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大省的河南人,他們都是大槐樹移民嗎?我們不妨探討探討!

其實也不全是的,應該說有部分人是洪洞大槐樹移民的後代,應該大部分都還是河南的原住民,這一點我們可以從飲食和方言就可以做一個判斷,畢竟山西是屬於晉方言和現在的河南話還是有很大不同的,雖然都屬於北方人,如果按很多人說的河南人百分之七十幾都是山西洪洞移民的話,怕是河南話就成了山西話了,顯然不是的,兩者的差別還是特別明顯的,畢竟移民是明初的事情,後來河南和山西都沒有大規模的人口變動了。

河南地域遼闊,光靠遷民是不足為憑的。河南地處中原腹地,人口稠密,土地肥沃,肯定有以前的老土著河南人。歷史上洪洞大槐樹移民只是具體到了明朝洪武年間和永樂年間。

據文獻記載,從明朝洪武年間(1368年)至永樂十五年(1417年)近五十年的時間閃,明朝政府在廣濟寺大槐樹下設局駐員,先後18次大規模移民於京、冀、豫、魯、皖、蘇、鄂、陝、甘、寧等18個省巿,500多個縣,進行了遷民安置。由以上數字可以看出河南迴遷來多少人。

明朝洪武年間移民10次,永樂年移民8次,共計18次。下面我們在來看向河南移民的次數和人數。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徏澤、潞民無業者墾河南、北田,賜鈔備傢俱,復三年。(《明史》卷三)。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十二月,後軍都督僉事李恪、徐禮還京。先是命恪等往諭山西願遷居彰德者聽。至是還報,彰德、衛輝、廣平、大名、東昌、開封、懷慶等七府徏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戶。(《明大祖實錄》卷二二三)。1403年“(永樂)元年八月……禮部議奏:山東、山西、陝西、河南四布政司就本布政司編成裡甲……上悉從之”。(《明太宗實錄》卷二十一)。可見以上數字,洪洞向河南遷民並不多。

其實很多人的移民的根據是家譜記載,因為北方的族譜基本都也是清初以後才修的,對於往前的族源也都無從查證的,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族譜也都跟風成了洪洞大槐樹移民,不信北方的朋友有興趣的話可以驗證一下,一般有明確族譜流傳的基本都是十幾世的,基本不會超過二十世的,這一點就可以佐證的。

在說山西曆來人口都比河南少很多,即使河南經歷戰亂人口銳減,山西也沒有那麼多人口可以補充,況且移民地又不止河南一個地方,要往平原地區很多省份移民的,山西就算全部都移民了也不能在當地人口占絕對優勢。

可見河南人還是原居民居多,洪洞大槐樹移民只是很少一部分。

碼字不容易,能給關注和贊嗎?謝謝

人口大省的河南人,他們都是大槐樹移民嗎?我們不妨探討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