高潮,使夏茶長勢旺盛,鮮葉越採越多,產量大增。全縣第一次奪得了夏茶超春茶的好收成。

雙搶還未結束,全縣緊急動員,掀起秋茶趕夏茶,全年超總產,開展競賽活動,推動著秋茶培管紮紮實實,沒有出現草荒,很少病蟲危害,贏得了秋茶豐收。當年,打破了過去春、夏、秋三季茶葉不均衡的狀態,開創種茶葉史上新的一頁。

精細採製 “鮮嫩勻淨”

茶葉採摘潛力很大,既關係茶葉產量,又影響茶葉質量和社隊收入。從春茶開始,縣委一方面廣泛地宣傳適當提早開園,堅持分期分批多次留葉採摘,一方面層層舉辦採摘人員技術訓練班,傳授採茶技術,做到“鮮、嫩、勻、淨”四個字的要求。同時,組織110多個培植員沿隊指導採摘,建立3萬人的專業採茶隊伍,劃定地段,明確責任。就是在“雙搶”大忙的20多天中,全縣還固定2.5萬人採茶,28個紅茶廠個個生產,共產紅碎茶4000多擔。在鮮葉收購上簡化等級,由六級十二等改為三級六等,貫徹優質優價政策,使茶葉採摘及時,質量比往年提高。社隊增產增收。

除了採摘上挖掘潛力外,桃江還十分注重茶葉加工,確保加工質量,使茶葉增產增收。縣裡解放思想,從外地引進數名茶葉專家,和縣內聘請的茶葉專家在縣茶葉公司等部門的共同組織下,成立一個16個人的專家服務組,分片分線沿廠指導茶葉生產加工,傳授技術,先後3次舉辦社隊茶廠技術員學習班,4次召開紅、綠茶審評會,總結交流經驗,提高茶葉質量。

廣交會上,桃江交了2400擔優質紅碎茶,每擔均價307元,其中沾溪紅茶廠交的72擔茶葉,有的提一個半檔,每擔均價達332元,每公斤賣了75個便土,這在當時是非常高的價格了,沾溪紅茶被評為全國四套樣九個優質茶之一,出席了全國優質茶會議,地區還給沾溪獎勵了化肥指標。

茶類改制 由“黑”到“紅”

桃江縣從1976年就開始進行茶類改制,將生產加工黑茶改為生產紅茶,粗茶改細茶。幾年實踐證明,由粗茶改細茶,大改大增收,小改小增收,不改難增收。從1979年冬天開始到1980年春天,全縣通過深入發動群眾,掀起了茶改熱潮,縣茶葉公司日夜調運茶機,派技術員下廠突擊安裝,一舉新建6個社辦紅茶廠,57個綠茶廠,普遍投入春茶生產。

茶類改制工作取得了三增加的初步成效,即紅、綠茶新建茶廠增加,加工能力擴大;細茶增加,粗茶減少,把黑茶生產控制在國家計劃之內;由粗改細,社隊收入增加。桃江的改制經驗在全省作為先進,進行推廣。

四超歷史 “成績單”亮了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省提出了湖南茶業發展的新思路:即合理調整茶園面積,建立完善承包責任制;加速改造低產茶園,積極發展茶樹良種;依靠科學技術,主攻單產,狠抓品質,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整體效益按照國家計劃,規劃茶類佈局,促進茶葉生產的持續發展。

桃江縣積極響應改革的號召,認真落實黨在農村各項經濟政策和省政府關於湖南茶業發展的思路,特別是社隊茶場建立專業承包,聯產計酬、五定一獎(五定是定人員、定產值、定成本、定上交、定獎賠,一獎是超產獎勵)生產責任制,有效地推動了茶葉生產的發展。

翻開1980年桃江茶葉生產的成績單,全縣茶葉總產量達104159擔,其中紅碎毛茶52734擔,比上年增加90%,綠茶10856擔,為上年的12倍多,黑毛茶40560擔,茶葉總產值達1503萬元,比上年增長6.7%。向國家交售紅碎茶44094擔,綠茶8100擔,黑茶40560擔,投放額達13277000元,比上年增加60.5%。茶葉質量也有顯著提高,全縣每擔茶交售均價由上年的102元增加到143元,其中紅碎茶每擔達234.26元,每擔茶比上年增加31元,實現了茶葉產量、質量、收入、貢獻四超歷史,獲得連續13年茶葉豐收,取得了累累碩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