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帝王比幸福:秦始皇嬴政和漢武帝劉徹有三點不如漢光武帝劉秀

論起歷史上皇帝的名氣和功業,漢光武帝劉秀或許比不上秦始皇嬴政和漢武帝劉徹,因為秦始皇嬴政完成了真正的天下大一統,漢武帝劉徹擊潰匈奴,開創了農耕文明戰勝遊牧文明的先河——後來南北戰爭好像也是北方勝者居多。但是要論起作為帝王的幸福感,嬴政和劉徹還真有三點不如劉秀。

說句實在話,無論是秦始皇還是漢武帝,都是個操心費力的命,一生辛勤勞碌,完全顧不上家庭幸福,在子女教育上完全失敗,個人感情生活也是一團糟,知心朋友更是一個都沒有。咱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嬴政劉徹不如劉秀的三個地方,看看讀者諸君能從這三位帝王的三個不同點中受到什麼啟發。

三位帝王比幸福:秦始皇嬴政和漢武帝劉徹有三點不如漢光武帝劉秀

​嬴政和劉徹第一個不如劉秀的地方,就是愛情生活。

秦始皇很命苦,作為質子異人(也作子楚,即後來的莊襄王)的兒子,生在異國他鄉,老爹開溜後,小嬴政(當時或許叫趙政)跟著母親趙姬東躲西藏,在提心吊膽中度過了驚險的童年。好不容易當上了秦王,但是朝堂上有呂不韋把持大權,後宮裡有嫪毐昏天黑地,十三歲的小秦王嬴政每天都面臨著被廢甚至被殺的威脅。

可能是童年或少年時期留下了心理陰影,秦始皇對女人好像有一種天生的反感,所以他一生沒有立後,連扶蘇和胡亥是誰生的,歷史上都沒有記載。我們甚至可以說,秦始皇嬴政的一生是沒有愛情的。

三位帝王比幸福:秦始皇嬴政和漢武帝劉徹有三點不如漢光武帝劉秀

​漢武帝劉徹倒是開竅比較早,四歲的時候就想著金屋藏嬌。但是陳阿嬌住了幾天金屋子,就被打入了“冷宮”——這一方面是劉徹始亂終棄,另一方面也是阿嬌比較霸道。劉徹一生中最重要的四個女人,結局都不太好:陳阿嬌與丈夫分居多年抑鬱而終,衛子夫被冤枉自殺,李夫人(李廣利之姊)如花凋謝,鉤弋夫人被立子殺母。

而漢光武帝劉秀則不同,“官居金吾衛,妻娶陰麗華”是當時人們的兩大夢想,劉秀真的娶了陰麗華並白頭偕老,至於金吾衛,也成了劉秀的衛兵,劉秀可謂家庭事業雙豐收。

三位帝王比幸福:秦始皇嬴政和漢武帝劉徹有三點不如漢光武帝劉秀

​嬴政和劉徹第二個不如劉秀的地方,就是他們都沒有一個好兒子。

我們不得不說,嬴政和劉徹在子女教育上都是失敗的。秦二世胡亥交給包藏禍心的趙高教導,自然是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治國安邦不行,但是兇狠殘暴殺兄弟如斬草,窮奢極欲昏庸荒唐。偌大的一個大秦帝國,被胡亥三年之間就鬧得分崩離析。

至於公子扶蘇,我們可以說他是一個好人,但絕不會成為一個好帝王,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爛忠厚沒用”的老好人。扶蘇跟著蒙恬在邊關多年,還是沒有學會殺伐果斷。趙高胡亥篡逆,名不正言不順,只要扶蘇振臂一呼,蒙家兄弟帶領大秦殺回咸陽,一定是勢如破竹摧枯拉朽。

扶蘇卻選擇了自殺,拋棄了父親一生辛苦創下的基業,也拋棄了大秦千萬黔首、自己的數十個骨肉兄弟、忠於自己的忠臣良將。趙高說扶蘇“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估計是給胡亥和李斯施加壓力,如果扶蘇真有老爹嬴政一半霸氣,秦朝也就不會二世而亡了。

三位帝王比幸福:秦始皇嬴政和漢武帝劉徹有三點不如漢光武帝劉秀

​比起秦始皇嬴政,在子女教育上,漢武帝劉徹也很失敗。他雖然有六個兒子,但是卻沒有一個繼承了自己的神武英察:漢昭帝劉弗陵一直生活在霍光陰影之下,而長子劉據更是因為“巫蠱案”而死於非命。

可能有人認為衛太子劉據是個好人,是可以繼承劉徹基業並有所成就的。但是我們不要忘了此人的諡號是什麼——劉據諡號曰“戾”。而這個諡號可不是劉徹給的,而是劉據的親孫子漢宣帝劉詢(病已)追封的。不悔前過曰戾、不思順受曰戾、知過不改曰戾,親孫子給親爺爺這個諡號,也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與嬴政劉徹不同,漢光武帝劉秀有一個好兒子,這個好兒子就是漢明帝劉莊。

三位帝王比幸福:秦始皇嬴政和漢武帝劉徹有三點不如漢光武帝劉秀

​按照《後漢書》的記載,劉秀跟自己的兒子關係很密切,幾乎可以說是朝夕相伴形影不離。劉莊對劉秀的敬愛也是發自內心的,他看老爹太過勞累,就直言相勸:“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性之福,願頤愛精神,優遊自寧。”太子讓皇帝多休息少幹活,要換做秦皇漢武乃至康熙乾隆,太子估計就要換人了——你想搶班奪權嗎?但是劉秀很高興地耐心解釋:“我幹活,我快樂”。

在劉秀言傳身教之下,漢明帝劉莊“十歲能通《春秋》,光武奇之”,劉莊後來成了“明章之治”的開創者。“明章之治”承續“光武中興”,父子併為明君仁君,也可以說是前無古人了——文景之治中,漢景帝劉啟就是個打醬油的。

嬴政和劉徹第三個不如劉秀的地方,就是他們都沒有劉秀那麼多朋友。

秦始皇就不必說了,他本著“懷疑一切”的原則,連出行的路線圖都是高級機密,洩露出去就要殺人,這說明嬴政內心是孤獨而恐懼的。無論是王翦還是蒙恬,都得不到完全的信任,無論是李斯還是趙高,對嬴政也沒有什麼忠心。有人說秦始皇曾經有個朋友叫姬丹,但是我們看史書就知道,所謂姬丹,就是派荊軻刺秦王的那個燕太子丹。

三位帝王比幸福:秦始皇嬴政和漢武帝劉徹有三點不如漢光武帝劉秀

​嬴政沒有朋友,劉徹也沒有。有人說大將軍大司馬衛青或許能算劉徹的半個朋友,這就有些不靠譜了——在劉徹眼裡,衛青就是他的一把刀,在這把刀鈍了之後,劉徹馬上換了一把新刀,新刀的名字叫霍去病,官職是大司馬驃騎將軍。衛青霍去病最後身死國滅,漢武帝可是一點情面都不講。後來的“國舅”李廣利,其下場比衛青的慘多了。

漢光武帝劉秀被稱為“位面之子”,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他手下有被稱為“二十八宿”的雲臺二十八將。

在劉秀眼裡,這二十八個人都是他的朋友。劉秀稱帝后,給了這些功臣極其優厚的待遇,而且沒事就請大家喝酒,一邊喝酒一邊講段子,喝醉了就橫七豎八地躺在一起。有時候兄弟(嚴光)的大腿壓住了劉秀,弄得天象示警(客星侵犯御坐),太史官(漢朝太史官也管天文)以為有人要造反呢。

三位帝王比幸福:秦始皇嬴政和漢武帝劉徹有三點不如漢光武帝劉秀

​漢光武帝劉秀與鄧禹馬武等人經常沒大沒小地開玩笑,筆者曾經寫過,這裡就不再贅述了。劉秀曾經給大樹將軍馮異(二十八宿中的箕水豹)寫過這樣一封信:“倉卒無蔞亭豆粥,呼沱河麥飯,厚意久不報。”跟著封信一起送給馮異的,還有“珍寶、衣服、錢帛”。一粥一飯之情,劉秀銘記在心,而且總覺得報答不完。從這件小事中,我們就能知道為什麼劉秀會有那麼多朋友了。

家庭幸福,愛情美滿,兒子孝順,朋友眾多,漢光武帝劉秀的人生令人羨慕。劉秀勝過嬴政劉徹的三點讓我們想起了兩句話:“仁者愛人”“好人好報”。這時候忍不住要請問讀者諸君:同樣是著名帝王,劉秀咋就能有那麼多朋友?如果生在秦漢兩朝,面對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漢光武帝劉秀,您更願意追隨誰建功立業呢?我想通過這三點比較,讀者諸君心中的答案應該都是差不多的吧,反正筆者的答案是首選劉秀,次選嬴政,實在選無可選,才會去跟著劉徹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