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野自然博物館:在城市中探索自然野趣

2018年即將畫上句號,對於成都這座城市來說,又多了一處特別的打卡地——拾野自然博物館。成都拾野自然博物館是四川第一家非國有自然博物館,也是中國首家城市綜合體自然博物館。

博物館+城市綜合體:

近距離體驗自然野趣

愛默生說:“培養好人的秘訣就是讓他在大自然中生活”。但是對於生活在“水泥森林”中的人們來說,親近大自然成為了一種奢求。為了彌補大家的這種遺憾,成都拾野自然博物館把“自然”搬進了城市中心的地標建築——“成都339”城市綜合體內,並以“城市中心+野生自然+互動體驗”的全新模式,開啟了中國自然博物館入駐城市綜合體的先河。

拾野自然博物館:在城市中探索自然野趣

“拾野自然博物館秉承著‘城市中心、重拾野趣、連接自然’的建館理念,旨在城市中心,為大家提供一個連接自然、親近自然的目的地,讓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能夠以最便捷的方式來體驗自然的樂趣和接受科普教育。”李愛民館長在談到為什麼會在城市中心建造拾野自然博物館時說道。對於成都人來說,與之前想要去野外體驗需提前做各種攻略和舟車勞頓相比,現在大家茶餘飯後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親近自然的樂趣和接受科普教育,十分方便。

拾野自然博物館:在城市中探索自然野趣

拾野博物館第一期場館面積達7000平方米,陳列展品1200餘種,數量8000餘件,主要有野獸部落、物種天堂、爬蟲秘境、動物劇場、中國雙寶、貪吃小屋、蟲林秘語等7大主要展示服務區。野獸部落中,生活著巴塔哥尼亞豚鼠、松鼠猴、孟加拉豹貓、白耳狨、二趾樹懶等珍稀動物,有一種踏入“瘋狂動物城”的感覺;在爬蟲秘境,碗口粗、長達數米的蟒蛇等動物,在透明展示櫃中從容劃過,彷彿重現哈利·波特與蛇對話的場景;而到達物種天堂,更迎來超強視覺震撼:國內最大亞洲象標本卓然而立,兩側是“怒吼”的獅、豹、虎、熊等珍稀猛獸的標本,置身其間,仿若檢閱百獸,無比威風;雙寶館的川金絲猴和大熊貓告訴你原來國寶身上還有這麼多的秘密;在貪吃小屋,你可以體驗餵食小香豬、設特蘭矮種馬等小動物的樂趣。

拾野自然博物館:在城市中探索自然野趣

拾野自然博物館:在城市中探索自然野趣

不同於其他的動物園,在拾野博物館內,你可以非常近距離地觀察活體動物。據李館長介紹,博物館在動物和人之間做了很好的隔離,力求做到在人與動物互不打擾的情況下進行參觀。小朋友在參觀的時候也不用擔心被咬傷,以及人與動物之間病菌的相互傳染。同時,在館內參觀的時候也不會聞到動物身上散發出來的異味,這是因為博物館為動物設置了獨立的新風系統和空調。除此之外,博物館處於商業綜合體內,完全不用擔心因為天氣的原因而影響到參觀的樂趣,無論是颳風下雨還是烈日高照,人們都能到館內來“拾野”。

對於拾野博物館入駐“成都339”,李館長表示,在成都的地標建築裡打造自然博物館在全國實屬首例,同時,對於引領城市綜合體文化具有典範性和示範性的作用。從目前全國城市綜合體的業態現狀來看,商業方面還是以百貨、餐飲等為主,但是互聯網對這些業態產生了很大的衝擊,而線下體驗則是對抗互聯網衝擊的一個有效措施。拾野自然博物館的入駐有助於進一步提升了“成都339”的文化品位與魅力,同時也有利於吸引優質商戶的入駐,從而帶動整個商業體的轉型。

博物館+動物園:

創意融合新典範

拾野自然博物館不僅是首家開在城市中心綜合體內的自然博物館,而且還是一家集動物園、博物館、體驗館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不同於其他動物園和博物館觀看項目比較單一,要麼只能觀看動物,要麼只能觀看標本,拾野博物館卻是既能觀看活體動物,又能參觀標本,還能跟小動物進行互動,可謂一舉多得。對此,李館長表示,這也是拾野博物館在定位上的一種創意和創新,想要嘗試別人沒有做過的。

拾野自然博物館:在城市中探索自然野趣

海百合化石

拾野博物館除了商業模式充滿創意外,在整個博物館內,創意也是無處不在。在物種天堂館內,動物標本不再是呆板地被樹立在那裡,而是非常逼真地還原了動物們在原生地的生存狀態。在這裡你可以看到獅子與斑馬決鬥、狼群追逐羚羊、長頸鹿在草原上閒庭信步……每一個畫面都栩栩如生,讓人彷彿置身於野外動物世界,與其說是標本,不如說是一幅幅藝術作品。除此之外,館內還陳列了一組藝術家Christopher Marley的作品,他將甲蟲和蝴蝶按照本身色彩、形狀進行創意組合,有的組合像由淡到濃的漸變畫;有的組合像山谷中充滿希望的鮮花。仔細觀察你還能看見中間用作點綴的像水晶一樣的昆蟲,不得不讓人驚歎。

拾野自然博物館:在城市中探索自然野趣

值得一提的是,拾野博物館在動物活體和標本的選擇上也花費了不少心思。據李館長介紹,博物館在動物種類的選擇上儘量做到與其他動物園有所差異化,主要蒐集一些關注度比較高又不容易見到的動物來進行展示。目前館內引進了許多國外的稀有物種,是其他動物園沒有的。“同時,儘可能全面地展現世界各大洲的不同動物,如果沒有活體,我們就用標本來補充。標本分澳洲、亞洲、非洲、北美洲等,標本無論是從藝術化創作、形態製作來講都是非常精美的,形態準確、姿態美觀自然,簡直可以把它們當做藝術品。”李館長說道,拾野博物館將標本陳列與動植物活態展示有機融合,互相補充,希望通過對生物多樣性的創新引領,生動地展示自然之美、生命之美。

除此之外,李館長表示後續還會引進更多的動物和標本,特別是本土一些大家不常見的動物。四川西南作為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之一,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但是身處其中的我們對許多動植物都不瞭解。因此,博物館希望讓這些生物資源能夠被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

博物館+研學:

比有趣更專業,讓專業更有趣

作為一傢俬營博物館,拾野致力於打造一個開放、體驗、互動、交融的“親民自然類博物館”,同時還對外提供公共文化服務,企圖構建一個展示多樣生物、探求科學新知的“自然高地”。

打造研學課程是拾野自然博物館提供公共服務的一個重要手段。據李館長介紹,在未來的一年內,博物館將打造至少50套精品課程,這些課程將結合博物館的實際情況和中小學學生的教學大綱進行編寫。“課程的內容將擺脫傳統的說教模式,我們不希望通過灌輸的方式去給大家傳播知識,而是比有趣更專業,讓專業更有趣,寓教於樂,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李館長介紹說。

拾野自然博物館:在城市中探索自然野趣

博物館,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賞為目的,收藏、保護並向公眾展示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見證物,其具有宣傳教育、學術研究、標本收藏和科普展覽的職能,研學就是發揮了其中宣傳教育的職能。除此之外,李館長還表示,作為一家博物館,拾野有職責把標本收藏好、展覽好、研究好、宣傳好,併為社會提供更多服務,把展品的知識以及展品背後的故事講出來,傳播開。同時,拾野博物館目前除館內的常設展覽外,還努力讓展品“活”起來,讓展品“走”出去,已在學校、社區、商場等地舉辦了多場科普展覽。

鏈接:

拾野自然博物館七大展館介紹

野獸部落

拾野自然博物館:在城市中探索自然野趣

館內的野生獸類大多生活在這裡,他們中有一些成員是夜行性的,比如來自美洲的蜜熊和樹懶、夜間活動頻繁的黃喉貂,還有活潑好動的松鼠猴、視覺敏銳的白耳狨、浣熊、兔豚鼠、綠猴、環尾狐猴等等。在野獸部落裡,同時有兩種動物榮升為媽媽,其一就是二趾樹懶,在開館前不久,她生下了咱們中國西部第一隻樹懶寶寶;另一隻就是白耳狨,你不仔細看都很難看得出來白耳狨媽媽的背上還有一隻小可愛。

物種天堂

這裡是生物物種標本彙集的地方,在這裡你會看到已經逝去的或瀕臨滅絕的動物標本,形態各異。威風兇猛的虎、憨態可愛的馬來熊、各式各樣的動物骨骼標本;你還能看見非洲草原動物捕食的經典瞬間,它們都生動地展現在場館內。這都要歸功於追求極致製作工藝的專業標本師傅,還原了它們,賜予動物二次生命。

拾野自然博物館:在城市中探索自然野趣

拾野自然博物館:在城市中探索自然野趣

爬蟲秘境

中國古人把動物粗略地分為“五蟲”——介、鱗、毛、羽、倮,而咱們爬蟲秘境區生活的多是鱗蟲,比如蟒蛇、蜥蜴。還有倮蟲,是指無羽毛鱗甲蔽身的動物,比如大鯢。除此之外,還有世界第三大陸龜——蘇卡達龜。爬蟲秘境的環境較暗,這樣設計是因為在自然界中兩棲爬行動物因為爭奪不過龐大的哺乳動物,所以只能選擇在陰暗的環境中生活。

拾野自然博物館:在城市中探索自然野趣

拾野自然博物館:在城市中探索自然野趣

動物劇場

這裡是一個小的開放空間,牆上展示著活靈活現的非洲食草動物頭肩部標本,右側的玻璃可以窺見戶外的細尾獴家族。場館一角是個有趣的拾野動漫小商店,陳列的是博物館的文創用品。

拾野自然博物館:在城市中探索自然野趣

中國雙寶

這裡是獨具特色的館中館,用來展示大熊貓和川金絲猴的影展,關於兩個雙寶還有這樣一個故事:曾經,有一位虔誠、風趣、吃苦耐勞的法國傳教士,他有個中國名字叫譚衛道。他不僅僅是位稱職的傳教士,更是知名的博物學家。他遊歷中國,尋找沒有被科學發現和命名的生物物種。1869年,他在四川雅安寶興縣的深山裡,發現了當之無愧的兩個中國國寶——大熊貓和川金絲猴。

拾野自然博物館:在城市中探索自然野趣

拾野自然博物館:在城市中探索自然野趣

貪吃小屋

上樓後,你會看到一個個小屋,生活著各種與人親近的動物——矮種馬、毛驢、山羊等都是些素食的“貪吃鬼”,說不定,許多小朋友人生中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和體驗這些耳熟能詳的動物,就是在這兒。在這裡與動物親密互動的同時也能獲取許多有趣的小知識。

拾野自然博物館:在城市中探索自然野趣

蟲林秘語

不要覺得蟲林秘語面積沒有其他展館大就忽略它的重要性。觀察中你可能會發現你的力氣可能會沒有甲蟲大;也不是所有的蜘蛛都會給自己織一張網;螞蟻龐大的家族分工原來還藏著這麼多的秘密。(讀者報客戶端記者 謝華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