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徐庶用來招待曹操的特色菜餚“徐公丸子(含圖解)”

不到聊城,不知道世上竟有如此不像丸子的"丸子"。這道菜乍看好似沙琪瑪,"狂放不羈"的外形,麻麻扎扎的質感,鹹酸酥脆的口味,著實特別。它的用料是肉還是面?它的操作技法是煎還是炸?真真是令人好奇。

這是聊城的一道地方特色菜,選用肉丁和饅頭丁,加澱粉、清水和成糊,入油鍋炸制而成。"炸餡容易炸糊難",因此這道菜具有相當高的技術難度。

關於這道菜的來歷,還有一段傳說。據說徐公丸子創於東漢末年。當時,徐庶擔任聊城縣令,在招待前來視察的東郡太守曹操時,特令廚師將肉丸子炸為不規則的塊狀,比喻自己雖然表面上遷就,但內心堅守節操,絕不作柔順圓滑的阿附之徒。又因此菜以煎炸的技法制成,也被稱為"煎丸子"。

東漢末年,徐庶用來招待曹操的特色菜餚“徐公丸子(含圖解)”

製作流程:

1、 瘦肉丁200克、饅頭丁100克納入盆中,加入醬油10克、鹽2克、味精2克拌勻,然後加入澱粉60克,澆入適量清水,攪拌成稀糊。

2、 鍋下色拉油1千克燒至七成熱,倒入麵糊稍炸,然後用漏勺快速攏聚成餅,並把周圍的碎末撈到餅上摁一下,使其粘結在上面,然後用漏勺託著餅底,防止焦糊,炸到肉餅挺身定型後翻面,繼續炸至金黃酥脆,撈出控油,放到砧板上切成塊,裝入盤中。

3、 鍋留底油10克,放入適量蔥薑末、蒜片、木耳、醬黃瓜末、筍片炒香,烹入醋5克、醬油15克,下高湯100克和少許鹽,淋花椒油後蓋到丸子上即可。

操作圖解:

東漢末年,徐庶用來招待曹操的特色菜餚“徐公丸子(含圖解)”

1、 肉丁、饅頭丁納入盆中,加適量醬油、鹽等調味。

東漢末年,徐庶用來招待曹操的特色菜餚“徐公丸子(含圖解)”

2、 加入澱粉、清水,調成稀糊。

東漢末年,徐庶用來招待曹操的特色菜餚“徐公丸子(含圖解)”

3、 倒入油鍋中。

東漢末年,徐庶用來招待曹操的特色菜餚“徐公丸子(含圖解)”

4、 迅速聚攏成餅。

東漢末年,徐庶用來招待曹操的特色菜餚“徐公丸子(含圖解)”

5、 撈出之後切成大塊,碼入盤中。

東漢末年,徐庶用來招待曹操的特色菜餚“徐公丸子(含圖解)”

6、 澆上用醬瓜末熬勻的酸鹹汁。

特點:酥脆,鹹酸。

問:此菜使用醬瓜末調味,好似淮揚菜裡獨有的瓜姜味型(用上海小醬瓜、醬姜、生薑作為料頭的一種調味方法,富有醬菜香味),請問兩者有什麼聯繫嗎?

答:使用醬瓜末調味是地道的聊城做法,與瓜姜味型沒有關係。

東漢末年,徐庶用來招待曹操的特色菜餚“徐公丸子(含圖解)”

醬黃瓜末

大師秘籍:

1、 炸制時,油量不可過多,否則下入稀糊之後容易濺出傷人,用油量比半煎炸多一些即可。

2、 下鍋後要迅速將糊聚攏成餅,時間一長,肉丁饅頭就被炸硬了,無法成形。

3、糊入鍋後,有一部分會沉到鍋底,所以在聚攏成餅的同時,還須用鍋鏟撬起鍋底的原料,防止焦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