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石秀為什麼緊盯楊雄老婆不放,他這閒事管得過火嗎?

我是李明皇


比較楊雄、石秀、潘巧玉、裴如海;武植、武松、潘金蓮、西門慶。

這兩件淫婦被殺事件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在評論員金聖嘆的眼裡,石秀不如武松。有三點原因:

(一)武松殺嫂是迫不得已,當時武大郎已經被三個賊子迫害而死,武松先去報官被搪塞回去,這才起了殺心,這是一起報仇雪恨的事件;石秀和楊雄殺潘巧玉還有小丫鬟迎兒沒有必要,首先潘巧雲沒有害楊雄,害他的情況是石秀想的,非真實發生。

(《水滸傳》影視劇石秀)

(二)潘金蓮也誣陷武松,但是武松沒有屢次澄清而是默然不語;潘巧雲誣陷石秀,石秀屢次澄清催逼,雖然人是楊雄殺的,但是這起事件,石秀是頭,楊雄是手。

(三)武松為人處世雖然精細,但是闊達;石秀精細,但是偏狹。

我再補充一條武松和石秀不同的地方,那就是行兇,供參考,優劣自辨。記得武松鴛鴦樓殺了人之後寫的什麼嗎?“殺人者,打虎武松也!”,而之前第一次殺人則直接自首了;石秀在殺裴如海和那個報信的頭陀時,偽裝了現場,讓本地官認為此二人是互相傷害,二次結果潘巧雲時則直接想好了梁山泊這條退路。

(《水滸傳》潘巧雲和裴如海)

不過我看施耐庵對於潘巧雲和裴如海的厭惡要超過潘金蓮和西門慶,在原著中,對潘巧雲的稱呼是一口一個淫婦,對裴如海則是一口一個賊禿。潘巧雲是二婚,在第一任丈夫亡故左右的時間,就和海和尚結識了,後來才和楊雄結的婚。潘巧雲在丈夫那祭奠前夫,這是非常荒唐的事,而由於裴如海的特殊身份,施耐庵更厭惡之。

(《水滸傳》潘巧雲和楊雄)

不過我覺得石秀精細除了性格原因還有就是他的哥哥不是親哥哥,所以務必要說清楚。石秀的確是個愛管閒事的,結拜楊雄為兄後有了穩定的職業,也處處為楊雄考慮,綱常混亂石秀看不慣,又想報恩,所以就忍不了潘巧雲。

還有一條剛才也提到,石秀是為了自己辯白,他不能允許別人的汙衊。潘巧雲誣陷石秀,楊雄間接給他趕了出去,二人相互沒見面,只是互相留一個面子。石秀暗地調查,才有了殺害裴如海和楊雄殺妻的事件。

但是誰能知道潘巧雲日後會不會萌生殺死楊雄的心呢?


泊圖泊途


因為楊雄的老婆(潘巧雲)太風騷了,而且太美、太豐滿了。

按書中所寫,這個地痞出身的拼命三郎就沒見過這麼美的女人。

(石秀住楊雄家的原因按下不表,書中自有詳細)

有一次,潘巧雲一掀門簾走出了內室,石秀看見後,眼冒慾火,哈喇子頓時淌了下來,但見潘巧雲:

黑鬒鬒鬢兒,細彎彎眉兒,光溜溜眼兒,香噴噴口兒,直隆隆鼻兒,紅乳乳 腮兒,粉瑩瑩臉兒,輕嫋嫋身兒,玉纖纖手兒,一捻捻腰兒,軟膿膿肚兒鞥部長,翹尖尖腳兒,花簇簇鞋兒,肉奶奶胸兒,白生生腿兒。更有一件窄湫湫、緊皺皺、紅鮮鮮、黑稠稠,正不知是甚麼東西……摘自巜水滸傳》(這段已被正版刪除)。

經此撞懷後,石秀便暗戀上了潘巧雲,並揹著楊雄,她走到哪,他都偷偷尾隨偷窺。

不巧,這一尾隨竟被他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原來潘巧雲在與一個和尚私通,而且苟且之事被他“全程目睹”,火撩撩的心再也不能放下。

過了一天,正巧揚雄不在家,他就在潘巧雲面前開撩,卻又不敢放開手腳(書中暗表,可能裝一下正人君子,等著潘巧雲主動勾引),這一切被潘巧雲看在眼裡,正欲萌動,石秀又害怕了(可能吧)躲躲閃閃。正當口,楊雄回來了。心虛的石秀不自然的離去後,潘巧雲氣得便下了舌,說石秀怎麼怎麼著欲對她心懷不軌。楊雄聽後很生氣,便將石秀起出了家門。

沒想到石秀離開楊雄家後,心理開始極度扭曲,想著她與那和尚苟且的場景,再想著楊雄與她那種嘻耍,羨慕嫉妒恨由心而生。本來惡毒心起,卻為了澄清自己,競把事捅給了楊雄。並以和尚為餌,將潘巧雲騙至山上殘忍殺掉。

楊雄深知石秀的心理,把潘巧雲屍身的衣服當著石秀面剝去(這段正版也刪除了),並一起給肢解了,然後一人“悻悻”掛著淚花離去,很久不待見石秀。

徵方臘時,石秀死狀最慘,身中數箭後又被大石頭砸成肉泥,楊雄死的也慘,身體被砍得七零八落。

以上所述,這事兒本來跟石秀一毛錢關係都沒有,他管得過火的原因看似兄弟之情,其實是看不得楊雄的福份,所以,他這是變態。施公把他寫成那種死法,就說明了一切。


驍勇34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這是《水滸傳》裡的主旋律。石秀跟楊雄那是結拜的兄弟,就如親兄弟一般。即使在今天,弟弟發現嫂子與人勾搭成奸,都不能坐視不理,何況是在兄弟情比天大的水滸世界裡。這事一點都不是閒事,而是分內之事。

石秀先前跟著叔父做些牛羊生意,再之前老爹是個屠戶,石秀也是打小做買賣的,處處透露著敏感精明,而且石秀有一個好處,就是格外要臉面,不貪人便宜。石秀敏感到什麼地步呢,原來石秀跟楊雄結拜以後,恰好楊雄岳父以前也是殺豬的,幾人一合計就重新開了個豬肉鋪,石秀負責買賣賬目,住也住在一處。不得不說,殺豬是個賺錢買賣,只幾個月,石秀就換了新衣服,過得不錯。後來有一天石秀去外縣賣豬去了三天,回來以後看到豬肉鋪關了,東西器具也都收拾了。石秀馬上就覺得自己是楊雄家裡不想讓他呆了,畢竟他跟楊雄是兄弟,跟別人可不是。石秀也是十分光棍,做好賬目,就跟楊雄岳父請辭,而且說的十分委婉。楊雄岳父也是精細人,知道此舉讓石秀誤會了,趕緊解釋一番,原來是楊雄老婆潘巧雲之前還嫁過人,後來那傢伙死了,恰好那幾日兩週年,請了些和尚做法事,家裡忙不過來,所以才關停肉鋪,石秀這才釋然。



看得出來,石秀是一個敏感的有些多疑的人,別人稍有風吹草動,石秀都可以浮想聯翩。所以不是石秀專門盯著潘巧雲,而是石秀對周圍一切事情都留神有加,這是他天生的本能。那和尚裴如海是個出家人,正經出家人見了女眷都應該盡力迴避,而他見了潘巧雲非但不迴避,還賊眉鼠眼打量,潘巧雲更是直接迎合,跟那和尚相談甚歡。石秀聯想平日裡潘巧雲就對自己風言風語,這一切豈不是太明顯了嘛。就算是今天,看到自己好哥們好朋友的女人跟其他異性來往過甚,舉止親密,怎麼著也會留意吧,這乃人之常情,石秀這麼精細敏感的人因此盯住潘巧雲那就更合理了,根本不是多管閒事。

石秀看出裴潘兩人勾勾搭搭,但還沒有坐實好事,他其實已經開始警告阻止了,當潘巧雲跟裴如海介紹時,石秀故意說自己專管不平事,是拼命三郎,言語中透露著狠辣警告,嚇得那裴如海連忙跟潘巧雲商議。潘巧雲卻覺得他又不是楊雄親兄弟,管不了這閒事。石秀警告以後看兩人仍然不知收斂,知道他們早晚搞出事來,但這時候不能跟楊雄說,無憑無據也沒有坐實,得等兩人真好了再提。看得出來,石秀這人不僅精細而且十分懂得隱忍,他不出擊則已,一旦出手,一擊必中。


後來潘巧雲裴如海果然勾搭一起,公然在潘家偷情,還專門找個胡道頭陀假裝打更實則報信,這些蹊蹺全被石秀看在眼裡。石秀覺得不能再等了,於是把這些告訴了楊雄,還告訴他要沉住氣,到時候找準時機抓現行。哪知楊雄這完蛋玩意嘴上答應好好的,卻喝醉酒走漏了風聲,潘巧雲本來就因為自己勾搭石秀不成而心懷怨恨,馬上倒打一耙,反而誣陷石秀調戲她。楊雄腦子不轉彎當即就信了,勃然大怒,第二天就把肉鋪行當都拆了,石秀何等精明,一看就是這個傻哥哥走漏風聲懷疑自己,石秀知道現在解釋沒用,反而白白讓楊雄丟臉,於是他故意請辭,與退為進,私底下卻還留意潘巧雲裴如海行蹤。

之前石秀所作所為完全是為兄弟情義,為了楊雄,現在他不僅為了楊雄,也為了洗脫自己嫌疑,還自己一個清白。事情到了這個份上,就更不是閒事了,因為這牽扯到石秀自己的名聲。後來石秀果然找機會殺了裴如海,還帶著楊雄一起讓潘巧雲招供,一切水落石出,既給楊雄報了綠帽之仇,又為自己洗脫罪名,兄弟情義也更深了。

整個過程裡,石秀都表現的十分出彩,精明果敢,殺伐果斷,有情有義,知進知退,段位比之楊雄高了不知幾個檔次。石秀名為拼命三郎,實則一點不魯莽不衝動,是個有勇有謀的真好漢。要說結交兄弟,石秀真是上上之選,不僅重情義而且十分懂得分寸,看他與楊雄結交以後,與楊雄丈人合夥開肉鋪,處處表現得十分得體,進退有度,不是說跟楊雄是兄弟就分不清主客,任意妄為,他給楊雄家裡賺錢,卻絲毫不給人家添麻煩。看到哥哥家裡有變就仗義相助,被哥哥冤枉也不吵不鬧不棄他而去,而是用行動自證清白,幫楊雄解除危機。像石秀這樣的好兄弟,真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啊。

比之石秀,楊雄可以說沒什麼閃光點,輕信無頭腦,對自己媳婦也不上心,他一個月有二十天都在牢裡公幹,回家之後也不知好好陪媳婦,潘巧雲出軌雖然可惡,但楊雄也不是一點責任就沒有。如果沒有石秀,憑楊雄頭腦為人,要麼一直戴綠帽要麼被潘裴所害,可謂是一個窩囊的好漢。這裡要表揚一下電視改編片段,把潘巧雲的苦悶說了出來,也道出了夫妻相處之道的隱秘。


一覽眾河小


不是石秀管得過火,而是楊雄的老婆潘巧雲太惹火,且玩火自焚,石秀按捺不住,不想管都不行啊!


說石秀管閒事就有點矯情了,楊雄被“踢殺羊”張保糾纏的時候,那時石秀根本還不認識楊雄,不也是二話不說掄起扁擔就把對方打跑了嗎?按這種說法,這應該也是多管閒事的表現吧!

石秀綽號為“拼命三郎”,一方面是說他可以為一件值得做的事情,為朋友兩肋插刀,另一方面也是指他一條道走到黑,不碰南牆不回頭,甚至碰了南牆都不回頭的勁頭。

潘巧雲是個千嬌百媚的少婦,論慾壑難填她不輸於潘金蓮,上一任老公王押司就在壯年無疾而終,死因不明。而第二任老公“病關索”楊雄雖然公務繁忙,一個月值二十天夜班,那也還有十天晚上可以陪她共度良宵呢,三天一次的頻率也應該達到了中年人的平均水平。楊雄的綽號“病關索”中的“病”可不是真的身體有病,應該是“賽過,超過”的意思,也就是說楊雄完全可以勝任“交公糧”的任務。

而潘巧雲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為了追求刺激,竟然和報恩寺的和尚裴如海私通,為了避免私情被撞破,還專門為此研製了一套密碼,可謂用心良苦。


石秀本就性情耿直,做為楊雄的結拜弟兄,看到義兄後花園變綠肯定不能坐視不理,任憑其野蠻生長成為草原。

提醒楊雄後,誰知潘巧雲枕邊風一吹,來個惡人先告狀,反倒說石秀心懷不軌。

如果換做別人,可能也就抱著“清官難斷家務事”的態度遠走高飛了,恰好前段時間梁山的戴宗還邀請過他呢!正好一走了之。

可是石秀是個直男,不把每件事情弄個水落石出,說出個子午卯酉決不罷休。這樣不清不白的走了不但等於白白成全了海和尚與潘巧雲這一對姦夫淫婦,還讓自己落得不清不楚。


潘巧雲遇到石秀正如潘金蓮之於武松,這個小叔子雖然狠辣,但並不莽撞。所有的事情都進行了周密策劃,他自己殺掉海和尚後,又一步步的讓楊雄把潘巧雲引入翠屏山,然後真相大白,潘巧雲也得到了同她的同姓姐妹一樣的下場。


田獲三狐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涉及感情戲的不多,除了宋江,盧俊義,就是楊雄了。三人的婦人,都出了軌,宋江稍微特別,戴了綠帽子之後,選擇了自我安慰,認為非明媒正娶,隨她去吧。盧俊義屬於大意,被自己的管家給綠了,家產女人都歸了李固,從大獄被救出後,回家手刃了仇人。楊雄有些自身問題,估計是生理方面的,無法滿足巧雲,使其長期壓抑,當遇到和尚裴如海時,乾柴烈火,得到從沒有過的滿足,覺得此生無憾了,這一猜測,從楊雄拷問翠雲,即將殺之之前,巧雲聲嘶力竭喊出與裴兄一夜,勝汝十年,此生無憾可以得到證實。


回到正題,石秀為何揪住巧雲不放,原因很多,公認的應該是:這體現了梁山好漢重兄弟情的主線。但這裡,我想從另一個角度去分析。

石秀大街上打抱不平,幫了楊雄,自己又沒有合適安身之所,從而進了楊雄的家。楊雄確實把石秀當成了兄弟,發揮他的特長,讓其掌管肉鋪買賣,不顧男女授受不親之古訓,讓石秀能夠隨時接觸到自己的夫人。這一點和武松進入大哥家情節上有類似的地方,結果不同,武松義薄雲天,堅決搬出大哥家,並對武大郎巧妙提醒,石秀是否被楊雄夫人撩撥過,我感覺是肯定的,不然石秀怎麼會這麼快就發現巧雲的破綻?石秀估計也是拒絕的,但未必很徹底,不能明著看,只能暗中欣賞巧雲了。巧雲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過程,石秀絕給不了,潘巧雲只好轉向了,趕上了好色和尚裴如海,放縱中迷失了自我,既沒有顧及楊雄的面子,也忘卻了石秀的感受,不遭到石秀的報復很難從情理上說得過去!


石秀是心細如麻的小人,做事講究“穩準狠”,不急不躁的找證據,準確判斷巧雲偷情各項細節,甚至採用跟蹤,蹲點等刑偵手段,或應被稱為現代狗仔隊的鼻祖,一切就緒後,開始行動,殺裴如海,向楊雄告密,為楊雄策劃行動方案,逃跑路線圖等!楊雄也許未必想殺了巧雲,畢竟自己有工作,有地位,有錢,另外也考慮到畢竟夫妻一場,但石秀為了洩憤,堅決慫恿楊雄下手,最後沒辦法,斬殺了巧雲,分屍處理。

這一切被石阡看到,一番周折後,三人共同上了梁山。因三人的事蹟被其他好漢知曉,大家深為不齒,在梁山,石秀,楊雄,時遷混的並不如意!

歡迎留言評論,喜歡我的觀點敬請互關,不食言!


家常理短708


石秀是一個狗攬八堆屎的無賴形象,楊雄遭遇石秀,也算倒了八輩子黴了,可以說石秀直接讓楊雄家破人亡,沒有石秀的出現,楊雄依然家和萬事興。

楊雄怎麼著也是吃官飯的公務員,相當於現在的公安局長,在當地也算有頭有臉的人物,曰子紅紅火火.,因感謝石秀的相助,收留了這個四處漂泊的小混混,又給開了店作生意,此時的石秀有飯吃,有錢賺,比以前日子好過多了,本應該安於本份,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然而這個不知道輕重的傢伙,真把自己沒當外人,直接干涉人家家事,人家老婆偷不偷人,都不是你應操的心,就憑楊雄官場的職位,應該是非常聰穎敏感,不會對老婆紅杏出牆木訥到這種程度,潘巧雲與裴如海的姦情,並非一日之事,在石秀來之前已經存在了。在說有家人家丁,鄰人族人都會傳遞信息給他的,確切的說,楊雄對老婆的偷人,心知肚明,只是這張紙沒有被捅破,石秀的告密讓楊雄顏面無存,羞憤之極,巧借老婆誣陷石秀無禮之言,將石秀趕出家門,.息事寧人。

而此時的石秀應該自知自明的消失掉,但這傢伙隱藏數日,將姦夫殺死在楊宅後門,將這個秘密公佈於天下,讓楊雄無地自容,無法混跡官場,無顏面對鄉鄰,接著石秀又劫持潘巧雲上山,當面逼問姦情,讓楊雄痛下殺手,而此時的楊雄仍然心存戀念,讓潘巧雲悔過自新。若非潘巧雲求死用話激怒楊雄,楊雄不會殺死老婆的。

從潘巧雲的話,”跟你作三年夫妻,不如跟和尚作三天夫妻”。上分析,楊雄身患性無能生理病,有夫妻之名,無夫妻之實。潘巧雲殉情而亡。

而石秀一步步把楊雄逼迫到家破人亡的地步,不僅毀了家,丟了官,成了被通緝亡命天涯逃犯。真夠慘的。

真是交友不慎呵!





厚土高天識君


問石秀為什麼盯上潘巧雲的姦情前。要問問潘巧云為什麼要先去召惹石秀。潘和海和尚兩人有奸,嫌石秀礙事於是象楊雄汙告石秀非理。把石秀趕了出來。要知道石秀不只是楊雄的朋友,他同時還是楊雄的員工。石秀原是個浪客,在楊雄和人打鬥時出手幫了楊雄,楊雄感恩生錢給他開了個肉鋪,掙的錢兩人分。而且楊雄並不太過問肉鋪的經營。這等於石秀掙的錢自己說了算。

放在今天,一個打工仔救了一個老闆,一步登天變成了店長。老闆還對他十分信任。這不就是傳說中的人生顛峰嗎?可正在這時,老闆娘為了偷和尚,把自己趕了出來,自已努力的一切一夜歸零,不歸零還要糟,如果說不清楚,自己的名聲毀了。今後如何立足?還有誰會信任自己。

所以,石秀這樣作,我認為是基於三點:1,報復。2,保護名譽。3,保楊雄的恩。

潘巧雲的問題是,她太小看石秀了。在她看來一的一個打工的外來者,能幹什麼?可她忘了,正是對方一無所有,幹起事來才無所顧及。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小馬公


拚命三郎石秀出於對結義哥哥楊雄的高度負責精神,以及洗脫自己調戲大嫂,貪汙肉款的罪名,他設計讓大哥楊雄將潘巧雲、海和尚捉姦在床,然後鼓動楊雄殺妻上梁山。可以說石秀並非是管閒事管過火了,而是為了兄弟兩肋插刀,忠肝義膽,他成功的摘掉了大哥楊雄的綠帽子,又憑自己的本事將楊雄推上梁山第32把交椅,他自己則做在第33把交椅上。楊雄能夠得到石秀這親的小弟提攜,是他三生有幸,否則他的下場和武大郎一樣,豈有風光日子可言?

楊雄是大宋的公務員,北京市的監獄長,但是他無論從武力還是腦力上講都屬於下乘,只是空有一個較高的職務。楊雄在執行死刑犯後,獲得了一行橫財,但是他的下屬張保不服, 於是在楊雄的歸途中半路劫道,意圖殺人掠貨。楊雄明顯武藝不精,張保帶著兩個流氓將楊雄打得無還手之力,正值危難之時,石秀出手相助,三下五除二將張何等人擊敗,獲得楊雄稱讚。楊雄考慮到自己雖為公務員,但是藝不精人,德不服眾,於是將石秀納為兄弟,還讓石秀管理他的肉鋪生意。石秀本來是貧下中農,獲得兄長楊雄信任後就幹起了屠豬賣肉的生意,很快奔了小康。

楊雄作為大宋公務員,日理萬機,經常不落屋,因此嬌妻寂寞難奈,於是外人通姦。石秀當了肉鋪的老闆後,日子過得滋潤,見大嫂貌美如花,心中暗暗喜歡,但是迫於道德倫理,石秀一直將這份感情埋藏在心中。潘巧雲見石秀偉岸英俊,想與石秀一翻雲雨,奈何石秀跟武松一樣不解風情,還教導她婦人之道,她一怒之下與海和尚有了姦情。丈夫惑於她的美貌,在家裡甘當爬耳朵,但是石秀卻看出大嫂的姦情;石秀認為大哥可以享有大嫂,他自己也可以擁有大嫂,但是大嫂不能有第三個男人,見到大嫂與海和尚通姦後,他怒氣不可自扼,將此事告之兄長楊雄。

潘巧云何等精於人情事故,見石秀引誘不成,還狀告自己通姦,於是一有機會就向丈夫楊雄吹枕邊風,說石秀不懂知恩圖報,不僅貪墨肉鋪銀錢,還貪圖她的美色,多次調戲她,讓她清白不保。楊雄禁不起美女老婆的枕邊風,於是關閉了肉鋪,意圖將石秀趕走,因為他打不贏石秀,又不想傷害兄弟感情!石秀得知情況後,心中氣憤異常,為了洗刷自己的冤情,同時讓大哥摘掉綠帽子,於是他設計讓楊雄捉姦在床。楊雄捉姦在床了,但是他還想夫妻和睦,安穩過日子,石秀不斷的扇風點火,誘使楊雄將丫鬟與夫人殺害,不得不落草為寇!


大秦鐵鷹劍士


大家都知道梁山上的頭領並非個個都是好漢,而石秀也屬於非好漢的一員。且不說影視劇中扮演石秀的演員形象如何,邏輯文史姨心目中的石秀,純粹就是一個既敏感又猥瑣的無賴罷了。

石秀剛出場時算不得出彩,打抱不平的劇情也很俗套,楊雄覺得這個小夥子和自己義氣相投,又是無家可歸的漂泊之人,居然就與他結拜為兄弟,還讓他去肉鋪幫忙。可以說楊雄的的確確是石秀的貴人,至少石秀很長一段時間不用考慮溫飽問題了。

當石秀初見潘巧雲時,施公是按照石秀的視角來描述潘巧雲的,但關於潘巧雲外貌的描述卻有點“辣眼睛”,潘巧雲是長得漂亮,穿衣風格也很嫵媚,但我們能確定的是潘巧雲確實是穿衣服了,而石秀腦海中卻yy出了一個暴露大嫂的形象(具體描述不再這裡寫了,審核不會通過的),所以可以斷定,石秀初見潘巧雲確實是動了歪腦子的,這是全書除王慶外的第一人了。

施公為什麼要這麼寫,我想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斷,在yy完大嫂後,石秀就斷定此女子並非是什麼好東西…大哥大姐們這毫無道理可言啊,是不是說所有穿低X裝的女子臉上都寫著“請侵犯我”四個大字呢?怕是男士們想太多了吧!當然潘巧雲並非是什麼賢良淑德的女子,婚內出軌道德敗壞,楊雄頭上的綠光久久揮之不去。

不得不說楊雄的心確實大到不像話,取了了二婚女子,還允許她給前夫做法師悼念,更厲害的是在石秀告發潘巧雲後,楊雄居然輕易就被潘巧雲“策反”了,還趕走了石秀,實在是讓人想不到。按照常理角度來看,楊雄的綠帽子會一直待下去,而石秀與楊雄也非親非故,但他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於是殺了裴如海,還教唆楊雄殺了潘巧雲和她的丫鬟。

《水滸傳》中的反面女性人物很多,相比而言潘巧雲是最人畜無害的那個了,但拼命三郎石秀就算是犧牲別人性命也要洗脫自己的汙點,手段難免有點過激。同樣是殺嫂,武松殺的是親嫂,這親嫂可是殺了他的親哥哥,而石秀殺人的動機只是覺得自己委屈,需要發洩,說白了楊家的事跟他半毛線關係也沒有,但這一刀下去,為了所謂的兄弟情,一下子帶走了三條人命,單論此舉,石秀已不能被稱之為好漢。

對於楊雄殺人後的路怎麼走,石秀倒是很坦然的邀請他去梁山落草,從此楊雄這個節級正式淪落成為囚犯。至於梁山與祝家莊的恩怨,雖說是由時遷偷雞而起,但其實是由石秀燒村砸店而爆發。所以當楊雄、石秀二人上山時,晁蓋要殺他們也是十分正確的舉動了。


所以晁蓋死的真冤啊…


邏輯文史游


這是我一直認為,找老公絕對不能找特別講“義氣”的人的原因。

在石秀殺嫂的故事裡,我們簡化劇情,總共有3個人。石秀、楊雄、潘巧雲。

石秀原本是個賣馬的,後來折了本錢,靠打柴為生。所以對石秀來說,打抱不平有兩個好處:第一個,伸張正義,幫助弱小;第二個,如果這個好習慣被比他強的人看中了,人家分分鐘包養石秀。所以,在結識楊雄後,石秀很容易就得到了潘巧雲老爹的青睞,出資讓他開肉鋪。石秀雖然不拿工錢,但生活比打柴肯定好多了。

潘巧雲是當地潘公的女兒,潘公本人是富戶出身,找女婿都是找的倒插門的。所以潘巧雲和潘金蓮最大的不同就是:潘巧雲不靠老公養活的。逼急了潘巧雲休了楊雄,在理論上都是可行的。所以潘金蓮找西門慶,是為了傍大款;和潘巧雲純粹為了爽,還是不一樣的。

而楊雄在這個關係裡非常尷尬。混不吝的性格讓他有個好兄弟。同時,老婆平日裡的風言風語他是知道的,但楊雄也不怎麼言語。

這樣一來,石秀很尷尬:

對楊雄一家來說,兄弟石秀是個外人。所以枕邊風一吹,楊雄就和石秀不好了。所以石秀要表現出自己是一個完人:比如他開肉鋪要記錄好賬目,儘量不給自己花錢。

道德的要求是相互的,石秀也必須要求潘巧雲在道德上沒有瑕疵:

因為,義氣的核心就是:我的就是你的;你老婆就是我老婆(誤),你老婆偷漢子,就是丟我的臉。

說到底,結義兄弟裡,叔嫂之間是競爭關係。

所以石秀做錯了,就沒人養著自己了;潘巧雲做錯了,大不了他和楊雄義氣落草。

只賺不賠。

那就得把潘巧雲朝死裡盯,有一點錯誤,弄死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