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山村拆遷修路,村民意外挖出明代平民墓,墓誌銘卻是大官落款

古時候的人們對於自己的聲譽,還有後人們對於自己的評價都非常的看重,並且在一些往後鏡像之後,他們的墓穴當中還會被後人們放入非常多珍貴的陪葬品。但其實這些還不夠,甚至是有一些人們請來了當時社會當中的文人雅士,卻在他們的墓誌銘上詳細的記述墓主人的一生,所以說能夠在現如今古墓當中考古專家們發現非常多精美的墓誌銘,一般都是一些在古時候有著非常官位的貴族,其實平民百姓是很少能享受到這樣待遇的。

浙江山村拆遷修路,村民意外挖出明代平民墓,墓誌銘卻是大官落款

小編接下來為大家講述的事情發生在2005年浙江省的一個小山村裡面,當時專家們在此地發現了一座明代時期的古墓,在墓當中發現了一塊極其精美的墓誌銘,其上面的文字更是由兵部尚書與禮部上書聯名撰寫出來的。我們要知道在當時這兩位尚書是正2品的大官,所以說這位墓的主人身份更是非常的高貴。還為了搞清為什麼會動用這兩位大官來撰寫這樣的墓誌銘?專家們要從這座明代古墓挖掘的時候說起來。

浙江山村拆遷修路,村民意外挖出明代平民墓,墓誌銘卻是大官落款

由於當年此地政府要進行修建高速公路的工程,所以說當時小山村要對整體的地方進行搬遷措施,而村子北面的仙女山其實也包括在內,由於在民間當中仙女山是極為尊貴的一處地方,而附近很多家族的墓園們都位於仙女山的上面,所以說村子裡的領導們屆時開始了遷墳工作。但是在這遷墳過程當中竟出了一件非常難以理解的事情,按常理來說的話,仙女山周圍的目的應該都是一些普通百姓的墓葬。但是接下來所挖掘的一座墓葬,它的青石板就足足有著三層,並且在清理完這些事辦成之後,人們還是沒有看到墓室而只發現了一塊鑲嵌在大石板上面的小石板。上面還有著非常清晰的字跡。

浙江山村拆遷修路,村民意外挖出明代平民墓,墓誌銘卻是大官落款

村裡的幹部感覺這應該不簡單,所以說急忙上報了當地的文物部門,在考古專家們到達現場之後,對這些文字進行了簡單的檢查才發現這其實是一座明代的古墓,而且這木板上的正是墓主人的一聲記載文字根據墓誌銘上面的資料顯示這座墓的主人叫做張默,其實在明朝中期是一位處士。意思就是說在古時候這位人士是不願意做官的,從而隱世於世間當中。在看完墓誌銘之後,專家們本以為是一座普通的古墓,但是卻震驚的發現這主人的墓誌銘與墓誌蓋上面竟是由兩位朝廷當中官位非常之高的人所寫。

浙江山村拆遷修路,村民意外挖出明代平民墓,墓誌銘卻是大官落款

這個發現讓專家們非常的興奮,而接下來的進一步考察當中,更是一步一步揭開了墓主人身份的謎團。這座古墓保存得十分完整,並沒有被盜過,而專家們在挖掘過程當中更是費了不少事情,古人們為了不讓這座古墓被盜。用了非常多的手段,在專家們先開第5層青石板之後,這墓室終於是顯現了出來,不過另張家門很可惜的是卻沒有一件文物出土,而且棺木和當中的屍骨早已經腐爛不堪。

浙江山村拆遷修路,村民意外挖出明代平民墓,墓誌銘卻是大官落款

而最終在考古工作當中,當地的村民拿出了南明章氏宗譜,在專家們看完之後確定了墓主人其實叫做張愛山與朝廷當中的呂光洵和潘勝更是關係極好,所以說在墓主人的墓誌銘上,才會有朝中的兩位大官所撰寫的字跡。對此網友們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