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沟林场的“来客”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云蒸霞蔚听松涛,山岭碧装向晴天。风光美丽的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地处湟水谷地南侧沟谷地,巴州河纵穿乡境,境内有座集原始森林、人文风情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区——国营西沟林场,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青海云杉、红桦、白桦、青杨等树木林立其中,冬虫夏草、黄芪、党参、贝母、红杉、天麻、当归等珍贵的中药材分布各处,各类植物多达290多种。更是野羊、狐狸、马鸡、石鸡、百灵等野生动物的乐园。

1983年,这里来了一群东北的“客人”——200多只梅花鹿。它们是由凉坪村村民委员会从东北引进,用于发展村里的养殖业。起初,在山里用网围栏圈起饲养,“那年头物质还比较缺乏,人都吃不好,难免会让鹿饿肚子”。西沟林场场长孙全义讲起那段往事。

当年村里的老人记得,那是个秋末冬初的寒冷时候,不知是养鹿的人忘了喂食,还是饲料不济,鹿群因为饥寒交迫发了狂,在围栏的一处撞开一个出口,集体奔逃进山里。大山深处,境内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是野生动物生存的好地方,80多只梅花鹿就这样“放生”了。

第二天,当人们来到鹿场的时候,这里已经鹿去栏空。“那个年代的围栏不像现在的这么结实,都是村民用木桩子和一般的铁丝圈出来的,地方小扎得也不整齐,梅花鹿是很机灵的动物,应该是发现了围栏的某处漏洞,在饥饿的催发下,一举攻破集体出逃了”。孙场长讲述梅花鹿的这段故事时还说到,当年人们在被撞坏的围栏处看到鹿的蹄印,还顺着追捕过,可是灵动的鹿儿们早已不见踪影。

这些异乡“来客”们,从此就在风姿峻美的西沟天然原始森林里“落户”了。因为当时数量不多,林场的工作人员一直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时间悄悄地溜走,在90年代末冬季的一个上午,护林员巡山用望远镜查看情况时,发现了梅花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孙哥,你看那是鹿还是黄羊?”“不是黄羊,我看像鹿,奇怪了,这鹿不像咱们这地方的,是什么鹿呢?”

孙全义满心疑惑,立即回到林场查资料,没发现相关记载,他便联系林业局的同事,请动物专家来看。由于当时设备条件有限,梅花鹿“神出鬼没”又非常警觉,大家只能远远地观察。大约用了十多天,才基本确定是梅花鹿。林场的干部职工,终于相信梅花鹿的“传说”,从那之后就有意地在工作中进行观察记录。“我们根据观察,发现鹿的数量逐年增加,又过了几年,相邻的化隆和甘肃也有人称发现了它们的踪迹”。

2008年冬季,一只迷路的梅花鹿在马家营镇一个叫红崖的沟里泥足深陷,王家村的马万华等三位村民将其救起在家中饲养。据他们推测,这只梅花鹿很有可能是在吃草的时候迷了路,经过南大山、浪塘山,一路跑到马营的。村民们不知它吃啥,就把家里的粮食拿出来喂。民和县森林公安局、动物管理站和马营派出所的工作人员接到村干部的报案后来到村里,已经是村民救下梅花鹿的两天后。此时,这只3岁的雄鹿在村民的悉心照料下,神采奕奕。大家这才知道,民和有了野生梅花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高兴地把它放回了“家”。

孙场长觉得,西沟与马营距离四十多公里,连绵起伏的南大山将两地紧紧连在一起,境内有着丰富的植被,少有人类活动。多年来,由于国家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政策,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也为梅花鹿等动物在当地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运用现代化的红外监控设备发现,林场内的梅花鹿已达2000只以上。

如今,这些远方的“来客”,已经在青藏高原的原始森林里“安家落户”,为这座灵秀的大山增添更加丰富的生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