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放映員收藏41臺放映機 560部電影紀錄片欲辦博物館

農村放映員收藏41臺放映機  560部電影紀錄片欲辦博物館

農村放映員收藏41臺放映機  560部電影紀錄片欲辦博物館

農村放映員收藏41臺放映機  560部電影紀錄片欲辦博物館

農村放映員收藏41臺放映機  560部電影紀錄片欲辦博物館

農村放映員收藏41臺放映機  560部電影紀錄片欲辦博物館

農村放映員收藏41臺放映機  560部電影紀錄片欲辦博物館

農村放映員收藏41臺放映機  560部電影紀錄片欲辦博物館

農村放映員收藏41臺放映機  560部電影紀錄片欲辦博物館

農村放映員收藏41臺放映機  560部電影紀錄片欲辦博物館

農村放映員收藏41臺放映機  560部電影紀錄片欲辦博物館

農村放映員收藏41臺放映機  560部電影紀錄片欲辦博物館

【導語】在西鹹新區灃西新城大王鎮,一位名叫劉公信的68歲老人,從1974年做農村放映員開始,就和電影、電影機結下了不解之緣。45個年頭裡,他收藏的41臺大大小小的國產電影放映機、560多部電影、紀錄片膠片整整堆滿了四個屋子。

【正文】在鄠邑區,劉公信家人開辦的幼兒園閒置教室裡,老人收藏的這些放映機和相關設備就佔用了四個教室,庫房裡擺放著的41套電影放映設備,有的是用過的、有的是收購的。其中,一套電影院裡使用過的放映設備包括兩臺輪流放映機以及配套的放映設備、整流器、擴音機、銀幕保護完整,看上去有點歷史的痕跡,但是還能正常使用。

(現場同期:1972年全國游泳比賽的新聞紀錄片)

除了大型放映機器外,眼前的這些提包機、固定機和座機、以及 8.7毫米、16毫米、35毫米和70毫米膠片規格放映機一應俱全。劉公信說,這臺70毫米的放映機,是當時國家分配給西北五省的,非常罕見,有外地收藏家高價收買,被他拒絕了。

(收藏愛好者劉公信:這些東西,是一種念想,一種回憶)

打開膠片庫,鐵架上放著一摞摞膠片有560多部,進入房內處處散發出濃濃醋酸味道,由於一樓房屋潮溼,很多膠片盒已經鏽跡斑斑。和劉公信當年一起從事電影放映的同事,再次看到這些“寶貝”,大家都愛不釋手。

(劉公信同事:看到這些東西親切)

(劉公信同事:一輩子就愛這個東西)

老放映員們相遇,大家各顯其能,打開電影倒片機,一盤1972年的《新聞簡報》就倒好了,拿進座機放映廳,劉公信很熟練的裝片開機,一束圓柱光從放映機前面的圓鏡頭投射出來,黑白影像就顯現在一米見方的銀幕上。

劉公信說,他收藏的這些電影放映機都是國產的,一些廠家已經停產,他還有一間庫房專門存放各種淘來的舊零件,他就想用自己的維修技術留住這些相伴幾代人的“老夥計”,讓它們有一個舒適的“家。如果有一天真能找到一個合適地方,他就辦一個國產膠片電影放映機博物館,讓這些已經退出市場的放映機、膠片更好地保存起來,供大家學習和參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