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你們用微信時的感覺是什麼樣的?

二掌櫃帝


那時候在小縣城上班,整個公司就我第一個用智能手機,然後有一位在移動公司上班的朋友,單位逼迫任務沒人必須讓幾個人下載安裝微信,於是他就找到我了。那時候是為了幫忙安裝的,朋友幫我操作下載安裝。微信好友只有他一個人,後來幾天我每遇到一個人就問有沒有微信,但是大家都沒有聽過什麼是微信,我說:可以發語音的,不用打字。但是得到回覆說,我們用QQ不用微信!就這樣過了一個月,我覺得微信太佔空間了,就刪除了。後來有過了十多天,我移動公司的朋友問我為什麼不回覆微信給他,我說刪除了呀,他又逼我下載安裝了,然後過了一個星期左右,就突然發現微信就像是病毒發生裂變一樣,一夜之間,身邊所有遇到的人都知道了什麼是微信,每個人都換了智能手機,那時候是金立和小米的還有HOT的天下,人手一部。可以發語音不用打字,讓我們都覺得好神奇!那時候好多人連朋友圈都不知道是什麼。後來扣扣也更新了可以發語音,但是已經晚了,來不及了,張小龍一個人面對所有反對的人成功了!馬先生慧眼識英雄,成就了他,到現在進入微信的界面,依然是張先生孤獨面對地球的畫面!成大器者必經磨練,成大智者胸懷天下。


白小蹭


第一次用微信,那時還是三星galaxy2 剛出來不久,買來後裝的第一個APP就是微信。

打開微信,我都不知道怎麼玩。反而打開頻率最高的是QQ然後就是拿著手機拍視頻,那時沒有抖音,也沒有別的短視頻APP。後來發現微信還有朋友圈功能,然後才慢慢習慣把視頻發在朋友圈裡。我記得微信被我刪除了好幾次。而且那會界面真的是土,感覺一點都不想玩。還不如QQ界面舒服。特別值得一提的,微信的語音功能,那時真不習慣。我想為什麼要有個語音發送給好友呢,打字不是很舒服了嗎。而且那時需要用表情來表達,比如笑臉,哭臉等常用表情。

那時最喜歡用的功能,是漂流瓶功能,現在已經很少玩了。覺得漂流瓶很神秘,總能收穫不同的驚喜。而且還能把漂流瓶扔給不同的人,大家都是匿名的,所以增加了很多神秘感。

最後,吸引我的是找附近的人,這個功能為微信前期迅速擴張奠定了很強大的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功能,微信和QQ還是有很多重合性。利用手機定位,找附近的人這個功能是微信的一大神器。

最後,讓我能夠真正重視微信的,還是微信公眾號的推出。公眾號推出對微信流前期有非常大的貢獻,如果沒有公眾號,我們看資迅還要通過其它入口去獲取,比如百度,比如新浪。那時還沒有頭條號和更沒有抖音。所以,公眾號正好利用了14-16年這兩年搶了很大的流量給微信。

所以總的來說,微信還是抓 住 了用戶體驗的時機,行業競爭少的時間差,再利用了QQ用戶的流量基礎,佔得了先機。

總的來說,這8年來,微信還是國內最成功的APP沒有之一。





網絡課代表


2011年的微信並不是很主流,畢竟還沒有普及智能手機

2011年是3G的時代,網速有限,流量有限

所以:2011年的微信沒啥感覺,說有感覺的我認為都是尬聊湊話題,本來就是可有可無,甚至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聽說過微信!

嚴格來說米聊當時用的人和微信差不多,主打的就是移動端的聊天APP,特色就在對講機,其實也就是語音。。。網速還行,但是流量可是真金白銀啊

微信最火爆的階段是小米手機等平民手機出現的時候開始,然後小飛機的遊戲火爆一把,依託騰訊大的基礎,持續累積用戶,才做大的!

這個問題我回答也是尬聊,畢竟我是2012年才買的第一臺智能手機三星i9100的屌絲


子牛同志


2011年的時候,記得當時剛好iphone4S出來,智能手機開始出現井噴式的發展,當時的微信,雖然我也下載了,但是使用很少,因為微信還要逐一添加好友,而其所擁有的功能QQ也完全都有,兩者唯一的區別在於QQ你發佈的狀態任何人都能看到,而微信只有好友可以看到,所以當初下載的人雖然多,但一開始使用者並不多,因為感覺沒啥用,功能還更少。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成熟之後,大家反而更喜歡微信的簡略,就像現在QQ基本只有00後在玩,這就是定位。

說到這裡,順道說一個之前與同學(她在移動工作)討論過的事情,如果不是移動的疏忽以及QQ的導流,或許也就不會有未來的微信了。

錯失的飛信及米聊

在讀大學時,我記得班裡通知信息基本都是通過移動的飛信來實現的,飛信可以說是微信的祖輩都不為過,但是飛信屬於移動的產品,國企的習性,大家都知道,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如果當初的移動重視飛信這個產品,或許後來就沒有微信的事情了,這是因為飛信也掌握了一大批的客戶群體,可以直接引流,當初移動的客戶數量不見得比QQ少,再者大學生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所以說移動措施了一次誕生超強子品牌的良機。

小米的米聊是微信的老爸,但是米聊最終敗給騰訊。米聊是小米公司開發出來的產品,在2010年12月首次現身。那時候QQ是國內社交軟件的最大巨頭,但QQ是一款偏向年輕化的產品且功能繁雜,對於中老人的使用極其不方便,於是雷軍瞄準了這部分市場,開發了米聊,相比於QQ米聊更加的簡潔化,沒有了這麼多功能的米聊恰好符合中年人的使用需求,當時米聊的用戶也是呈現了爆發式的增長。

小米的這些動作自然引起了騰訊的注意,要知道對於騰訊而言,社交是其逆鱗,誰觸碰打死誰,所以後續騰訊為了迅速搶佔市場,僅僅一個多月後的2011年1月就有了微信的出現。騰訊當時已經擁有了龐大的QQ用戶群體,直接導流到微信(就像現在為了打壓抖音,直接QQ首頁置微視),由於QQ的基數太大,而當時的米粉較少,最終少數服從多數,當大部分人選擇微信後,其餘的人也就只能跟著使用微信了。所以米聊最終完敗。

總結

只能說騰訊命好,如果當初移動重視飛信,那麼措施微信後的騰訊,現在在互聯網裡也只能算是一個正常的一流企業,而不可能像如今一樣獲得這麼超然的地位。


鯉行者


微信以前還用,後來搞的成了個工作群,漸漸的漸漸的遠去了。QQ的路數和微信的路數一樣一樣的,一開始在QQ上建工作群,現在在微信上建工作群,本來是個個人的小天地,現在變得有些話沒法說啊,上下級的眼睛在那裡杵著!你還讓人怎麼自在?誰都知道,領導喜歡庸才,喜歡阿諛奉承,拍馬屁,而不喜歡正直直言有能力的人,在那裡展示了你的才能你也就是被嫉賢妒能者所另類,多說無益,只好掛個名字棄之不用。

一句存在即合理,同樣一件事一但被你的競爭者上級同事所洞悉所利用,墊塊磚抽塊板有時黑鍋都不知道咋來的,免得禍從口出啊,偶爾露個面證明我存在足矣^0^




盛世風格


當時的微信只是作為QQ之外的一種選擇

因為小米的米聊讓我知道了這樣一款即時通訊軟件,但是微信憑藉與QQ的綁定讓更多的人參與了進來。

微信加入了對講機功能之後,我變得開始更多的使用微信多於QQ了。而搖一搖和附近的好友則讓微信真正大火了起來。

在微信發展出公司群之前,一直是相當私人的軟件,而進入工作場景之後反倒讓私人空間受到了擠壓。


奇妙的百事屋


作為2011年用塞班系統的諾基亞上微信的第一批用戶,當時根本想不到這樣一款約妹軟件,竟然有朝一日可以壟斷中國人的社交!

講真的,早期的微信用戶我敢說十個有九個是衝著“附近的人”這個功能和不可描述的目標去的。但是微信一出世就引起了早期智能手機玩家的高度重視,而它的地位也是首屈一指的。

我們先來看看2011年,同期的其它產品:

QQ:那個時候的手機QQ在移動端幾乎沒有任何價值就只能收發消息,整體還是作為PC端QQ在特殊環境下的替代品,這種顯像直到2013年才有所改善。

飛信:(已涼)雙方同時移動端在線可以互相免費發文字,一方不在線以短信形式接收文字。

Apple message:國內iPhone用戶當時不足1%

陌陌 探探等:不存在的

米聊:市場份額太少

微信:可通過手機收發文字和圖片,可以一鍵導入QQ好友到微信。

可以看出,2011年剛出生的微信就具備很大的優勢了,如果微信不是騰訊做,也不會有今天。QQ扶持了一個強大的對手把自己的地盤瓜分了


吃六斤西瓜


覺得很神奇啊。可以視頻聊天,可以發語音聊天,配上wifi,真的是讓人太驚喜了。

自從有了微信,慢慢地可以不用帶現金出門了,因為可以用微信付款,就可以買到自己心儀的東西,這種感覺真的是太美了。搭公交車,也可以掃一掃微信二維碼付款,這多麼方便啊,要是忘記帶零錢了,只要帶了手機,就可以化解尷尬的場面。

其實我們應該多感恩微信,因為微信帶給我們諸多的方便和樂趣。那時候,有啥不高興了,在微信一發,自己家人親戚朋友都知道了,大家都來安慰自己,不高興的心情一下子煙消雲散了。

過年過節,大家建個群,在裡面總有人起頭髮紅包,有一個人發紅包,慢慢就有許多人發紅包了。本來年味漸漸消散的感覺,因為搶紅包,年味又回到了大家的心中。

那時還在讀大學,很流行網戀,搖一搖,搖到一個陌生人,就聊了起來,感覺好新鮮哦,那時突然有一種感覺,原來這個世界是這麼渺小。

有一次,在附近的人裡,居然加到一個大老闆,還是以前認識的大老闆,第一天和他聊天沒發現是他,第二天才發現原來是你啊,就感概這個世界真小。

有時候,有些心事無法向人說,就喜歡用漂流瓶,把自己的心事寫在漂流瓶裡,讓它飄向遠方,讓自己的心情,不為因為心事,而太堵太鬱悶。

視頻聊天,讓本就想念的家人,天天可以在手機上見面,視頻通話的感覺,是打電話無法比擬的感覺,因為一邊視頻一邊打電話,可以讓感情變得更深。而打電話只能聽到聲音看不到對方表情,有時候因為對方語氣重了,還會產生誤會,責怪對方不把自己當回事。

想著想著,微信居然伴隨我們這麼多年了,我們應該感恩微信帶給我們那麼多美好的歲月。


甜小可


那段時間抽瘋給自己定了個規矩:給生活做減法,不要過多被外界實物所幹擾。上班期間告訴自己不要刷微博,下班後多看書不要玩社交。所以很堅決的沒有下載微信。後來,qq、微博失勢,用微信的同事越來越多,大勢所趨,不得已下載了微信。

現在仍然也抽瘋,朋友圈平常都關閉,用的著的時候再點開,其實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少讓自己被社交軟件吸引注意力,能多看點書學點東西。後來發現這就是“真香”定律,立下的flag並沒有實現……


渡陵風的假想敵


有人還記得這個嗎?我的第一個微信好友是我大連最好的兄弟,你還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