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170元起家,因收購雲南白藥“折戟”差點自殺,今企業市值114億

眾所周知,創業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那些功成名就的企業家在創業時期都經歷過很多挫折和磨難,背後的辛酸是很多人無法想象的,但他們都堅韌的挺了過來。所以這也就是他們能夠超越常人的原因。小編今天要說的這位企業家也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他曾白手起家成為億萬富豪,卻又從巔峰跌落谷底,負債累累,最難熬的時候甚至想過結束生命,但好在後來他堅強的渡過了難關,並東山再起。

靠170元起家,因收購雲南白藥“折戟”差點自殺,今企業市值114億

這個勵志的企業家就是百年老字號中藥企業廣譽遠的掌門人——郭家學。

郭家學於1966年出生於陝西旬陽,他的父親在鄉下衛生院當醫生,家庭條件還不錯。1985年,郭家學從陝西省安康師範學校畢業後就留校任職了,可以說是捧上了“鐵飯碗”。

上世紀八十年代,下海經商成了潮流,一個個成功緻富的故事激勵和刺激著無數有夢想的人,郭家學就是其中之一。於是在1987年,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決然地辭了職,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併成為陝西省辭去公職下海的第一人。

靠170元起家,因收購雲南白藥“折戟”差點自殺,今企業市值114億

由於當時的商業環境還沒有完全開放,再加上他本人沒有任何經商經驗,在創業初期,郭家學吃了很多苦,走了很多彎路,但還是沒有取得像樣的成就。他用170元開始創業,養過豬、種過中草藥,髒活累活都親力親為,甚至為了做好事業把祖傳的四合院給賣了。但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經歷了數次失敗後,郭家學決定去西安闖一闖。他擺過地攤、賣過電腦,最後進入醫療器械行業。在付出了這麼多之後,郭家學終於積累了一些財富並獲得了不錯的成就。1996年,郭家學用六千萬元收購了陝西鳳翔的一家國有製藥廠,並將其改名為“東盛科技”,由此正式跨入了醫學領域。

靠170元起家,因收購雲南白藥“折戟”差點自殺,今企業市值114億

在他的精心運營下,東盛在第二年就實現了超過一個億的銷售額。三年後,東盛收購了青海的上市公司——同仁鋁業。隨後,東盛也成功上市。

為了乘勝追擊,郭家學在之後的幾年裡帶領著東盛不斷的收購,成了一個“資本狂人”。最終,快速擴張和信貸政策收緊等問題使東盛陷入危機。2004年,東盛斥巨資收購了雲南白藥,這使東盛的資金鍊出現了嚴重問題,再加上後來被擔保的兩家公司的破產倒閉,東盛徹底墜入谷底。最終,東盛集團負債達四十八億元。而年過不惑的郭家學也因這一巨大打擊而喪失信心,甚至絕望到想要自殺。但萬幸的是,他最終還是頑強的挺了過來,沒有向命運屈服。

靠170元起家,因收購雲南白藥“折戟”差點自殺,今企業市值114億

2006年,重新振作起來的郭家學,帶領著東盛開始了八年的還債之路。他先後出售了白加黑、麗珠集團、雲南白藥等股份,到2012年底終於將三十八億的貸款全部還完。加上對國企擔保償還的八億及利息,郭家學終於還清了全部的四十八億債務。而他和東盛的堅持也得到了市場的讚賞。

靠170元起家,因收購雲南白藥“折戟”差點自殺,今企業市值114億

在經歷了這次挫折後,郭家學對自己的“世界500強之夢”有了新的理解,他認為打造對歷史有價值的、能夠經久不衰的民族企業,比成為世界500強更加重要。而能夠使他的這個新夢想成真的就是東盛在2003年收購的擁有近500年曆史的山西老字號中藥企業——廣譽遠。

靠170元起家,因收購雲南白藥“折戟”差點自殺,今企業市值114億

在郭家學的領導下,廣譽遠重新煥發了活力,業績不斷攀升。去年,廣譽遠的業績首次突破十億大關。目前,其市值已超過114億元。而郭家學也再次成為醫藥界的名人。未來,郭家學還將繼續致力於廣譽遠的經營上,期待這個“傳奇”企業家早日實現夢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