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為什麼大量使用青磚建築,而不使用紅磚建築呢?

8特不靠譜


說起古建築,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歷史課本上隆重介紹的大雁塔,萬里長城等等不朽名篇!我發現這些建築大都都是用青磚造就鮮有用紅磚建造的。這是為什麼呢?<strong>

帶著這個問題,不妨讓我們來做一把磚家!

其實紅磚青磚都是磚頭,就好比奧迪奧拓都是轎車一樣,你讓領導不坐奧迪坐奧拓試試,估計沒有一個領導願意,這是一個檔次問題。紅磚和青磚就是一個奧拓一個奧迪!再好的奧拓也賣不到奧迪的價格。

關於青磚首先筆者要談談古代的黑客帝國——大秦帝國,大秦帝國按照五行屬於水德尚黑,自然以黑為美,像小弟這個膚色在大秦可能還是可以勾引太后的美男子呢!哈哈。那大秦帝國大量使用黑色莊嚴肅穆的青磚應該是順理成章的。

這種青磚可不是單調無味的,而是飾有各種各樣的美觀的花紋,有的甚至還有一些諸如涉獵,慶祝的圖案,莊嚴中透著美觀。

話說有一句成語叫做秦磚漢瓦,他的意思就是大秦帝國的大漢的瓦在我們中華歷史5000年中是最好的磚頭,最棒的瓦片,秦朝就是用青磚,就被後世所延續下來了這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當然,你會覺得我的分析有點想當然,其實古人就算想用紅磚也不能用。

第一,紅磚的質量不行。

青磚與紅磚的品質不同。青磚和紅磚的燒製方法也有所不同不同的方法導致了一個成了奧拓,一個成了奧迪。兩種磚頭的品質高下相差極大。

奧迪,哦不,青磚比起紅磚在燒紙過程中多了一個步驟,青磚需要澆水冷卻。冷卻之後的鑽,不僅色澤呈黑色而且在許多工藝特性上也發生了改變。與紅磚相比青磚的密度比較高不會變形,抗氧化,抗水化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其實我們看到白雪皚皚的萬里長城的時候,我們還會想到青磚的另外兩大優勢,一是耐久,且不說是秦朝的土圍子,說是明朝重修的長城距今有四五百年了,長城依然巍然不動,傲然挺立。如果你換做用紅磚來替換青磚的話根本就不可能堅持到現在,用紅磚來建造防禦建築,那這個人十有八九就是對方的臥底。二是抗凍!

在寒冷的北方天氣動輒零下幾十度,在北方建造建築物比起南方來要多考慮一個抗凍係數而青磚的抗凍係數要明顯的好於紅磚,紅色的磚頭在室外零度進水後不耐凍。容易發泡,容易粉碎。青磚在室外,就沒有這種情況。所以在北方建築物首選青磚。

第二,紅磚難以大規模運用到大工程上。

其實說起燒製工藝,我們還漏到了最關鍵的一點,紅磚比青磚難搞。不是說紅磚的燒製難度比青磚難,而是說把燒製出來的紅磚的顏色統一起來,那就很難了,如果皇宮的牆壁上顏色深深淺淺,很不協調我想很多人都會為此掉腦袋的,這也是在重大工程中,我們使用青磚而不使用紅磚的一大因素。

所以中國古人多用青磚,不用紅磚,是因為不能用紅磚,紅磚不堪大用。


無筆史官


答案不少,但好像都不夠嚴謹,有一個關鍵點都沒搞清楚,下面讓我這個燒過紅磚又燒過青磚的農村人來給你們細說說。

現在我們使用的紅磚和青磚是完全兩個不同工藝製造出的產品。在很多答案中都強調了一點,紅磚燒製工藝比青磚簡單,其時正好相反,顏色均一的紅磚燒紙更復雜,而青磚則更容易。在古代用的傳統磚窯裡很難燒出顏色鈞一的紅磚,如果不採用水密封冷卻法,自然冷卻的磚顏色非常難看,黑一塊紅一塊的看著都不舒服。在古代沒有水泥,牆面不裝修,採用裸磚勾縫砌牆。所以要求磚塊顏色均一。

傳統磚窯窰室成圓桶形,窰室底部中間有一條溝是火道,火道側面有窯門,要門外有窯洞與外邊相連。窰室底部偏上有二窯門,是裝窰和出窰的通道,在中部偏上還有上窯門,作用與二窯門相同,因為裝窰時隨著磚坯的的碼放不斷增高,二窯門需要封閉,然後從更高位置的上窯門進坯。裝完後頂層預留出煙道,其他部分覆土。二窯門和上窯門都封閉,從聯通火道的底部窯門搭建火爐燒火。

上窯門

二窯門

傳統磚窯都是從底部燒火給窯內的磚坯加熱,磚坯本身不加內燃,不燃燒。傳統磚窯相對封閉,基本沒有均勻的通風道,自然冷卻困難而且不夠均勻。加熱過程中受熱也不是很均勻,靠近火源和火道的部位溫度高,稱為【藍火頭】其他部位相對溫度低。如果不進行密閉水蒸氣冷卻,燒出的磚顏色混亂,無法做外牆磚使用。

燒窯

冷卻方法;等磚坯燒製完成,封閉窯門,頂部煙道密封,整個窰頂覆土,延磚窯的外邊界做高埂,做成一個與磚窯窯口大小相近的原型大坑,這個過程叫【混盆】然後向坑內注水,水通過覆土下滲到窯內稍好的磚坯上形成蒸氣。磚坯在密封的窯內經水蒸氣作用形成顏色均一的青磚。

現在我們使用的紅磚是轉窯燒出來的,在製坯時加入矸石、煤泥等內燃料,燒製過程中僅用極少的燃料輔助,磚坯自身就能燃燒,磚坯燃燒徹底,溫度均勻,窯工還可以通過觀察調節通風口開度控制燃燒。燒出的紅磚顏色均勻,質量一致性很高,即便是稍有差別,因為大多都是作為裝修牆體使用,影響不是很大。

燒紅磚的磚窯內部

通過上邊的介紹大家應該知道為什麼古代都是用青磚了吧?因為古代沒有水泥,不能裝修掩蓋,對磚的顏色均勻度要求較高,而傳統磚窯顏色均勻的紅磚燒製非常困難,所以都是燒青磚。燒紅磚的磚窯

本人農村的,在磚廠幹過幾年,再往前村裡有過傳統燒青磚的磚窯,父親承包青磚窯多年,我也經常幫忙,對兩種燒磚的過程瞭如指掌。


山野論史


太長不看的一句話答案:

青磚是中國古代特有的建築材料,製作難度大於紅磚,材料屬性優於紅磚,也符合中國人建築審美觀。

「考據癖」犯了,當一回「磚家」,下文就是詳細談一下青磚的製作和歷史。

-------------------------------------------------------------

1、青磚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賦予建築物古樸素雅,沉穩寧靜的美感。

中國青磚古建築是不勝枚舉,我們最熟知,大量使用青磚的建築恐怕就是長城了:


在中國一些古都的古建築,比如西安,大部分都是青磚:大雁塔、明城牆:

去美國旅遊的人應該看到過,在美國起源地新英格蘭地區,有大量公共古建築,大學、火車站、政府,都是以紅磚為建築材料:

2、青磚是中國人的一項獨特的發明,青磚製作工藝難於紅磚。

我見到有人說青磚顏色容易統一,紅磚顏色難以統一,古人技術差,紅磚容易燒成五顏六色。所以青磚多。

這種說法是完全不懂紅磚變青磚的化學反應過程。

手藝不過關的人,紅磚和青磚都容易燒成「花窯」,青磚統一顏色更難!


這是你只要懂一點化學都能明白的東西!

青磚的燒製工藝是難於紅磚的,青磚比紅磚就是多一道工序,從今天的化學角度來說,在高溫下將磚內紅色的【氧化鐵】還原成灰色的【氧化亞鐵】 , 即由「高價鐵」變成「低價鐵」 , 反應式如下:


引自:佔鴻鳴;李克生;;關於青磚生產工藝的研究[J];磚瓦;2018年11期

所以,紅磚變青磚的關鍵在於:創造高壓缺氧環境,防止二次氧化。

中國古人通過長期的摸索和經驗積累,利用「下水飲窯」這個創造性的發明,創造缺氧環境,就是往高溫的窯內慢慢注水:

除了缺氧環境,還原時候的時間、溫度等很多變量因素,對青磚瓦的色澤都有影響,而這都依靠燒窯工的經驗。

還原失敗的一些「花窯」和「青紅磚」:

完美的青磚:

書影和截圖引自真正「磚家」袁東海先生的論文:

袁東海,青磚 紅磚 青紅磚[J];磚瓦世界;2017年11期

「磚家」袁東海,引自袁先生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5524338783_0_1.html

這個博客上有很多關於燒窯造磚瓦技術的文章,這就是「術業有專攻」的體現

現在網絡上很多人,僅憑道聽途說,就擺出一副「真理在握」的架勢。

這麼不起眼的東西,都有這麼多門道,我們真的要非常小心。

3、青磚在材料屬性上優於紅磚

材料學上東西,我怕不是很精通,下面結論引用自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的博士論文《傳統青磚的裝飾藝術研究》第二章:

張俊嶺. (2007). 傳統青磚的裝飾藝術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4、青磚的歷史

磚就是陶器的一種,因此人類燒窯制磚作為建築材料的歷史是比較早的,應該是從新石器時代就開始:

俗話說:「秦磚漢瓦」,磚瓦在戰國秦漢時代成為主要的建築材料:

目前考古所發現最早的青磚是戰國時代:

其實,考古所發現漢魏的磚畫,大部分都是青磚,而不是紅磚,青磚壽命是大於紅磚的:

中國有十分獨特的「磚雕」大部分以青磚為材料:

(圖引自:張俊嶺. (2007). 傳統青磚的裝飾藝術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好,不一一例舉,總之,中國人燒製青磚應該和紅磚差不多是同時,青磚也可以說是一種灰陶。

明代《天工開物・陶埏》記載了製作磚瓦的技術,包括紅磚和青磚:

在天工開物中製作青磚青瓦叫做「轉銹之法」,也就是上文說的「下水飲窯」,在窯頂往磚窯裡慢慢注水的方法:

凡轉銹之法,窯顛(頂)作一平田樣,四周稍弦起,灌水其上。磚瓦百鈞,用水四十石。水神透入土膜之下,與火意相感而成。水火既濟,其質千秋矣。

小漢字見大歷史


您好,這裡是專注於農村自建房設計的住宅公園。

題主問的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為什麼中國古代都使用青磚建築,不用紅磚呢?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農村基本家家戶戶都是紅磚房,但是一些古代的建築都是用青磚建房,這是怎麼回事呢?

從製造工藝來說,青磚和紅磚好像差不多,因為都是用黏土燒製,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紅磚燒製後之後,磚窯中有空氣流通,磚中的鐵在高溫中完全氧化呈現紅色,便成了紅磚,紅磚屬於風冷。

而青磚屬於水冷,就是要澆冷水使之冷卻,這種冷讓磚變成青色所以不同於紅磚,其實就是讓燒製青磚的泥土中的鐵不完全氧化反應而成的顏色。

除了燒製工藝不同,最重要的是青磚性能比紅磚更好。


青磚的硬度和強度都要遠遠大於紅磚,最重要的是青磚抗風化性能非常好,古代的“秦磚漢瓦”就是青磚良好性能的證明。

而紅磚相對來說,抗風化性沒那麼好,所以現代農村建紅磚房外牆都是要刷漆貼磚的,這不僅是為了好看,也是為了保護紅磚。

還有一個原因是,燒製紅磚所需的溫度高,青磚不高。而古代煤炭短缺和燒窯技術等問題,只能燒造青磚,因為青磚的燒造溫度低,斷火以後還要用水浸幾天,悶幾天,出窯後才耐用。

有網友說:“我老爸在八十年代燒了十幾年的磚窯,磚頭開始是手工製作,後來用機器,泥土用上好的黃粘土,放在石頭窯中燒三到五天,看窯洞的大少,我老爸的窯一窯能燒青磚三萬塊,大小25X8X4,燒好後從窯頂4個水道把水慢慢放下來,不能灑在磚上,放水三天,過後把窯洞門砸開,通風降溫就可出窯了。青磚質量比紅磚好多了,我從十幾歲就跟我爸一起制磚燒窯放水。太苦了,開始窯頂上的水一擔一擔挑上去的,後來用水泵,三天三夜不能斷水,斷水這窯磚就廢了。紅磚燒了一年,是立體窯,質量跟青磚不能比,差多了。”

而且在古代,人們認為黑色就是青色,秦朝時黑色就是帝王的象徵,那時候連龍袍都是黑色的,所以大量使用青磚也跟當時人們的審美和文化有關。

大家說說,你覺得青磚好看還是紅磚呢?關注住宅公園,更多住宅圖紙分享,還有建房小知識!


住宅公園


很簡單,因為青磚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最適合古代建築。

我記得小時候農村很多老房子用青磚壘的,地面用青磚鋪的,到後來才逐漸使用紅磚,那個時候不懂紅磚和青磚的區別,只是覺得青磚又笨又重,不如紅磚輕便。

青磚和紅磚的區別

青磚和紅磚,表面上看只是顏色差別,實質上是化學問題。

青磚和紅磚都是粘土燒的,硬度差不多,燒製所需溫度也相當,都在900℃到1100℃之間。之所以出現顏色差別,主要是燒製過程中的冷卻方法不同。

磚坯在磚窯中持續燒製8-15天后,磚就成形了,接下來需要冷卻才能出窯。

如果使用自然冷卻的方法,簡單省事,冷卻完成後磚就變成紅色,這是因為粘土中含有的鐵元素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氧化作用,形成三氧化二鐵(Fe2O3),三氧化二鐵是紅色的,所以含有大量三氧化二鐵的磚自然就呈現紅色,因為含有其他物質,所以不是純紅。

如果在燒製過程中不斷加水使之冷卻,則粘土中的鐵元素和空氣中的氧氣發生不完全氧化作用,會產生四氧化三鐵(Fe3O4),四氧化三鐵是黑色,但磚裡還含有大量其他物質,所以含有四氧化三鐵的磚不會是純黑色,而是青黑色,即青磚。

青磚對比紅磚的優點

青磚的優點多多,一是透氣性強、吸水性好,冬暖夏涼,養生環保;二是抗氧化、大氣侵蝕和耐磨性能強,可以萬年不腐不朽;三是外觀古樸素雅,沉穩寧靜,給人以返璞歸真之感。

中國古代建築多使用青磚,不是古人不會燒製紅磚,也不是缺乏原材料,主要還是是看中了青磚的上述優點,既具備極強的實用性,又擁有相當的藝術美感。從實際效果來看,使用青磚的建築確實顯得古樸厚重,這也是現代仿古建築大量使用仿古青磚的原因所在。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說起中國古代的最具代表性建築,那麼首當其衝的就是聞名中外的長城了。
長城是一個相當大的工程,又稱“萬里長城”,全城體採用磚砌方式,使用多種種類型青磚築成,所以我們看到的長城都是青色的。

長城長達萬里,連接我國多個省市。可想而知,所用青磚數量也是相當巨大的。

而如今,我們建築所用磚絕大多數為紅磚,既然磚有紅磚青磚之分,中國古代為什麼大量使用青磚建築,而不使用紅磚建築呢?

關於這個問題眾說紛紜,這裡我們詳細分析一下。

首先,從外貌來看,中國人的審美由古至今都強調大氣沉穩,含蓄內向又不失氣魄。無疑青灰色與紅色相比更具有這個特點。
其次,是材料方面,現代建築有水泥,即使是紅磚建築,外表塗抹水泥也可達到灰色外觀的效果。


然而,在古代可沒有這些。因此,要想使牆體顏色統一符合審美,只好用統一顏色的青磚。

還有,就是意見不統一的關於難度的爭論了。有人認為,紅磚的燒製難度更大,在古代要想燒出大批量的顏色一致的紅磚是難度極高的。

其實不然,眾所周知,磚是燒製而成的。無論青磚還是紅磚,都是以粘土為原料,至於變色的原因主要是粘土中的鐵離子在窯內的高溫條件下,被氧化成3價鐵。

所以,難度還是要從這工序說起。燒磚過程中要先將粘土製成磚坯,然後放在窯中焙燒。
此時粘土中的氧化鐵在窯內900℃-1100℃的高溫下完全氧化生成三氧化二鐵,呈紅色,也就是紅磚。


為什麼說青磚的燒製複雜呢?因為二者工序大體是一樣的。根據化學常識也應該知道三價鐵是紅色的。

所以要想使磚呈現青色需要不完全氧化,將紅色氧化鐵還原成灰色的氧化亞鐵。這就需要在紅磚燒成的工藝後再加工。

而氧化亞鐵由三氧化二鐵在還原環境下生成,此時窯內依然是高溫狀態。

要知道,氧化亞鐵是不穩定的,在300℃以上容易發生二次氧化,這對青磚顏色統一形成極大阻礙。

為了解決問題,創造高壓缺氧環境。古代工匠通過長期摸索研究發明了“下水飲窖”這個極具創造性的方法。
通過往高溫的窯內慢慢注水,使水在高溫下迅速變成水蒸汽,在窯內形成正壓,隔絕外界空氣,從而打破氧化環境。


正因為複雜,青磚也有著紅磚所沒有的優點,它的材料屬性更好。

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抗凍性,硬度大,組織也比紅磚緻密。

也正因如此,青磚有著更長的壽命。這才使我們能在21世紀的今天見到偉大的古建築。

所以,就複雜程度而言,青磚更難一些。不過,我們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智慧和匠人精神。

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今天的智慧結晶和美麗風景。
正所謂“秦磚漢瓦”,正是他們,創造了秦朝的磚文明,有了輝煌至今的壯麗長城,彰顯著中華文化莊嚴肅穆的深沉氣息。


史之策


有書君認為,如果以前用紅磚蓋房,那現在就沒有古代建築了。

為什麼呢?



因為有書君小時候,大姐夫是青磚青瓦的磚窯廠的大師傅,經常跟他去磚窯廠玩,知道青磚是怎麼製成的。後來國家為保護耕地,改燒紅磚,沒燒幾窯,姐夫認為紅磚蓋房太不結實,有悖於他的匠心,就不幹了。

那麼青磚與紅磚有什麼不同呢?

最主要區別是青磚比紅磚結實多了。古建築採用的青磚,硬度、強度都遠遠大於紅磚,青磚密度高,不變形,抗凍性能好,抗氧化,防水泡,耐磨損,抗風雨剝蝕,千年不腐。



而且青磚透氣性極強、吸水性好,能夠保持室內空氣溼度。中國古代的“秦磚漢瓦”,能歷經幾千年仍保存完好,就是青磚性能優良的最好證明。

在有書君農村老家,許多人家還可以找出幾塊上百年的古青磚,摸去很光滑,厚度只有現在磚塊的一半,但硬度可以和石頭比,這個質地才可以做磚雕。


下面說說我姐夫他們手工燒製青磚的過程。先找合適的耕地,粘土層要厚,一般這樣的地肯定都是上好的耕地。去除上面一些稀泥後,挖取粘土運到一個大池子裡。

按比例加水後,把牛趕到大池子裡不停踩踏,這和做泥塑的時候不停的摔打泥土去除雜物和氣泡,增強粘性的效果是一樣的。


踩得差不多了,人跳到池子裡踩一遍,撿出一些踩到的石子。看他們玩得很輕鬆的樣子,小時候的我也曾調皮跳進池子裡,結果腿被黏住了根本拔不動。

然後把粘土放入磚模,擠壓成型。把磚坯晾曬到特定程度後,入磚窯燒,燒好後澆水冷卻,悶窯,促使磚內的紅色高價氧化鐵還原成青灰色的低價氧化鐵。

燒窖的時候,得日夜盯著,不能睡覺,否則一個瞌睡就會毀了一窯磚。

青磚稜角分明,砌牆線條分明,白灰勾縫後非常漂亮。但是,耕地的粘土層只有一兩米厚,燒製青磚取粘土,會毀掉許多農田。


而且燒製時做窯、燒窯、悶窯的工藝都很複雜;能耗高要燒掉大量的木柴;產量小,成本高,難以實現自動化和機械化生產。為了保護耕地,政府限制磚窖廠從耕地取土,很多磚窖廠這才改成燒紅磚。

紅磚以山上的紅粘土為原料,經過粉碎、混合後,以人工或者是機械壓制成型,乾燥之後用大火把磚坯裡裡外外燒透,再熄火讓窯和磚冷卻。

因為窯中的空氣比較流暢,並且氧氣充足,最終磚坯的鐵元素就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鐵,所以它的顏色是紅色的。

紅磚的生產工藝比青磚簡單,並且可以機械化生產,它的生產效率也很高,被應用得非常廣泛。

但是紅磚的表面坑坑窪窪,滿是氣孔,一抓就簌簌掉渣。一車紅磚倒地上,稜角齊全的找不出幾塊。紅磚舉到一人高,放手落地上基本上會摔碎,而青磚用力摔也只會斷兩截。所以現在表演單手劈磚的民間高手都用的紅磚。


紅磚不耐水泡,洪水中紅磚砌的房子只比土牆好點,被水泡的時間一長,容易垮塌。紅磚還不抗凍,容易凍裂,容易被風雨侵蝕,所以現在紅磚加鋼筋水泥蓋的房子都只能用幾十年。


紅磚這樣的質地,要是以前人都用它蓋房,現在哪裡還會有古建築呢?

同時,青磚表現的穩重、莊嚴,富含文化底蘊,正符合中國古代的儒家思想,這也是古代建築大多都用青磚不用紅磚的另一原因。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因為本人沒有學習過青紅磚的燒製,專門查閱了一些文獻,再結合生活所見和歷史知識,說一說我的看法,其中有些專業的地方如果有錯漏歡迎指正。

首先,簡單的說一下青紅磚的燒製工藝。兩者前期流程都一樣,將粘土,頁岩,煤矸石等原料,粉碎後混合捏煉,人工或機器製成統一規格的長條形,經過900~1100度的高溫煅燒而成。

之後如果自然冷卻的話,因為磚窯中有空氣流通,磚中的鐵在高溫中完全氧化呈現紅色,便成了紅磚。

如果要變成青磚,這時候需要加一個流程,在窯中再添入煤炭密封一天,之後持續慢慢澆水5~7天,滲入的水在高溫下變成水蒸氣,隔絕空氣,使鐵不完全氧化,從而呈現的是青色。

可以看出來青磚的燒製是要遠比紅磚麻煩,那為什麼現在我們看到的古建築都是青磚而非紅磚呢?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封建等級制度

從周禮出現後,通過吃穿住行各個方面對不同階級有嚴格的劃分。舉個例子,逸禮《王度記》曰:“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就是說天子的車可以六匹馬拉,諸侯的是五匹,以此類推,到了普通百姓只能是一匹。

再如這顏色,唐宋之後,三品以上官員服紫,五品以上官員服朱(也就是紅色),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至於黃色,那更是皇室專用,如臣民家中發現一塊金磚(一種專門燒製的金屬色澤磚,敲之有金屬色)在古代是謀逆的死罪,更別說用這種又紅又黃的紅磚造房子了。

這樣一來,皇家用金磚,其他人都用青磚,自然就看不到紅磚的古代建築了。

專門用來鋪設故宮地面的金磚

質量原因

我們常說秦磚漢瓦,據目前的發現磚最早應該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那時候禮樂等級要求沒有那麼嚴格,我們為什麼也看不到紅磚的痕跡呢?

這和青紅磚的質量有關係,青磚雖然製作複雜,但是相比於紅磚在硬度、吸水性、耐磨性、防腐蝕性、抗氧化上都強了不止一個等級。

我家老宅是清末建築,在以前重修時,裡面初期的青磚依然如新還能繼續使用,但是後期修補採用的紅磚,僅僅幾十年的時間,很多已經損壞嚴重了。那就更不要說數百乃至上千年的建築了。

用途因素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古代具有夯土技術,將熬好的糯米水、黏土等材質通過不停的夯實可以用做地基和牆壁。現代曾有人專門做過實驗,通過夯土技術製作的牆壁,質量硬度堪比混凝土。而且在使用時效上也遠遠長於紅磚,萬里長城、故宮、馬王堆漢墓、秦始皇陵,他們的地基全部採用的都是夯土。

而對於普通人來說,夯土的取材和性價比要遠遠的高於磚,所以我們看到的北方早期房屋採用的都是土牆而非磚牆。

而在多雨潮溼的南方,我小時候印象中一般人家用的都是石板石塊加木結構的房子,而有錢人家自然不會考慮成本,用的都是吸水性更好更耐腐蝕的青磚。

另外我們現在留下的古代早期磚結構建築,都是長城和城牆這類軍事建築,對於品質要求非常高。正如前一個原因所說,紅磚的質量無法達到軍事要求。

如當年郝連勃勃建統萬城,建好後命士兵用錐刺,刺進1寸(相當於現在2~3釐米),殺工匠,否則殺士兵。如果用紅磚來建軍事設施的話,古代工匠恐怕都要被殺光了。

現代紅磚的出現

所以中國古代雖然有能造紅磚的技術,但是一直沒有生產,一直到清末民國初年,紅磚才從歐洲傳入中國。在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文化圈形成了大量的紅磚建築文化,所以如果要看紅磚古建築實際可以去泉州那一代,但是基本上也是清末民國的。而其他地區則主要是以徽派文化為主的青磚建築。

近現代,中國建築需求急劇擴大,青磚的產量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才開始採用製作更簡單的紅磚,不過最近十幾年,因為環保等各方面的原因,紅磚又被國家禁止,採用各種新型建築材料代替。

泉州紅磚文化


潘不安講究史


你好,鄉墅建房陳工為你解答!更多建房知識,歡迎點擊頭像關注本號。每天更有自建房曬家、別墅自建房圖紙分享。

記得小時候我們村有個伯伯是青磚青瓦的磚窯廠的大師傅,也去過他的磚窯廠玩過,但是後來磚窯廠關了,爸爸說是因為國家管制不讓燒青磚了。我也曾問過父親,為什麼我國古代建築幾乎都是青磚而不是紅磚,人們不都說紅磚建房冬暖夏涼嗎?但是我爸講因為青磚更耐用,古代建的紅磚房保存不了這麼久,所以只剩下青磚的房子。

一直以來我都以為紅磚是比較好的建房材料。其穩定性好,性價比也適中,也看過了現在的很多農村自建房,大都使用紅磚建房,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誤解吧!這裡帶大家一起了解對比一下!

1、燒磚工藝

青磚和紅磚,原料工序基本相同,都是粘土燒製的。只是出窯前紅磚是風冷,青磚是水冷。粘土中含有鐵,燒製過程中完全氧化時生成三氧化二鐵呈紅色,即最常用的紅磚;而如果在燒製過程中加水冷卻,使粘土中的鐵不完全氧化(Fe3O4)則呈青色,即青磚。

2、青磚硬度更高

紅磚生產過程相對更簡單,價格更低,所以古代一定是有紅磚的。但就像我們農村現在建房子,磚混結構的房子都是用紅磚,外牆誰敢不貼瓷磚,不刷外牆漆?除了好看,也是為了保護紅磚。那些用紅磚建房子,外牆沒有保護的,幾十年的老房子,大家就能看到紅磚已經風化,有的用手都能摳動。

3、性能優良

而青磚比紅磚結實多了。古建築採用的青磚,硬度、強度都遠遠大於紅磚,青磚密度高,不變形,抗凍性能好,抗氧化,防水泡,耐磨損,抗風雨剝蝕,千年不腐。而且青磚透氣性極強、吸水性好,能夠保持室內空氣溼度。中國古代的“秦磚漢瓦”,能歷經幾千年仍保存完好,就是青磚性能優良的最好證明。

日常分享:


鄉墅建房設計


這個問題其實是有缺陷的。

細數中華上下五千年,大規模大範圍使用青紅磚基本上是近現代的事情了。

所以,歷史的真相是什麼呢?

古中國——木建築的王國


木——講究“天人合一”自然靈氣。

梁思成在《中國建築史》中也曾提到過“不求原物長存之觀念”。所以,木成為最主要的建築材料確實是理所當然的。

商周秦漢,夯土築牆,所以,以前修房子都叫做“大興土木”。


戰國初期,出現了磚這種材料,成為了除木材料採用最多的材料,但是木還是主要的建築材料。


所以,始終磚沒有走上主流建築材料的C位,所以生產也一直是小打小鬧。這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造成青磚是主要的材料。


小作坊生產是最主要的磚的來源。但是小作坊不適合生產紅磚,由於窯爐的限制,燃燒之後窯爐內空氣不流通,且氧氣缺少,自然就會生成青磚。


綜上所述,所以古代,青磚的使用遠遠大於紅磚啦

您的每一個贊都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