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與宋江,為何關係越來越差?

ctxb567


柴進莊上初見,武松是個默默無聞的毛頭小子,寄人籬下,還備受冷落,而宋江已是名滿江湖的一流人物。英雄惜英雄,宋江十分賞識武松,送錢送物,誠心結交。武松感佩不已,便認了宋江當大哥。一年多後,孔太公莊上相見,武松歷經滄桑,一身狼狽,宋江對武松又是萬般憐惜。宋江讓武松跟自己一起去花榮處,武松拒絕了,並說“只是由兄弟投二龍山去了罷。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在陽穀縣,在孟州,武松見識過官場的黑暗,以他的性格,不可能將自己的身家性命託付給貪官汙吏,他的“招安”,不過是隨口一說。

二人別情依依,宋江給武松指了一條“明路”:到二龍山後,攛掇魯智深和楊志接受招安,日後到邊疆,一刀一槍博個封妻廕子。兩番囑託,武松都未答言。桃花山下,武松見到了孔亮,出於江湖道義,他提出集合三山(桃花山、二龍山、白虎山)之力打青州,以救出孔明。青州城池堅固,楊志提議藉助梁山的力量,魯智深也表示了贊同。武松在二龍山排第三位,沒有太大的話語權。青州府裡,宋江邀請眾人同歸梁山。過了一段時間,魯智深提出去找史進,宋江讓武松同去,二人這才有了單獨對話。

菊花會上,天罡地煞歸位,宋江志得意滿,意氣風發,興高采烈地作了一首《滿江紅》,並令樂和單唱這首詞。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時,只見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武松是個豪爽之人,但絕非不明事理、沒有頭腦之人,此時的“叫”必是壓抑已久。在收服朝廷降將時,宋江有三招:一、打敗對方;二、假意讓位;三、以招安拉攏對方。武松想當好漢,也適合當好漢,不想噹噹軍官,也不適合當軍官,而宋江一心招安,一心通過戰爭建功立業,這是他們二人分道揚鑣的根本原因。

接著李逵的胡攪蠻纏,使得問題的性質也發生了變化。此時的宋江已不是武松的知己和老大哥,而是梁山的第一領導者,這也不是兄弟間鬧矛盾,而是以下犯上。次後,宋江對武松說:“兄弟,你也是個曉事的人,我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如何便冷了眾人的心?”“改邪歸正”,若此時為“邪”,上梁山為“邪”,兄弟情義不也是“邪”的嗎?武松一時啞口,魯智深接過話頭說“只今滿朝文武,多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其實這也是武松的心裡話。

六合寺裡,宋江去看武松,雖然不死,已成廢人。武松說:“小弟今已殘疾……已作清閒道人,十分好了。”宋江只說了四個字——“任從你心”,看似絕情,其實也是無奈。宋江心裡早就明白,招安不是所有人的心願,但兄弟們不忍別離,只得少數服從多數,換句話說,要委屈少數人,以成全多數人——武松就是少數人之一。武松心裡也明白,招安不是自己的追求和歸宿,但還是願意成全兄弟之義,即便是捨生赴死。


上頭派掌門




《水滸傳》是一部荷爾蒙爆棚,腎上腺素飆升的小說,全程行雲流水沒有一句廢話,在武松的個人傳記結束之後,還有很多梁山好漢要寫,後面還要寫兩敗童貫、三敗高俅、拉鋸招安以及徵四寇,作者沒有多餘的閒筆再寫武松和宋江的兄弟之情。要知道,作者寫的是《水滸傳》,而不是《宋江傳》,更不是《武松傳》,所以二人後來的交集並不是很多,也給讀者造成了他們關係大不如前的錯覺。

沒錯,武松是反對招安,他是個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的人,不會藏著掖著,但以此作為二人關係出現裂痕的證據,未免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要總是站在陰謀腹黑的角度解讀《水滸》,武松和宋江沒那麼小家子氣。



事實上,武松是全書第一個提出招安的好漢,當時武松和宋江在孔太公莊上重逢,宋江想讓武松和他一起投奔清風寨的花榮,遭到武松婉拒,並說道:“便是哥哥與兄弟同死同生,也須累及了花榮山寨不好。只是由兄弟投二龍山去了罷。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

如今武松在梁山菊花大會上公開反對招安,面對他的出爾反爾,宋江反駁他幾句,也是合情合理的,但二人斷然不會因此就產生了隔閡。至於武松排名低了,導他對宋江心懷不滿的說法更是空穴來風,武二哥要在乎這些,就不是直若天神的武二哥了,真沒覺得他會在乎這些虛名。



更何況,我認為武松排第十四一點也不低,看看排在他前面的十三個人,無論是地位、貢獻、名望等影響梁山排名的因素上,哪一個人比他差?不要把一部義薄雲天的江湖豪客傳,楞是解讀成勾心鬥角的紙牌屋。

我是西嶽頑石,一個放浪形骸的歷史神侃手,一個狡猾多變的腹黑腫裁,一個半打節操的現實教主~~~


西嶽頑石


宋江與武松本無交情,只是因為宋江在鄆城當押司時因“生辰綱”之案給晁蓋吳用通風報信,晁蓋為答謝宋江送一封答謝書信和不少銀兩,被小妾閻婆惜發現,以此書信威脅宋江,宋江無奈之下竟然誤殺了閻婆惜。宋江殺人,吃了官司,他逃命到了柴進府上。

柴進是大周皇族後裔。大宋的皇帝,曾經給他過免死鐵卷。此人不缺錢,不缺地,所以手底下養了很多為他賣命的人,這些賣命的人大多數是因為犯事吃了官司,沒處去了,才來投靠他的。武松就是柴府中的一員,因為武松沒有背景在柴府混的並不好。恰好這時宋江也來到柴府,便與武松認識,他看到武松是個漢子,有意結交武松,並拜了異姓兄弟。宋江畢竟在官府當差,知道的事情多,當了解到武松的身世和犯得案子。宋江告訴武松:你在家鄉打的那個惡人沒有死,官府不追究他的責任。武松十分感謝宋江,就考別了柴進,回家尋訪他的親哥武大郎去了。此時宋江與武松分別,兩人的內心依依不捨。宋江把自己身上的銀子全給了武松。

別後宋江,武松幹了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景陽岡武松打虎,再到武松鬥殺西門慶,一直到武松血濺鴛鴦樓,被逼上二龍山等。而宋江是因為題了反詩判了死刑,被李逵等梁山好漢救了性命,也被逼上了梁山。在宋江攻打完了高唐州之後不久,魯智深、武松以及楊志就又投靠了梁山,此時宋江與武松又重新見面了。

宋江與武松的關係為何會越來越疏遠呢?從《水滸傳》裡可以看出出了端倪,其主要原因是:

1、排名不公 魯智深、楊志、武松投靠了梁山,到之後為這108將排名座次的時候,魯智深、武松、楊志的排名都相對的不公平。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排名第十三位,天傷星行者武松排名第十四位,天暗星青面獸排名第十七位。本來在楊志之下的武松,反而在排名上領先楊志人家武松、魯智深、楊志投靠梁山

2、招安問題 宋江在晁蓋死後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廳,打出“替天行道”的大旗。其實是替宋天子行道,他只反貪官不反朝廷。招安是宋江心中的一件大事,他經常和別人探討招安事項。武松曾經在大家面前公開反對過宋江所堅持招安問題。這就觸動宋江的底線,武松反對他是絕不允許的。武松武藝高強,而且手下有很多兄弟。他若是反對,對宋江非常的不利,宋江也知道武松和自己不是一條道上的人,因此宋江不喜歡武松了。這樣兩人的關係就越來越疏遠。

3、對高俅的問題 當梁山好漢抓住了高球,林沖,武松魯智深和楊志等人急於殺身高球,而宋江卻安排盧俊義把高俅保護起來,防止被仇人殺死。林沖與高俅有著血海深仇,武松這個人是特別的嫉惡如仇,他見到高俅,恨不得為林沖報仇,但是宋江總是在從中阻攔。這就形成了宋江與武松之間的關係越來越來疏遠的原因。

其實宋江和武松根本不是一類人,他們之前的關係好,只是在對方都不瞭解情況下所建立的,一旦雙方都瞭解了對方的性格以及志向後,那種關係就迅速的瓦解了。

武松一生受朝廷或官府所害,所以他心中有陰影,一直到最後打方臘斷臂之後,他也沒有接受朝廷的封官,而是去六合寺終老,這期間宋江對武松並無關心和照顧。


海納百川233699882


一、按現在社會的理解武松殺嫂很難說是錯的,但在有法可依的大宋可以說是大錯特錯。做為執法者的都頭捕快,應該由法律去管兄長被害案,不應自做主張,擅自殺人而導致自己一生不安,也正是因為這個,整個武家人從此無光彩,輩輩慘悽。武"松"想鬆開心意放下包袱,但再也做不到了。英雄氣短,在武松這裡淋漓盡致,加劇了家庭悲劇武松難棄其咎。潘金蓮再該死,武松無論從親情、法律的角度,也不可殺人,有政府做主!自相殘殺無好果子吃。蔣介石孤島了卻殘生,溥儀安度晚年,國民黨俘虜全部被釋放,你可以看出兄弟相爭的合理方式,毛澤東的偉大在這裡表現的淋漓盡致。自殘者殘己。

二、宋江長得黑,只能有個不明不白的閆婆惜伴陪。實際上宋江也不善於家庭生活,小文吏的押司將就了情人做老婆廝混。露暴通盜之跡,婆惜要告官,宋江就兇刃相向,連個娘們也打不過拿不住放不過,採用殺人手法解決問題,宋江非真英雄也。倒是搶了扈三美娘熱情地要強送給長得很差又好色的狠角色矮角虎王英做老婆。宋江誠然是恨女人的。宋江是變態的,宋江本想將扈三娘納到自家床上,但是自己手無縛強之力,又怕王英罵又"想"與無英雄之質的惡人王英做"朋友",便忍痛而割愛。李逵時常用大板斧逼宋江,看似李逵誤解宋江,實質上李逵最知宋江真實面目。宋江的"假仁假義"沒有暴露那麼多,是李逵不時糾正的結果。宋江一生之中一個重要的老師,第一人便是李逵這個狂人。

三、武松衝動殺嫂,讓武家加劇了損害而臭名遠揚。武松人世間是待不下去了,就殺一條血路出來破罐子破摔,打虎英雄變成毀家幫兇的武松戴上一個搶殺來的頭戒,裝扮起來東走西竄,成了真正的強盜。"見不得人了",要活下去只能離開正常的社會和正常的生活。拼了命丟了條膀子打方臘、徵遼蠻護國護民,總算又掙回了些重返社會和社會生存的資本,在六和寺(對武松而言,此時雙倍的天和地和人和了)了卻殘生。

四、武松殺嫂帶來的傷痛和生活感悟,因此對宋江的無能是一清二楚的,瞧不起被各路強盜強塑起來做頭領的宋江,是理所當然的。但人的本性是一生難變的,即使自己硬把自己做成了修行人修正自己的不足,對宋江改變了自己生存處境卻也不抱感恩之心。武松只是沒有再發作起來搞內鬨,修行起了作用(佛教還教育了魯達),如果忍不住怒火殺了宋江或砍了宋江一條腿,武松就連立足之所也沒有了,更不會有六和寺度餘生了。梁山者良山,有容氣度,讓失德失心到無底線的社會的渣子們有了最後的立足之所,又因為被急欲重返社會和正常生活眾人要挾的宋江的"領導"下,通過投降、打方臘、徵遼等鳳凰涅槃式的強力修正,掙得了重返社會安身立命的資本。山者善也,宋江送也,送眾人迴歸。


空谷迴音70104799


第一個反對招安的,這叫山東好漢敢做敢當!第二個心不甘願,隨大軍親征南臘,滿面怒氣而忠義可嘉的真武松,單手擒方臘不是為了宋江,而是對孫二孃的慘死再加上自已的嫉惡如仇山東好漢之本質而己!忠可嘉,義可取,對宋江這人也可叫忠義兩全了。自上粱山後徵南臘,對得起《忠義》這二個字了!六和寺就是他選擇宋江儘自己的最後一個擔當,更是報答宋江大哥的義氣!走那隨那而己……這就是不進京受封,而看清江湖險惡的真武松!!!


泥土芬芬田園生活者


英雄與小人不同為謀


生活點滴匯


武松看透了宋江的人品,與自己心中的形象漸行漸遠,心寒了,心淡了,兩人的關係也遠了。


菩綈樹


答:我認為武松與宋江的關係越來越疏遠的原因:其主要原因是作者的筆墨所造成。寫書者是按時代並按推理小說的情節而言:再言之當時是宋朝現時去追根問底需去那裡追究呢?


L汝7霜下小白菜


宋江熱衷於招安,而武松反對招安。


阿清98540


道不同不相為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