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雖在煤山自縊身亡,卻贏得了尊嚴

朱由檢:雖在煤山自縊身亡,卻贏得了尊嚴

大明帝國開國皇帝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江山經歷了276年風雨,共有16位皇帝。而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檢卻在煤山的歪脖子樹上自縊身亡,成為亡國之君,令人嘆息。

朱由檢:雖在煤山自縊身亡,卻贏得了尊嚴

1627年,熹宗皇帝死亡,因為他沒有孩子,按照古代的傳統,如果帝王沒有子嗣,可以由兄弟繼承王位,信王朱由檢在大臣的擁護下登上了皇位,而那一年她才17歲。當上了皇帝,他把崇禎當作年號。只是這個時候,已是明朝末年,大明的江山也是傷痕累累,內憂外患。而這個時候宦官當政,官場的明爭暗鬥,讓這個新上任的皇帝不知所措。毫無從政經驗的朱由檢,靠著滿腔的熱血,把搖搖欲墜的江山維持了長達17年之久,也算是奇蹟了。

據有關歷史資料記載,崇禎皇帝即位後,勤勤懇懇,一個20多歲的小夥,已經白髮斑斑。由於長期的熬夜,眼角長了魚尾紋,他的作息時間更是不分晝夜。但是他做了一個令人爭議的決定,後來卻得到歷史學家的肯定。

朱由檢:雖在煤山自縊身亡,卻贏得了尊嚴

公元1627年,朱由檢利用有利的時機剷除了魏忠賢的爪牙,被孤立後的魏忠賢,成了一個任人宰割的光桿司令。皇帝還下了一封詔書,把魏忠賢貶往鳳陽看守陵墓。魏忠賢當時在後宮叱詫風雲,無限風光,知道失勢後,一定不會有好下場,便選擇了自縊身亡。他的黨羽200多人,有的被處死,有的被貶往別處。

除此之外,崇禎皇帝還重新任用那些被貶的官員,召回袁崇煥為兵部尚書,並想給他尚方寶劍,並交給他佔領全遼的任務。袁崇煥對皇帝感恩戴德,為朝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立下了汗馬功勞。

朱由檢:雖在煤山自縊身亡,卻贏得了尊嚴

剛登上皇位的時候,崇禎皇帝和當時的文官結成了聯盟,他們一起誅滅了魏忠賢等宦官專權,雖然最終取得了偉大勝利,但是一定程度上卻是文官集團的權力得到釋放。這時期皇帝和臣子的關係,非常尷尬,他們相互藐視,又相互幫助。崇禎在位的17年間,除了鎮壓農民起義,抵抗後金入侵之外,更多的時間用來削弱文官的勢力。

崇禎皇帝最大的缺點,就是驕傲自負,心急多疑。他堅信自己一定會成為一代明君,但現實情況卻恰恰相反,尤其是後期,他很難接受不同的聲音,於是便助殺忠臣,改組內閣,走上了一條亡國的道路。在他任期間,內閣的大臣換了50多個,兵部尚書換了14個,議政大臣的成員一直很難穩定下來,這也是明朝走向滅亡的原因之一。朱由檢殺掉的大臣更是不計其數,總督6人,巡撫10人以上。造成國家資源和人才的嚴重浪費,許多有志之士寧願隱居也不願出朝為官,無奈之下崇禎只好培養自己的新勢力,還啟用了大批的宦官。

朱由檢:雖在煤山自縊身亡,卻贏得了尊嚴

由於當時戰事連連,白骨累累,整個中華大地處在一片水深火熱之中,而努爾哈赤所控制的後金不斷的在邊疆作亂,導致軍隊開支增長。由於長期的戰亂,農民的賦稅也不斷增加,導致民間怨聲載道,西北地區的李自成揭竿而起,成立了大順政權。

朱由檢:雖在煤山自縊身亡,卻贏得了尊嚴

在公元1644年,闖王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進攻京城,在十萬火急的形勢之下,朱由檢和貼身侍衛王承恩登上了北京萬壽山,他舉目眺望著遠處的烽火,嘆息連連,不由得落下淚來。當時的太監,勸說皇帝識時務者為俊傑,可以先假裝投降,最後伺機而動,皇帝聽完非常生氣,一劍斬殺了這個太監。除此之外他還怕房子託付給了大臣,讓他們好心照料。

3月19日的早晨,徐玉娟從彰義門闖入了功宮門,朱由檢拿著三眼槍和士兵一起闖出了東華門,但是被對面的亂箭所擋,在走投無路之下,他在殿前敲響了警鐘,召集百官,但沒有一個人出來相助。崇禎皇帝萬念俱灰之下,破了手指,寫了一封信給李自成:“我有今天的下場,都是因為用人不當,幾點死了也沒有臉面見地下的列祖列宗,只有取下帽子,搞亂頭髮擋住臉,讓你們任意分割屍體,請不要傷害無辜的百姓”,他把血書藏在衣袖裡,大義凜然的登上了煤山,在一棵歪脖子樹下結束了生命,而他的隨從大臣王承恩也誓死效忠主子,隨後自縊身亡。

朱由檢:雖在煤山自縊身亡,卻贏得了尊嚴

明朝破滅之後,闖王李自成進了京城,把他的屍首排到了東華門,從他的身上搜出了一封信,並把他葬在了昌平。當地的百姓看他可憐,又把他與田貴妃合葬。清朝的大軍進入京城後,對朱由檢寧死不屈的精神所感動,便把他的陵墓移到十三陵思陵,追封為莊烈帝。

朱由檢:雖在煤山自縊身亡,卻贏得了尊嚴

大明帝國,是漢族人在中原大地建立的最後一個王朝。它的成立,是中華民族的漢族人民擺脫了蒙古人邪惡統治,一定程度上贏得了獨立;而它的最終滅亡,又讓漢族人們成為少數民族壓迫的對象,從此中國漸漸落後於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