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散文:鄉間的天籟

鄉村散文:鄉間的天籟

鄉間的夏日是享受聽覺盛宴的時刻。錯落有致的村落,廣袤無垠的田野,縱橫交錯的河溝,幽深神秘的森林,大自然每天都在開音樂會,你方唱罷我登場。那淳樸的天籟之音從高空、低谷、樹上、草叢、河溝、角落傳來,鋪天蓋地,無所不在,連綿不斷,晝夜不息,不絕於耳。

鄉村散文:鄉間的天籟

到草甸放牛去,我牽著大紅牛專挑水草豐美的地方走。大紅牛大口大口的擄吃嫩草,舌頭一伸,一打卷,發出擄草的嚓嚓聲,喘粗氣的呼嗤聲,那聲音富有韻律,我為牛能吃到這樣鮮美的嫩草而感到欣慰。我為蚊蠓的叮咬而感到煩心不已,黑眼瞎蠓和綠眼瞎蠓最煩人,綠眼瞎蠓飛來的聲音更刺耳,速度也更迅捷,嗡的一聲,它便一頭紮在牛的皮膚上。牛的皮膚不停地抖動,牛尾巴抽打著被叮咬的地方,有時夠不著,也用嘴去撞擊綠眼瞎蠓叮咬的地方,甩出帶著青草的口液。我時常會快速出手,將瞎蠓拍死。有時稍不注意,瞎蠓也會攻擊人的皮膚,被它叮咬一口後,皮膚會立即紅腫,鼓起包,火辣辣的,奇癢難忍,忍不住撓個不停。

鄉村散文:鄉間的天籟

牛哞聲中我喜歡聽母牛和小牛犢相互呼叫的聲音,母牛一般是拴在樁子上,小牛犢則撒著歡的在母牛視野可及的範圍內自由跑動。如果母牛看不見小牛犢蹦跳的身影,便會急切地呼喚。那聲音沉重中透出焦慮。玩耍的小牛聽見母牛的呼喚,怔了一下,會蹦蹦跳跳回到母親的身邊。母牛常會伸出肥大的舌頭,在小牛犢的身上舔來舔去,舔溼了一縷縷光亮的纖細的牛毛,彷彿在給小牛犢撓癢癢,小牛犢則一動不動地享受母親的撫摸。在斜陽的餘暉下,這種情景常讓我感動,目不轉睛地盯視,這是一對多麼幸福的母子啊。我不希望小牛犢快些長大,長大後的犁地生活過於沉重和屈辱。

鄉村散文:鄉間的天籟

馬鈴聲聲,一輛馬車從遠處姍姍而來。清脆的馬鈴聲吸引了路旁閒人們的目光,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有的孩子可能會淘氣地跳上馬車,坐一會兒香悠。馬兒是鄉村裡享受最高待遇的大牲畜。銅鈴會佩到它的脖子上,紅纓束會佩戴它漂亮的腦門上,夜裡它享受的紅高粱也比牛多。馬兒噴鼻的聲音動聽,是一種有節奏的律動,馬兒的鳴叫聲總是掩飾不住一種內心的歡樂和暢達,咴咴、咴咴地叫起來,揚起高貴的頭顱,瞪著琉璃的大眼,馬蹄得得刨響土地,有一種英武之氣,有一種無畏的情懷,它們是戰場上奮不顧身的英雄,它們是駕車的高手,它們是草地上的飛行者,它們獲得任何讚賞都是當之無愧的,它們的叫聲沒有一絲膽怯和哀怨。

鄉村散文:鄉間的天籟

羊咩兒的聲音總是那麼急切。那一聲聲急切的呼喚,彷彿小羊羔會走丟了似的,彷彿母子會永遠分離似的,有一種軟弱,有一種哀婉,彷彿一種流淚的哭泣。每當聽到這種羊咩聲,我就會為貪玩的小羊而擔憂。

鄉村散文:鄉間的天籟

鵝鳴聲中公鵝的叫聲最為響亮,引頸高歌,聲音高亢尖利,急促警覺,劃破沉悶的夜空。如果有陌生人走進農家,大白鵝是不會不管不顧的,它們會第一時間用嘹亮的叫聲將陌生人到來的信息傳遞給主人,因此,很多時間,鵝子和狗一樣,成為看家護院的忠實守衛者,令小偷不寒而慄。大鵝也是勇敢的,敢於攻擊陌生人,用它不鋒利的嘴擰住入侵者的褲腳。

鄉村散文:鄉間的天籟

住在鄉下時,我時常在夜讀的間隙到院子裡聆聽天籟。每個角落都有生命的演奏。蛐蛐執著的拉小提琴,它們總是在那不起眼兒的角落裡演奏,鄉村的夜晚因它那輕靈的叫聲而充滿寧靜和詩意。青蛙的鼓譟鋪天蓋地,東溝子的蛙聲響亮,西溝子的蛙聲微弱,河溝因了它們的鼓譟而顯得無比喧鬧。貓頭鷹淒厲的呼嚎,讓人心驚膽顫,彷彿有一種不祥的徵兆,彷彿有某種鬼怪在鄉村的上空浮動。但很快,一兩聲忽遠忽近的響亮的狗吠,讓人產生一種安全感。

璀璨的繁星展示著天空的深邃,站在這樣的星空下,我往往會心靈沉靜,浮想聯翩,靈感迸發,感覺夜晚真是美妙無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