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農村的土雞你瞭解多少?

亮仔為農


先從雞崽兒說起,小雞仔的來源。來自老母雞的抱窩。一個老母雞能抱20只小雞崽,抱窩過七天後,進行照蛋,晚上用手電照蛋。檢查有沒有寡蛋,有血絲的就是受精蛋,沒有血絲的,就不是受精蛋。這些寡雞蛋要挑出來,挑出來以後人可以吃的。過21天以後,小雞崽就叨開雞蛋殼,就這樣出窩了。


出窩以後,老母雞領著小雞蛋一起,到外邊去找食吃。但是小雞崽兒是得喂的,小雞崽兒為什麼呢?小米兒泡軟乎了,來喂小雞兒。這樣一天得喂四五次吧,有老母雞帶著了。能提高小雞仔的成活率,這樣大概一個月以後。老母雞就跟小雞崽兒分離了,這個時候小雞得人工餵養,才能長得快的。


這就進入正常的土雞養殖期,早晨把雞放出來,喂一些混合飼料。養土雞以糧食為主,苞米麵,麥麩,稻穀糠,豆餅粉,骨頭粉,等等吧。配比方法,買雞飼料的地方都有。他們會詳細告訴你的,因為他們賣你飼料了。中午有時還可以喂一遍,把小雞叫回來,喂點兒水。再喂點苞米粒兒,小雞兒吃完以後,又開始溜達去了。

以上這些土雞的養殖方法,土雞就是散養意思。白天叫它自由活動,到外頭自己願意吃什麼就吃什麼,外邊的東西可豐富了,有青草,有野菜,有各種小蟲子,還有小螞蚱,還能吃小石頭子。小石頭點是幫助消化的,殺過雞的人都知道,在雞的胃裡,都能找到小石頭子。大概過了七八個月的時間,土雞才能長成呢。以上我就知道這些,有哪些不足。希望來評論,以後我會繼續改進的。

山野剛子


我就是農村人,我自己家裡就養有十幾只土雞,十六隻母雞,兩隻公雞,最老的母雞有四年了,腿上長了厚厚的老繭,我家的土雞平時是怎麼生活的,下面我就來給大家講講。

我家每年都會保持將近二十隻土雞,其中兩隻公雞,十幾只母雞,自家吃的雞蛋,基本上自家的母雞供應,然後每年允許兩隻母雞孵小雞,兩窩小雞在三十隻以內,小雞崽從小吃跺碎的青菜和碎米,並由老母雞帶著,在莊前屋後打野,小雞從小不打疫苗,每年二十多隻雞苗長大成雞率在95%以上,有差不多一半是公雞,公雞是漸漸殺了吃了,還有一些老母雞,用農村話講,養蒙了,就是養的肥了,母雞蛋腸有毛病了,基本上不下蛋了,也會殺了燉湯,加上親戚家有人坐月子的,一年要減少十來只母雞,加上新補充的十來只當年母雞,所以毎年我家正常就是十大幾隻土雞。

十幾只母雞加兩隻公雞,為什麼要留兩隻公雞,因為有兩隻公雞能確保母雞孵小雞的蛋都能有小雞,還有公雞有兩隻,會爭著帶母雞出去打野。

家中土雞平時除了自己打野,我們吃剩的飯菜也會給雞吃,因為我家沒有養豬。然後菜園裡的老青菜葉也會給雞吃,還有每天至少三斤稻穀,家中土雞就吃這些。

我家土雞有雞圈,在小雞崽子時,晚上是待在雞圈裡的,稍為長上翅膀了,就不待在雞圈裡,都是在屋旁一棵松樹上歇息,一年四季,晚上都待在樹上。

豬圈不養豬了,在圈堂裡有個雞窩,母雞平常下蛋,都下在裡面。母雞在三伏天和三九天,下蛋很少很少,春季下蛋高峰期,十幾只母雞一天能收到十來顆蛋。

每年母雞會蹲窩孵小雞,會將自家的雞蛋和鄰居換一些雞蛋,儘量不近親繁殖。會有多隻母雞蹲窩想當雞婆,就用塑料編織袋,把母雞放進去,吊在水溝邊,保持五公分深的水,讓母雞蹲不下來,吊上一個星期,母雞就不蹲窩了~

以上所說,就是農村最正宗的土雞,日常生活作息。土雞肉燉湯最好吃最有營養,土雞蛋也是上佳食品,真正的土雞,只有我們農民自己能享受到,別人想享受到正宗的土雞,真的不容易~




淨土TC


農村養殖土雞的還很多,但是說象過去滿街跑,四處創食,晚上才圈回家的狀況是沒有了。基本上是家裡閒散的院子利用起來,養殖幾十只雞,春天買雞苗,養到年前銷售。這種雞在市場上很搶手,價格也很高。散戶由於數量少,收益也不高。

也有人看中土雞市場,利於林地或果園內養殖。這個就效益可觀了。再如承包荒山養土雞,租金少,雞屬於散養。幾千只雞甚至提前數月就被人搶訂一空。山林散養,雞群密度大,防疫是必須做好的,其他相對容易多了。


張力山2018


現在很少了純種的土雞了,雞是邊吃邊拉,土雞也不例外,土雞都是散養的,一會兒跳上牆,一會兒飛上房的。成長週期比較長,成年雞的分量也不大。養殖成本高。



一路上有你145270867


我自己在農村養的有土雞,沒打疫苗,成活率很低,大概十分之一,沒什麼錢賺,賣貴了沒有人要,比較麻煩,今年的雞苗還沒有買。如果你有技術,規模化,銷路好,還是可以賺錢的,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幫助。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