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低眉屈膝的俘虜,站在藝術的巔峰

書法發展到唐宋之際,已諸法完備,體系瞭然,後之來者心摹手追,也無非是集大成之後而別生姿態罷了。能自成一體而被世人公認者,幾成絕響。而宋徽宗趙佶所創的瘦金體無疑是最為獨特一種書體。瘦硬挺拔,飄逸犀利,強烈的輕重對比,掩卷之餘,歎為觀止。這是對所有書論進行背叛的嘗試,這是對所有書法風格背離的一次踽踽獨行。

作為低眉屈膝的俘虜,站在藝術的巔峰

宋徽宗趙佶書《女史箴》詞句

有人可能因為草書的難以識別而不能領略草書之美,而對於瘦金體,就算是對書法沒有任何瞭解,甚至不認識漢字的人都無不感嘆其藝術張力的震撼。楊仁愷先品其為:“其結體疏朗端正,下筆尖而重,行筆細而勁,撇捺出筆鋒而利,橫堅收筆頓而鈞,整體道麗瘦硬。”

作為低眉屈膝的俘虜,站在藝術的巔峰

宋徽宗書法局部

自古至今,中庸之道的哲學思想在書法藝術上體現的淋漓盡致。虛實,背向,俯仰,輕重,方圓,勁挺柔美的辯證統一是書法實踐的準則,正如《書法雅言》雲:臨池之士,進退於肥瘦之間,深造乎中和之妙。而瘦金體則是一種極致的美,美的炫目,美的讓人豔羨但又帶著一種無法接近的孤高。杜甫詩云:“苦縣光和尚骨力,書貴瘦硬方通神”,那麼趙佶的瘦金體已是出神入化了。

作為低眉屈膝的俘虜,站在藝術的巔峰

宋徽宗書法局部

班固投筆從戎,魯迅棄醫從文,他們都可以自由的選擇。如果趙佶他也可以自由的選擇一次,他一定不會去做深宮大殿之上的九五之尊,他可以是生在官宦富貴家多情牽念的翩翩公子,亦如納蘭若容,他可以是心懷錦繡文章的落魄文士去當壚賣酒,堪比司馬相如,即如《宋史》所言:“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任用奸相,不振朝綱,搜刮民財,聲色犬馬,屈膝亡國,身死異域,身後罵名滾滾。獨自憑欄處,只能感慨:玉京曾憶舊繁華。萬里帝王家。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家山何處,忍聽羌笛,吹徹梅花。

作為低眉屈膝的俘虜,站在藝術的巔峰

宋徽宗書法局部

浪花淘盡之後,汗青史冊上有血與火的斑駁,那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無奈喟嘆,在浩瀚的墳典之中偶爾遺落幾篇紙帛,寫記著當時只道是尋常的片段,是書法人頂禮膜拜的筆痕。歷史歸歷史,藝術歸藝術,趙佶的面目便沒那麼可憎了。

作為低眉屈膝的俘虜,站在藝術的巔峰

宋徽宗書法局部

學書人遍覽諸家,取王右軍之灑落,成就一分雅緻,取顏魯公之樸厚,成就一分雄渾。豈可因宋徽宗趙佶是無道的亡國之君而忽略其在書法上的獨到建樹?瘦金體瘦而勁挺,撇捺之間,彈性十足,如空谷臨風之幽蘭,搖曳生姿,點畫鉤挑,爽利跌宕,韻味悠長,光華奪目燦若雲霞。

作為低眉屈膝的俘虜,站在藝術的巔峰

宋徽宗書法局部

作為低眉屈膝的俘虜,站在藝術的巔峰

宋徽宗書法局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