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小子白手起家,坐擁百億連嫁妝錢都捨不得花,還每天堅持晨跑

提到華人首富李嘉誠,相信他的成就已經不需要過多去闡述,其坐擁22家上市公司,資產超過1萬億港幣,旗下的李嘉誠基金已經累計捐出了185億。

不過有個人是在李嘉誠之前的華人首富,在1984年他的資產就達到了45億美元,年營收達到了30億美元。當時的整個臺灣,他的家族控制了超過了5%的生產總額。這個人就是王永慶。

窮小子白手起家,坐擁百億連嫁妝錢都捨不得花,還每天堅持晨跑

王永慶是臺塑集團創始人,他被稱為塑膠大王,他白手起家創立的臺塑集團躋身全球十大工廠,進入世界工業前50強。在富豪榜上他的身價為68億美元,位居臺灣第二,被譽為臺灣的經營之神。

和李嘉誠一樣,王永慶早年也是一個窮小子,因家貧讀不起書只好去做買賣。15歲那年王永慶向父親借了200臺幣,獨自離家到嘉義開米店。那時,小小的嘉義已有米店近30家,競爭非常激烈。當時僅有200元資金的王永慶,只能在一條偏僻的巷子裡承租一個很小的鋪面。他的米店開辦最晚,規模最小,更談不上知名度了,沒有任何優勢。在新開張的那段日子裡,生意冷冷清清,門可羅雀。

窮小子白手起家,坐擁百億連嫁妝錢都捨不得花,還每天堅持晨跑

當時都是顧客買米帶回家,王永慶首創送貨上門,還幫忙換米,精細服務帶來第一桶金。1954年臺灣經濟復甦,王永慶順勢成立塑料公司,但是連一噸產品都賣不掉。合夥人紛紛退股,他只好變賣家產,才保住公司。小學學歷的他,拜訪塑料行業相關學者。去當時塑膠大國日本考察。只用一年從外行成為專家。

王永慶決定擴大產量,以降低生產成本,同時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解決供大於求的問題。他進軍美國原料市場,解決臺灣原料短缺問題。1978年營業額破10億美元。在世界同行中奠定了地位。

窮小子白手起家,坐擁百億連嫁妝錢都捨不得花,還每天堅持晨跑

儘管坐擁百億萬資產,王永慶的一生卻非常簡樸,他不捨得花錢甚至到了“摳門”的程度,王永慶每次喝咖啡都要把殘留奶精反覆涮出來再倒入咖啡中,確信沒有浪費後,才慢慢地享受。

都說民以食為天,我們日常去飯店吃飯一般都是花個幾十塊、幾百塊,超過1000都十分少,除非是請許多人吃飯。不過有些富豪們在吃的方面確實超出我們的想象,比如劉鑾雄,他吃一頓飯都能花掉幾百萬,劉鑾雄最喜歡去的飯店是香港的福臨門,他在這裡一頓都至少消費幾萬元,為了方便自己吃飯,他直接在福臨門定製了一間御用的包廂。而王永慶很少去碰那些山珍海味,他最常吃的就是臺灣最為普遍的家常滷肉飯。

王永慶一條運動時用的毛巾用了近30年,他的車開了20多年都沒換過,他認為長途電話太貴,除了必要的生意聯繫外,不希望兒女經常打電話給自己。這還不算什麼,連自己最疼愛的女兒王雪齡結婚時,王永慶陪送的嫁妝,只有一張學習卡和剃鬚刀。王雪齡的婚禮比普通人家的還簡單,為了省錢,新娘捧花都是跑了許多花店比較後才選購的最便宜的一種。

窮小子白手起家,坐擁百億連嫁妝錢都捨不得花,還每天堅持晨跑

如果你認為王永慶真的那麼摳門,那就大錯特錯了,王永慶一生為慈善事業捐贈數額總計已達155億元新臺幣,成為臺灣史上捐款行善最多的企業家,特別是在得知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後,他立馬拿出1億元人民幣,來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要知道當時內地的企業家中都很少有人拿出這個數目。

李嘉誠堪稱是投資之神,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投資之上,他如今產業也遍佈地產、電信、能源、互聯網等等行業。王永慶雖然不善於投資,但是他主抓實業,臺塑集團則是集大成於一身。

窮小子白手起家,坐擁百億連嫁妝錢都捨不得花,還每天堅持晨跑

王永慶是一個非常有毅力的人。他每天堅持早起,晨跑。不管工作再忙再累,不管天氣再冷再差,他始終堅持,一天也沒有間斷過。王永慶對那些一下雨就停止跑步的人很不屑,他說,有許多晨跑的人一到下雨天就放棄了。其實,即便是淋著雨,只要不是傾盆大雨,刮颱風,還是可以跑步的。

窮小子白手起家,坐擁百億連嫁妝錢都捨不得花,還每天堅持晨跑,雖然如今馬雲、王健林、許家印等後輩都在財富榜上超過了老一輩的企業家,但是論真正實力,老一輩企業家還是這些後輩不能相比的。更重要的是李嘉誠、王永慶等企業家對於社會的貢獻,對於人生財富的認識,更加令人敬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