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散文:騎在馬背上的童年

鄉村散文:騎在馬背上的童年

生長在鄉村的我,和馬有了不解之緣。五六歲時,我闖進了生產隊的馬廄裡,一下子被大馬們高大的樣子吸引了。長長的馬槽,排到南牆,排到北牆,大馬們排成排,響亮地嚼著草,對我這個陌生的小人打著響鼻。上工了,馬兒嘶叫,大人吆喝,大院裡立時活躍起來。

那年分隊,我家分了一匹棗紅馬,毛色像紅緞子一樣漂亮。棗紅馬放在伯父家餵養,我時常去看望它,伯父告訴我離它遠點,小心尥蹶子踢你。我起初遠遠地看它,後來忍不住到槽前摸摸馬鼻樑,鼻息熱乎乎的,馬兒昂著頭,似乎很友好,我得寸進尺,仗膽揪揪馬耳朵,馬兒靈活地搖搖耳朵,瞪著玉石般的大眼睛,安靜地優雅地嚼著草。

鄉村散文:騎在馬背上的童年

馬兒經常被栓在木頭樁上,它似乎非常不喜歡被拴著。每當我從馬兒身邊走過時,馬兒便會打打響鼻,點點頭,用圓圓的蹄子刨刨地,好像在說,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讓我奔跑吧。那次,我牽著馬出去溜,馬兒撒歡地跑了起來,我拼命拽著馬韁卻怎麼也拽不住,結果越跑越快,馬兒將我拖趴在地下,蹭壞了皮膚,我的兩個胳膊肘兩個膝蓋處都蹭破了皮,至今還有疤痕哩,四個疤痕猶如四個胎記亦或四朵小花,那是馬兒留給我生命永久的痕跡。那次,我氣得將馬兒拴在樁上,準備用皮鞭子狠狠教訓它一頓。老哥攔住說,你別打它,馬兒的天性就是奔跑,你要學會駕馭它,它就聽你的了。

夏天,我和老哥到東溝子去放馬。老哥翻身上馬,動作瀟灑。起初我倆騎一匹馬,那匹黑馬,跑起來還真挺風光和刺激的。後來我嘗試騎棗紅馬,老哥告訴我動作要領,我雙手緊緊揪住馬鬃,雙腿緊緊夾住馬肚子,但馬跑起來還是很嚇人,我像個皮球一樣顛起來,滑到馬脖子上,馬高昂著脖子,我險些掉下來,喊著讓老哥慢點,而他偏不。他總是逞能和夥伴們比賽,幾次他都跑在了前面,大黑馬成了他炫耀的資本,老哥說那是一匹從內蒙古買回來的達子馬,它最能跑了。很快我便學會了騎馬,能顛顛小跑,也能放馬奔騰。馬跑起來時耳朵向後緊抿著,我感受著呼呼風聲,呼吸著草甸上達子香花、苦艾草的香味以及馬汗的味道,心情無比豪邁。

鄉村散文:騎在馬背上的童年

找一塊水草豐美的地方,讓馬兒自由自在的吃草,只要不進莊稼地就行。我們可以捉魚,捉蛤蟆,找鵪鶉窩,偷西瓜吃……放馬的生活充滿了自由和快樂。

危險的時候常有,有一次過河時,馬一躍,我一緊張掉了下來,心想這下完了,不掉到河裡,也要被馬蹄踩扁,出乎意料,我只是掉到了岸邊,馬兒並沒有踩到我。老哥說,馬通人氣,關鍵時刻它會保護主人,蹄子下落時,它會躲開主人。

夏天的蚊蠓很厲害,有一種綠眼大瞎蠓很煩人,落在馬肚皮上或馬背上,叮疼了,馬的皮膚會抖動,隨之會用蹄子踢或用馬尾巴甩。每次發現綠眼瞎蠓,我都會快速出手拍死它。草地上的的小咬也很煩人,一團一團的,我裸露的皮膚也時常會被叮起包,如果蹲在馬屁股後面,馬兒用尾巴來回掃,成團的小咬就被抽散了,抽成了粘液,馬尾巴成了我安全的保護傘。

鄉村散文:騎在馬背上的童年

馬兒是很高雅的動物,喜歡吃鮮嫩的水稗草,不像牛,什麼蒿草都往舌頭裡卷。馬兒喝水,要喝很清淨的溪水,不像牛,渾水也能牛飲一氣。和乾草比起來,馬兒愛吃青草,暑假裡,我經常到田間割帶著草穗的水稗草,鍘碎鍘細,夜裡餵它。

逢集,父親會套上馬車。車上鋪些麥秸,趕集的人坐在上面,擠在一起,男女老幼,熱熱鬧鬧的。竹鞭一甩,喔喔,駕駕,馬兒便聽到命令一樣跑起來。它的步伐輕盈,跑姿優美,父親說,你看看,這馬要有膘就是好,跑起來多帶勁兒。馬鈴聲聲,載著一車的歡笑行駛在鄉間路上。

鄉村散文:騎在馬背上的童年

如今,科技進步,馬兒已被拖拉機所取代,馬兒的身影漸漸稀少,難以看見,而縈繞夢鄉的常是那騎在馬背上跑在夕陽中的畫面,嗅到的是那青草和馬汗的氣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