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養雞如何加強產品質量管理?

陳威峰


我來談一談我的經驗:

1、育雛:4-6周,根據天氣情況,天暖早點搬上山放養,天冷就遲點,第一個月用全價料,第二個月開始,全價料慢慢過渡到發酵料(玉米粉+糠+豆粕+益生菌)。山上條件艱苦,所以小雞階段一定要把底子打好。

2、放養:只喂發酵料,有益生菌所以球蟲之類的病都不會發生,雞舍按時消毒;及時掌握天氣變化,天氣變壞前用中成藥提前喂,預防感冒。

3、養殖時間:不同雞種不一樣,我養的這些雞,在160-170天開始下蛋,所以我要到180天才開始出欄,這個很重要,養殖時間不夠什麼都白扯。

養雞這兩年交了不少學費,總結出來的經驗就是:要品質好就得按自然規律來,時間要夠,不要一會喂這個藥,一會加那個色素,這些所謂的黑科技多了,雞樣子是很好但肉質不好……當然純生態養殖,代價很大,不用西藥不用抗生素,成活率是個問題,就看你怎麼取捨了。




屯裡屯外的小卡


現在的人們都追求高質量的生活方式,生態雞產品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要想在市場上立足,必須是靠的是產品的的質量來樹立好的口碑,長期保持雞和雞蛋的高品質,要想品質好,就要加強產品質量的管理.

1,放養時間.每天在外活動時間不少於6小時,雞隻有大量的運動,蛋和肉的味道才會好起來.放養時間充足,雞可以採食到一定數量的野生飼料,也可以降低飼養成本的.

2.足夠的野生飼料充分利用,雞在放養的過程中,充分的和土壤接觸,能夠獲得一些人為不知道的營養因子,有助於提高產品的風味.放養可以提供雞群採食野生飼料的良好條件。

3.不要過早追求讓雞很早就開始下蛋.過早雞蛋的含水率會高一些,品質就不好了。

4.必須保證雞群的健康狀況,合理利用藥物.雞舍必須通風良好,雞糞隨時清理,減少疾病的發生.

5雞和雞蛋都要按照生長規律進行,不要過早,也不要推遲上市,保證隨時都是新鮮的.

任何一種產品只有質量保證才會有有市場.


黃曉紅果果


養生態雞如何加強產品質量管理?隨著人們對生活條件的改善,國家對食品安全的嚴格要求,人們餐棹上越來越多的優質食材不斷提高安全,雞蛋是每人每天都吃上一至二枚,對人民增加高蛋白,增強體肌免疫力,是大有好處的,但說起雞蛋也有好與賴之區別,如生態散養雞產的蛋要比籠養雞產的蛋,其營養成分更比豐富一些,生態雞在樹林草地養殖,吃些野生蟲子,飛餓,草樹葉,等,由此可見,它有動物及植物食源,比一般籠養雞要優勝一籌,給人們提供了更精至更安全食品。


張國老一565558596942


既然是生態雞,就要遵守自然規則,少做人工干預,當然驅蟲做疫苗還是要做的,儘可能的減少使用化工類產品,可以使用微生態類和一些中藥調理雞群健康,其餘按照自然規則,不要一味要求生產性能,要求健康,體現雞群福利。


勤之家


如果要養生態雞。那就是要從雞苗做起。進行嚴格的管理。要讓雞從小就生長在一個無汙染的環境!而且要放養。讓雞在野外自己覓食!在日常的餵食中不能使用到飼料。可以用玉米、糠、麥皮來餵食!我們這邊還用過榨花生剩下的花生餅來喂!這雞長的非常好!抵抗力強!肉質非常好吃!


小媛看農村


所謂的生態雞就是生態養殖的雞,最好是放養。不要人為的干預它的生長,有條件的可以建立物聯網讓養殖過程透明化,公開化,讓消費者隨時可以看到養殖過程,建立良好的供應關係。以良好的品質+市場推廣佔據不可取代的市場。加油


飛兒的美麗鄉愁


生態雞,要在生態環境良好的狀態下生長,不吃激素飼料,不用化學藥品及抗生素,吃五穀雜糧,在山林裡放養,增加運動量。採用一些中草藥和微生物製劑,提高免疫力,促進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