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為什麼沒落了?是因為現在的人浮躁了嗎?

眾生即空


常常都有人說,現在我們也看到很多寫手寫武俠故事啊,怎麼武俠就這麼沒落了呢?為什麼現在沒有大師級別的人物出現呢?哪怕一個優秀一些的武戲作家,都那麼少見呢? 其實仔細想想,我們現在這些關注武俠的人,其實很可憐。我們一面熱愛武俠,一面又在浮躁中毀滅武俠。 我這麼說是有原因的。 當然了,有的人會說,武俠的沒落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武俠的模式已經落後於時代,和現代人的觀念和方式不再同步,所以武俠的死亡是必然的。 這樣的觀念有一定道理。 武俠在當今現代社會中, 相對於玄幻,言情,都市類是相對冷清。我覺得有很多原因: 1.武俠小說不好寫,能寫好的人太少,因為武俠小說不像其他類型的小說,她吸引人的地方側重筆法側重閱歷,而其它小說側重思想,只要能給讀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就好,並不很側重文采。這樣也更大眾化。(對於作者) 2.現代人相比較而言會更傾向於太過玄幻或太過現實兩個極端,這樣會更滿足讀者的慾望,而武俠小說過於折中。(對於讀者 ) 3.武俠小說較其他類型的小說早,或許是想一嘗新鮮的感覺吧,讀者們大多數都避開了武俠,讀者少,這方面的作者也會變少。(針對人類劣根性)。呵呵。。。不好的地方,請指教啊。


寂寞眼鏡哥


個人見解有其中這三點:一是目前法制社會對武俠世界類似道德層面約束力加強了,武俠精神雖不可缺,但快意恩仇的武俠方式也容易觸碰法律底線;二是現在社會是經濟至上,要想給家庭帶來好的生活,金錢作用是不可忽略的主要因素,賺錢成為社會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俠士自古以來少有發財的;三是武俠世界和國外的騎士文化與牛仔文化類似需要一個尚武的環境,現代社會高度規則化,紳士風和淑女範與大家影視中看到的武俠精神處理問題完全不一樣。實際上中國的武俠文化中的自強不息,互相幫助,鋤強扶弱,快意恩仇精神一直存在大家的血液裡,只是現在實現渠道和方式不一樣了。武俠精神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明天165039478


作為一個資深的武俠迷,金庸小說,古龍小說歷歷在目,自己受武俠小說影響較大,特別是的是古龍的小說;想想自己看武俠的時候,激動整宿睡不著覺,整天到晚想著仗劍走天涯,真是懷念那段日子。

武俠小說落寞的主要原因還是時代變了,身邊也有很多喜歡看小說的朋友,我也多次像他們推薦經典的武俠小說,但是他們都不敢興趣,武俠最鼎盛的時候還是80後,90後看武俠的都少了,個人感覺這是個輪迴,總有一天武俠會回來的


山丘1738


經濟時代而 義不養財 人們追求的都是錢財第一 第一點 第二點 現在社會不崇尚英雄 痴迷娘炮 第三 法制社會下的義氣還沒有成熟 後面希望國家鼓勵推崇英雄 的風氣 再就是雖然義不養財也希望取之有道吧


雷斯托佛


寫武俠劇,總得也要對江湖有個瞭解吧,也許是現代人不善於閱讀了吧,看小說那些年,連電視機都很少,而現在,娛樂媒體太多了,這就應該是被時代取帶的原故吧,不過也還有不少人在看。寫、固然有人寫,可被發現,或許是N多年以後的事。


鄉村快車網


高中時代,寫過武俠書,不過夭折了。其實大多數人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不過後來被現實慢慢磨沒了。現在選擇種類太多,武俠書讀者也降了很多,重要是像金庸、古龍這樣的超一流武俠作家不再有了。快餐文化的盛行對武俠衝擊也很大。


老三微聊


武俠是一種文化,它需要一棵恆心、靜心、慢慢的去悟!武學也可以悟出人生,只是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了,沒有幾個人可以靜得心下來慢慢的去悟、去理解!須然是這樣,但我相信武俠永遠都不會沒落,在中國人裡深深的紮根在內心深處,社會萬事萬都在變化,新出的事物紅了,舊的事物自然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月有陰晴圓缺,武俠也自然一樣,但是武俠的影響力永遠都存在中華大地!


145872335


武俠的落寞,他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謝幕!


宗強74912438


自金庸古龍後再也沒有出色的武俠經典出世,武俠是一場夢,而所有的夢都會醒來,武俠不死,只是會逐漸消亡。看著武俠的後繼無人,不免惆悵,彷彿做了好久的美夢終於做不成了,曾經的精神家園現在徹底荒蕪了,如今連武俠的旗幟金庸先生也已悄然離去,江湖猶在武俠夢醒。


用戶8578967414076


現代人大多浮躁是事實,但和武俠的沒落似乎沒有太多聯繫。浮躁的是人心,而人心是不定的!喜好自然也會隨著時代變遷而發生變化。

武俠小說是時代產物,如果知道因緣聚合的道理,那麼,一切都在情理之中,看似沒落,說不準一部經典作品會應運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