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所”之廈門大學篇

導語:廈門大學(簡稱“廈大”)秉承“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的校訓,致力於培養為國家、為社會科技發展、經濟建設做貢獻的高水平創新型人才,被譽為“

南方之強”。其學科特色鮮明,創新意識突出,積極推進研究生教育國際化,努力在建校一百年時全面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34所”之廈門大學篇

“34所”之廈門大學篇

1.廈大簡介

廈門大學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

“34所”之廈門大學篇

廈大研究生教育早在1926年開始施行,是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於1952年成立研究(生)部,1981年實行學位制度,1986年廈大試辦研究生院,1996年正式建院,從而開創新的研究生教育局面。廈大先後與英、美、日、法、俄等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近300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其中,與多所世界一流大學如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等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培養博士研究生,且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難以替代的人文優勢,成為臺灣研究的重鎮和兩岸學術交流的重要高校。

“34所”之廈門大學篇

“34所”之廈門大學篇

2.廈大學科及師資

廈大博士或碩士學位授予學科門類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種。廈大有5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化學、海洋科學、工商管理)、9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國際法學、高等教育學、專門史、基礎數學、凝聚態物理、動物學、水生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環境科學)等重點學科。多年來,廈大的研究生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實力增強,應用學科、工程學科、新興交叉學科快速發展。

“34所”之廈門大學篇

魯迅雕像

“34所”之廈門大學篇

廈大現有2592名專任教師,有教授、副教授1821人,博士生導師1017人(含非全職導師161人),其中兩院院士21人(含雙聘院士9人)。國家“973”、國家重大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央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千人計劃”入選者、“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等榮譽稱號的教授、專家近五百人,且有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6個、教育部創新團隊9個。

“34所”之廈門大學篇

廈大擁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平臺。其中有“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有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教育部工程技術中心3個,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5個,福建省、廈門市重點實驗室等科研中心數十個。

“34所”之廈門大學篇

廈大培養了我國第一個高等教育學博士、第一個會計學女博士。現有在校研究生20860人,其中博士生3553人,碩士生16505人,攻讀博士學位的外籍學生292人,攻讀碩士學位的外籍學生510人,分別來自加納、印度尼西亞、泰國等106個國家。

“34所”之廈門大學篇

3.廈大進入複試的分數線

“34所”之廈門大學篇

4.廈大學術氛圍

廈大學術氛圍濃郁,學習環境舒適。由於廈大與多個國家有合作,經常會有到臺灣或出國的學術交流等項目,且學校有經費補貼,是個很不錯的學習機會哦。

“34所”之廈門大學篇

“34所”之廈門大學篇

5.廈大傑出校友

廈大數十年的發展,培養出各界著名人物,為國家、為社會做出巨大貢獻。如曾任中共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黨組副書記的張高麗,如中科院院士、數學家林群,如著名歌手、主持人的美籍留學生吳孟天,如廈門姚明織帶飾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姚明等等。廈大非常多著名校友,就不一一列舉了。

“34所”之廈門大學篇

張高麗領導

“34所”之廈門大學篇

林群院士

“34所”之廈門大學篇

留學生吳孟天

“34所”之廈門大學篇

姚明董事長

6.廈大附件景點、美食等簡要情況(摘自網絡)

“34所”之廈門大學篇

“34所”之廈門大學篇

看到這裡,你是否想考取廈大深造或者去美麗的廈門旅行呢?

請說下你的看法吧?

歡迎大家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