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5年第一張糧票發行開始,中國老百姓進入了漫長的 “票證時代”,而這些票證也深深烙進了一代人的記憶之中。
解放初期,市場商品供應嚴重不足,為保證群眾基本生活的需要,國家決定實行“計劃經濟”,發放各種商品票證來分配商品。
我國票證包括糧票、肉票、食用油票、布票,甚至還有糞票、尿票等,小小一張票證,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吃喝拉撒,這些名目繁多的票證,覆蓋了全國2500多個市縣,堪稱“世界之最”。
糧票
1953年中央政府頒佈《關於糧食的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的命令》,實行糧油計劃供應,劃片、定點、憑證供應辦法。
市鎮糧食定量供應從一九五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國務院公佈施行,文件規定:以雜糧、麵粉為主食的地區重體力勞動者每月四十至四十九斤,其平均數不得超過四十四斤;輕體力勞動者每月二十九至三十九斤,其平均數不得超過三十五斤 。
居民糧食供應證由當地糧食局核發,居民用糧向國家指定糧店購買,乘坐火車、輪船的旅客,在車船中用餐,也要憑專門糧票獲取。
廣東在1992年4月全面放開糧價之後,1993年1月1日,浙江也取消糧票,到1993年底,全國95%以上的市縣都完成了放開糧價的改革,糧油票的作用也逐漸消失,併成為歷史的見證物。
肉票
1957年7月我國開始印發肉票。漢民每月每人供應豬肉六兩至八兩;回民每月每人供應牛羊肉一斤四兩;另外五一勞動節供應鮮魚,端午節供應粽子,按照戶口本人數定額分配;供應日期在節日三至七天以內,售完為止。
不久到了全國災害饑荒時期,定量一再減少。最困難的1960年至1962年這三年間,生活非常艱苦,上海市區居民1960年每旬(10天)定量三兩(150克,相當於一部手機的重量),從9月上旬起調整為二兩(100克)。
特別困難的1961年一年內,北京市人均消費肉八兩半,這不是每個月的統計數,而是全年的統計數。有的月份根本見不到一點肉花兒肉末兒。還必須說明,北京因為是首都和祖國的心臟,肉食的消費量遠高於其他省市。
1959年,市場副食品供應全面緊張,對大白菜、蘿蔔、蔥、蒜、豆製品、副食調味品、蛋糕、糖塊也採取按城鎮人口分配,限量憑票證供應。
專用購貨券
專用購貨券分兩種,一種是“日用工業品購貨券”,另一種是“副食品購貨券”。
豆製品是指黃豆類加工製品及部分麵粉類製品,如油麵筋、水面筋、烤麩等。憑“副食品購貨券”(或在副食品購貨本專欄劃鉤)才可以買到少量的豆製品、腐竹、粉絲、芝麻醬或花生醬、金針木耳、調料等。
北方過冬天普遍購買“冬貯大白菜”,憑“冬貯白菜券”購買。一到秋季,家家要買“冬貯大白菜”,用手推車或平板三輪車運回家去,在走廊、過道里貯存起來,整整一冬天全家人就靠它吃飯了。
購煤本和煤票
五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城鎮居民生活用煤實行憑證供應。煤票憑煤證、按人口定量發放。每年第四季度要攜舊證、戶口本、糧本辦理下年度購煤證,居民購煤時要持證票到指定的煤店排隊拉煤。
布票
布票的單位一般有:1寸、2寸、半尺、1尺、2尺、5尺、10 尺等。布票是購物的憑證,不許買賣流通。布票是商品短缺形勢下的產物。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隨著農業和輕紡工業的發展,布匹供應日趨豐富,布票隨之取消。
糕點、糖果票
糕點票券是居民購買糕點、餅乾的憑證。“三年困難”時期,糕點票券按人發放,城鎮居民中只有老人、孩子才能享用一點“營養品”即糕點餅乾。
糕點票在當時主要是用來憑票購買糕點如月餅等食品的,這可是難得的奢侈品,許多人覺得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就是月餅了。
那些“奇葩”的票證
“覺悟票”:為考核勞動好壞,分別印製紅、綠兩種票色。 對勞動好、踏實、幹勁大,發紅票;對勞動差、沒幹勁、不能按時上工、下工發綠票。
更多票證:
中國的票證歷史可謂是一部凝重渾厚的中華民族創業史,是一部華夏子孫與貧窮、飢餓的抗爭史,是囊括中國農業、商業、工業的發展史,也是中國那時候的真實寫照,它貫穿了一代人的生活,也將永遠存在於這代人的記憶之中。
閱讀更多 年代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