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農村女方要彩禮錢有道理,孃家花錢養大了姑娘,會掙錢了卻到了婆家,你怎麼看?

農村老俗話


問:有人認為農村女方要彩禮有道理,因為孃家把姑娘養大花了錢,過姑娘長大會掙錢後就到了婆家,你怎麼看?

為啥非得說農村才有這種觀點,據刺楸所知,好些城裡人也是這種想法。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

孃家把女兒養大成人,確實既花了金錢,又費了精力,還傾注了大量不能用金錢衡量的心血和精力,可以說女兒就是父母的寶貝。

女兒長大後可以掙錢和幹活了,但終究要嫁人,到了婆家就成了婆家的人,「免費」為婆家培養似乎是虧本的買賣,那問婆家要彩禮當然是天經地義、合情合理的了?


這個說辭看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稍稍瞭解的人都會覺得這只是片面之詞,刺楸想問的是,如此行事,與「賣」女兒何異?

一、培養女兒確實耗費了大量心血,但有些家教不嚴,培養出的女兒對公婆不好

對於孃家來說,把養女兒養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其中的心酸只有同為父母的人才能明白。

其實養兒和養女都一樣,女兒嫁到別人家,女婿就成了半個兒子;而如果自己有兒子,別家的女兒也要嫁過來。

雖說養女兒花了錢,若是女兒真有賢德,收彩禮錢還好說,而如果嫁到婆家後就像公主一樣,活不幹、錢不掙又該怎麼說呢?現實中對公婆不好的也大有人在,要是出現這種情況,男方是不是也應該問女方要彩禮錢?

二、某些地方的思想還停留在以前

某些地方在過去,只要有兒子,父母的養老送終的擔子就落到了兒子身上,女兒只要嫁出去了就是「潑出去的水」,逢年過節回孃家來看看就行,至於禮品和零用錢給不給、給多少就要看女兒的孝心了。



在這種老思想的影響下,認為女兒嫁出去就成別家的人了,到時戶口也要遷到婆家,再次回來就稱為「回後家」、「回孃家」了,此時已經屬於客人了。所以從家裡少了一個人的角度來看,認為收彩禮錢似乎也很合情合理。

當然,收了彩禮也會有一定的嫁妝,嫁妝在刺楸老家這裡稱為「陪嫁」。陪嫁一般是被子、衣櫃、箱子等,作為「入夥」的家當。


三、現在時代在改變,許多父母不但不賺錢,甚至還「倒貼」

各地習俗不同,要不要彩禮錢可以根據當地民情而定。像刺楸所在四川的情況也不一樣,有些父母要收彩禮,而有些父母則不收,有些父母甚至「倒貼」。

其實說倒貼只是從經濟的角度來講,不應這樣來算,因為在父母看來,只要女兒嫁過去過得好就行,刺楸也很欣賞這種行為。

有些父母收彩禮並不是給自己用,而是為了給孩子們結婚用,男方給多少彩禮,自己給女兒的嫁妝會比彩禮多甚至加倍返還給女兒女婿過日子用。至於養老,就要看女兒女婿的孝心,沒孝心就當自己教育失敗。



以上就是刺楸對「女方父母養大姑娘花了錢卻像幫婆家養,所以認為該收彩禮錢」的看法,如果覺得回答得不錯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我作為2個孩子的父親談一下個人感受,我大的是女兒在醫院做護師,女婿農村人在工廠打工,在2012年結婚(是初戀).結婚前我對女婿家沒提任何要求,只要對我女兒好就行,彩禮是婚前7天男方上門提問要多少,我回答.沒有下限.只有上限15萬.你來多少我加倍回多少.結果苕女婿彩禮只拿3萬我還是不忍心回6萬最後除了陪嫁7萬左右(家電生活用品).給了一張10萬卡.說實話這都不算多.因為在我本地鄉風.剩下財產都是兒子的怎麼樣都比女兒多太多了,現在她們過的很幸福。


看透人生232984609


別為窮找藉口,他家姑娘養大要錢,人家兒子養大喝西北風啊!

嫁過去沒有規定一定要和公婆住一起啊,出去住啊,能掙錢是給公婆掙得嗎????

現在農村有幾個兒媳婦是伺候公婆的,沒把公婆使喚死就是好兒媳婦了

生女兒覺得這麼吃虧,生下來掐死算了,生兒子啊

在農村娶個兒媳婦,得供起來一天三炷香的拜著,兒媳婦一個不開心,恨不得祖上三代能能夠挖出來挫骨揚灰

農村嫁女兒不要彩禮的多了去了,我倆妹結婚都沒要,婆家給多少看他們的心意,一個六千一個一萬,現在房子車子孩子都有,娶媳婦婆家沒負擔,夫妻倆關係還不會有間隙。別說彩禮給的少了婆家不重視,婆家不重視你的,你要一百萬,她也不會重視你!婆家重視你的,你不要彩禮他都不會看輕你!婆家看不看重你是你自己掙得,不是你父母開口問婆家要幾十萬買的


Alice_2莉


故不論彩禮多少,現說自已。七零後的我,兒子剛結婚定媒時,我對兒子說,你如果看中了誰家姑娘,別人也看中了你,彩禮不是文題,文題你們要相愛,結婚不是兒戲,你們要三思,愛人其是金錢來衡量!老爸就是有點困難,算不得什麼,人面對困難,需要壓力,沒壓力,那來動力。兒子結婚我共花四五十多萬,錢不夠,借錢,我樂意!看到現在兒媳兒子相愛也孝順,孫子也有了,外債也反清了,值得!人活一生不就是為個兒孫滿堂嗎!天天吵著彩禮多,彩禮多,從兒子出生到結婚,做父母的這二十多年掙得錢那去了。相信每一個顧家的父母都有積需,而眼實,既有錢也難淘到老婆,因為看我國男女比例吧!否許你們會說,淘一個外來妹,如果能淘一個外來妹,證明孩子有才能,本地也能淘得到!回過頭再看看學校男生與女生的比例,以後就不是錢能解決。


聽聽路人


有收高禮金也會有高陪嫁的吧。

說收高彩禮全給孃家不帶嫁妝的大多是農村的。說個實話她們能長大每個月能掙錢也不容易了。他們重男輕女特別嚴重,小時候沒被家裡扔了送人或者意外弄死能平安長大就不容易了!

能相信嗎,現在還有很多黑診所或者各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鑑定胎兒性別的。今年拜年看到一個孕婦她老公全程在問表哥表嫂們當初怎麼生男孩,現在有什麼門路鑑定胎兒性別。聽他們意思就是女孩就流掉;一個朋友孩子一歲多了聊天才無意中說出來六個月就鑑別是個男孩,全家特高興;當初朋友的一條去泰國旅遊後發的“慶祝帥哥新居入夥”朋友圈,我們第一句問的就是“去泰國鑑定二胎性別了”?

如果真的明文規定不收高禮金或許女孩將來會更少,現在男女比例已經算嚴重了吧,再嚴重不知道是什麼情況了,更娶不到老婆了,到時候估計為了搶老婆主動加錢了吧?

當然最主要是改變重男輕女思想,但是中國幾千年下來的傳宗接代思想,城市可以改變農村基本不和你講道理講先進思想。就是一句話,生男孩!如果問那些覺得禮金高的男人她女朋友給你相同的禮金,男方入贅,有幾個肯的?這就是千年下來的傳宗接代思想覺悟啊,考慮都不考慮就拒絕了!


滾滾不吃辣


孃家花錢養大了女兒不差,這話說的沒毛病。可是說女兒嫁給了婆家,這話說的不對。正確的說法是女兒嫁給了你的女婿。

因為現在不是過去,女兒出嫁了,成了婆家人。每天職責就是照顧公婆,做家務,相夫教子。女兒做了婆家媳婦後,對孃家沒有養老義務。就算是回次孃家,也要經過婆婆的同意,才能回家。因此,女兒嫁了婆家是過去人的說法。

而現在卻不同,一家一個兒子或者是女兒,結婚後,即不住婆家,也不住孃家,都是和父母分居。實際上現在的婆婆也就是一個名字而已。沒有過去婆婆那個權利。不但不是媳婦照顧婆婆,反而還是婆婆照顧媳婦。因此應該說你女兒嫁給了你女婿更貼切。

至於說要彩禮有沒有道理,按照傳統習俗,要彩禮是有道理的。因為過去社會女人沒有社會地位,結婚後也沒有為孃家養老義務。那麼孃家花錢把女兒養大了,能幹活卻成了婆家人,所以在女兒出嫁時,男方都要給女方家送些彩禮,以慰父母養育之恩。

現在孃家把女兒養大了,嫁給了你女婿。婆家把兒子養大了,成了你女婿。雙方付出的是一樣的。婆家在兒子結婚時,還要買房子,有的女方買房子一分不花,即使花了也是很少,還要房產有名。小夫妻都有為雙方父母養老義務。過年還要輪換過,也有的小夫妻過年各回各自父母家。你說要彩禮有沒有道理?


山野50


為什麼要彩禮?這是封建陋俗!什麼狗屁養那麼大,就得要錢!這是歪風邪氣!我是80後父親,我也有女兒,我對現在的天價彩禮的封建陋俗深以為恥!結婚是你的權利,生孩子也是你的權利!不管男女,既然生了,你就有權利把她撫養成人!要麼就別特碼別生孩子!“什麼我養了幾十年的女兒嫁給你了,跟你要點彩禮有錯嗎”!這是特碼的賣女兒嗎!我女兒將來結婚,一分錢彩禮都不要,門當戶對最重要!男方有房子,我也給我女兒買房子!如果男方沒房子,我願意跟親家一起幫他們付首付!結婚是兩個家庭的結合,應該一起付出!甚至陪嫁我也要陪的多一點,這才是給女兒在婆家掙面子!一味的只知道索取,那不是嫁女兒,那是賣女兒!嫁過去,也過不久!


就這麼duang


這只是訛人的說法而已。

她說女兒“給了”婆家,給了啥了?她女兒給婆家以後就不是她女兒了?她女兒放棄離婚的權力了?還是放棄贍養父母的義務了?啥都沒放棄,算啥“給了人家”!貨物可以自主決定退貨不退款根本就是坑人!

她女兒會賺錢結婚了,把工資交給公婆了嗎?她的工資攥在她自己手裡,花在她自己的小家,算啥賺錢給了婆家!人家婆家的兒子養大後會賺錢了,不也同樣把工資花在她的小家?

古代男尊女卑,法律和風俗都承認男人地位較高,那時候老婆是可以賣的,娶老婆相當於買斷,應該給彩禮。新社會男女法律地位完錢平等,是平等的兩個人組成新家庭,再要彩禮就是賣女兒搶劫了。

女人們心裡很清楚,只是她們在得了便宜還賣乖罷了。為什麼女孩的父母最喜歡逼婚?那是為了嫁禍於人!如果真的虧本她們早就留著不賣了。


1元芳1


嗯,養個女兒,按每年一萬計,二十幾歲,成本就要二十幾萬嘛,彩禮就要二十幾萬起。按理推論過去,八十歲彩禮就要八十萬起!

這是買賣的公式,每個人都懂,買賣就是商品,想用就用,想砸就砸,想轉手像二手車一樣賣掉,回收一些殘值也行!

嫁女兒不是賣女兒吧!女兒嫁後就不用養能活著?有的能賺錢,夠不夠養活自己都難說。

我們這裡就沒有賣女兒的事,男方父母出彩禮和女方出的陪嫁,都是雙方父母送給年輕家庭的財產,都是合力構建一個新家庭給年輕夫妻,希望他們幸福,就是雙方父母的收穫!



東方木局


真原始,跟沒進化好一樣,有這種想法的人就不合適結婚了,留在孃家繼續賺錢跟父母一起生活一輩子,錢也不會外流。

如果你想擁有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的生活,無論是選擇單身還是結婚,你得從父母那個原生家庭走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你需要人格獨立。

我們大部分人都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想結婚的女人要有一個正確的婚姻觀,結婚是跟你的丈夫共同組建一個新家庭,不是婆家的也不是孃家的,是你們夫妻兩個人的家。你賺的錢也是為你們的小家庭做建設的,為了生活得更好,為了將來孩子們能夠健康成長,既不是為孃家也不是為婆家賺錢,你生兒育女也是為你們夫妻生的孩子,在撫養教育孩子們的過程中感受家庭幸福、責任、辛苦,當你們夫妻年老的時候孩子們會成為你們的精神寄託或者生活依靠,這就是大部分人的人生。

孃家人不要總覺得養女兒是為婆家養的,結婚就覺得吃虧了,她嫁不嫁人父母都有責任把女兒養大啊。女兒的人生、婚姻、生活是她自己的,不是婆家的。她能夠嫁人去過自己的生活,做父母的應該高興和祝福,況且現在的小夫妻都是單獨自己住,跟婆家的交集也不是太多。將來小夫妻也是一樣照顧雙方父母,不分婆家孃家的,你們並沒用失去這個女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